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虽觉公孙禄之言有理,但避嫌为上,还是众口一词地反对匈奴朝见。刘欣便依众臣之见,回书婉拒,厚遣匈奴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断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匈奴使节回去。夜晚批着奏章,刘欣还沉吟不已,总觉得匈奴之事,处理得太草率了。
群臣互相推诿,只要自己没事,国家大计毫不放在心上的态度,被他看得一清二楚。傅商那一番话,一定是傅太后的授意,弄得大家不敢提出别的意见,一群怕事的循吏!
刘欣郁闷地翻找每一份奏章,看看有没有人提出具体一点的建议。这群官僚食朕之禄,只会批斗圣卿,一遇到大事就缩头当乌龟正在气头上,转头一看,侍候在旁的董贤正趴在几上睡得沉了。
刘欣更加有气,放下奏章,待要去唤董贤,突然一阵晕眩。“万岁!”宋弘惊呼着上前扶住刘欣“取药汤来!万岁,夜深气寒,该就寝了。”
“不必”刘欣闭着眼,靠在宋弘怀里,叹了一口气:“这是老毛病了,朕还可以”董贤被这一番骚动惊醒,看着皇上疲倦不堪的神色,不禁中心郁然。侍臣端药进来时,董贤主动接了,上前喂刘欣饮药。
刘欣喜出望外,慢慢就着董贤的手饮完汤药。董贤一语不发地退回座,刘欣不知该说什么,只对董贤微笑,继续批奏。
宋弘暗自叹气,只要董侍中稍微对皇上亲一点,皇上就什么都不会介意、不加责备了。自古以来,有哪个如此委曲的皇帝?刘欣心不在焉,不时转过眼看看董贤,怕他会不见了似的。
那一日激烈的吵架之后,董贤有好几天不吃不喝,不说不笑。渐渐平静了下来,就变得老是若有所思。刘欣忍耐着不去讨好他,硬是端出皇帝架子,和圣卿斗气,两人冷战到如今。
圣卿虽屈服于帝威之下,刘欣却实在不愿意拿君臣之分对付他,越是如此压迫董贤,内心就越是想弥补什么,越爱他爱得不知如何是好。董贤变得更加疏远,那双幽潭似的双眸,多了欲言又止的迟疑,想向他问什么,而压抑着不说。
刘欣再笨也知道董贤的要求,这偏是刘欣最不愿想起来的,朕的圣卿,和那个人在野地荒郊一想到那种场面,刘欣就气得恨不得杀了圣卿,什么羞耻?什么“禽兽之行”
?圣卿和那个人刘欣有时想起来,竟会愤怒得顺手就摔东西、捶几案,控制不住自己,觉得自己快疯了。有一回气醒过来,看着圣卿平静的睡容,不知不觉地伸出手,轻轻握住圣卿的颈子,为什么朕要如此痛苦?你这么对不起朕
董贤醒了,平淡地说万岁要杀就杀吧。然后就闭上眼等着。刘欣抱住他,用力地吻着,如果爱念可以杀人,我们应早都死去了吧?刘欣翻阅的动作停止,抽出其中一份,低声念道:“
“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辞之,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矣。匈奴本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明甚。”好有主见的人!黄门郎扬雄?朕埋没人才了。”
“扬雄?”董贤喃喃道“是那个人呀?”董贤本来话已不多,近来更沉默,见他开口,刘欣忙接话:“朕倒忘了,你也当过黄门郎,这个人怎样?”董贤想起那时候,受同僚们排挤,只有这个黝黑高瘦,讲话不清楚的扬雄没有以特殊态度看他。
他不亲近自己,可是他对别人也一样,老是低着头默默看书或述作,不爱喧哗的董贤宁愿和他相对枯坐,也不愿意和别人应酬。
初时,董贤觉得他实在很丑,像一截枯皱的老槐树。看久了,竟越来越顺眼,举止间有一股文雅,甚至是俊逸的气质。但扬雄眼里只有成堆的竹简,大概不知道美丽的董贤一直在注意自己吧?
想起故友,心情不禁平和了,董贤道:“扬子云学问很不错呢,不是万岁埋没,他本来就不出风头的。”“噢。”刘欣笑着拾起奏章念道:““以秦皇之强,蒙恬之威,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
会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脱困者,世莫得而言也”哈哈哈,好诚实的家伙!文章倒作得不错。”
董贤听皇上吟念,抑扬顿挫,颇为提神,也不瞌睡了,好奇地问:“为什么说“世莫得而言也”?”刘欣笑道:“高皇帝曾被匈奴围困于平城。当时的单于冒顿,十分雄才大略,弑父自立,灭东胡、击月氏、并楼烦。中国未必打他不过,但正逢楚汉相争,只好任由他壮大。后来冒顿单于直打到太原、晋阳,高皇帝御驾亲征,出师不利,步兵与粮饷未能会合,才被这冒顿单于以四十万精兵团团围住。”
“四十万!”董贤讶然“怎么办?开国时不是有很多聪明的谋臣吗?”“是呀,高皇帝被围了七日,内外无法通信,危急得很。后来是陈平出了诡计,才使高皇帝逃出来的。”
董贤忙问:“什么诡计?”以为能突破重围,一定是精彩之极的计策了。刘欣却笑道:“不知道,虽然史有记载,却不是真的过程。真正的情况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所以扬雄才这么写。”
“为何不公开呢?世人也可以学学突围的计策呀!”“笨蛋!”刘欣趁机轻叩董贤的额,温存地道:“就是真相太丢人现眼了,才不能说。冒顿单于要不是狠狠地羞辱了中国,怎干心放走高皇帝?”“我都不知道匈奴那么厉害”“冒顿单于也是罕见的匈奴之主,不是每个单于都有他一半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