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1389章 干涉军务

并不是说李象难为他,而是因为南方长期没有战争,李象在海外还有高聚力和扶桑那边,所以大唐水狮舰队已经是启航到那边去了,如果要是等着水师舰队回来的话,按照现如今这个航行的速度至少得是三个月左右。

按照长孙泽这些人的想法,无非就是三个月的时间,有了水师战船的帮助,我们的战争会更加简单,没有必要为了这三个月的时间命令陆军强攻。

按理说晋王李治应该要听从前线这些人的说法才对,但是晋王李治不可能会听他们的作战计划是李象留下来的,如果要是完全按照上面的这些东西来走的话,到时候打赢了李象人即便是在京城,那么他也会拿到更大的功劳。

本身把越南给打下来就不算是一个大事,如果要是李象再拿走一部分的话,那他们这些人还怎么分呢?更何况从目前这个情况来看,即便是没有水师战船的帮忙,咱们也能够打赢这场战争,实在是双方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只要是咱们这边炮弹火药够用的,拿下他们绝不在话下。

“属下还是坚持等水师战船回来之后再开战,这样对我们大唐军队也是有好处的,打仗并不仅仅要看拿下多少土地,如果要是伤亡惨重拿下这块土地的话,按照我们以前…”

“不要给我说你们以前的规矩,我也不想听你们以前的规矩,现在本王是这里的管理者,那么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推翻才行,你们如果要是拒不执行军令的话,那么朝廷的规矩你们也明白,要记住你们这些人不是谁的私军。”

李治早就知道自己掌权的过程很有可能会非常的艰难,但没想到长孙泽这个家伙竟然是如此大胆,当着帐篷里六七十个人的面,这个家伙就开始反对自己的决定,安南都护可以说是手下的第1号人物,连他都是这样的想法可想而知其他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要是今天不把他给压下去的话,那么将来这场胜利根本就不可能。这些人会到处给自己拖后腿。

其他的人很显然也没有想到第1次召开军事会议就闹成这个样子,如果要是这样的话,那将来还没打仗,我们内部就有分歧了。

“霍去病,你的山地部队可是训练了很长时间了,而且在攻打漂泊的时候,你们也的确是出了很大的力,你给我说说,如果要是没有水师支援的话,你们多长时间能够潜入进去,并且占领我们双方交界的这几座重要城市。”

眼看着长孙泽的气势被自己压下去了,晋王李治立刻就骄傲起来了,霍去病是这里的军方2号人物,如果要是能够把他给拿下的话,即便这场战争自己打输了,那么在朝廷的军界也有自己的人了。

“没有水师战船的支援,我们的军队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山地作战虽然是我们的强项,但是…”

一听这个但是,李治就不乐意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家有个电饭锅
我家有个电饭锅
关于我家有个电饭锅:王小川靠着一口电饭锅穿越连通两个世界。在这里,剑指洛杉矶,脚踩英吉利,平掉大洋洲,狩猎贝加尔。通通都要做我大唐的殖民地。大夏,一个和隋末高度契合的世界。在这里李世民是我哥们,平阳公主是我老婆。没事咱们还能回现代社会刷把存在感。妥妥的人生巅峰啊。
退休老干部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关于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现代青年李宏济魂穿成为明末大海商李旦的儿子李国助。他请求父亲为他聘请了三浦按针做老师,学习西方的造船、航海、天文等知识。学成之后,李国助亲自主持建造了一艘双桅纵帆船,命名为仁王号。他组织了环日本海的航行作为仁王号的首航,并邀请了颜思齐、杨天生、陈衷纪等着名的海盗加入探险队伍。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的同一年,仁王号也开始了它的首航。当船航行到海参崴的时候,李国助
眼魔的秋波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关于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凡读过者,皆知宋江终生未婚,自然无子无女。孰不知却有一私生子,原名宋大海,因其属龙,自改名字宋大龙,立志做真龙。宋大龙在其生母被宋江杀害时出生,由其姥姥抚养。十一岁时认祖归宗,,因不爱读书,与爷爷关系日渐对立;十三岁外出寻父,流落河北拜师学武,所到之处皆以我爹是宋江为名招摇撞骗;三年后宋江派人将其掳到梁山,但因受不了束缚逃离梁山,打着宋江旗号混迹江湖,拉起了自己的队
王文达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关于开局封侯,九品到头:穿越到异界的无业游民,凭借华夏五千年经历,通吃一个封建帝国。立功多,惹事儿能力也不小,但没办法,皇帝信任,还好用。能动手绝对不吵吵,没什么是一刀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试试精神不正常的小侍卫的刀。
虫子阿疯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关于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李彻穿越大庆王朝,成为皇帝最不受宠的皇子。太子诬陷他,皇帝冷眼旁观,堂堂皇子被逼的当众撞柱自杀!天崩开局,又被封到关外东北,李彻却丝毫不慌。他人眼中的苦寒贫瘠之地,其实富含各种矿产资源,拥有全国最优质黑土地和养马地。东北寒冷?无法耕种?我一季的收获,够大庆全国吃上三年的!东北偏僻?难以发展?煤炭、炼铁厂、水泥路、火药厂......我奉国的科技领先你们几百年!东北
橡皮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