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出在观念上。
历史上某朝,就因为“蛮夷”之说,让当位者头疼不已,暗地里被许多博学之士瞧不起。四爷在位时,出了一个案子,称其朝是蛮夷沐猴而冠,这一下就捅了马蜂窝,千里迢迢押解进京。这个罪过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直接就咔嚓了,但是皇帝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与其“长谈”,出了一本《大义迷觉录》,其中云云,不过是“引经据典”为蛮夷之说开脱罢了。始作俑者此时为了保命,也是痛哭流涕,称自己读书不精,以为圣人所说的蛮夷就是以地域划分,实不知这样理解是错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能以地域、种族区分蛮夷,而应该以“心”论,然后给皇帝戴了一顶又一顶高帽,无非就是若以心论,当今皇上绝对是胜三皇赛五帝盖过唐宋的英明之主等等,结果不但没死还被赐了个官做。按说事情发展到这里也算是各自欢喜了对不对?往后看,没过几年,老皇帝驾崩新皇帝即位,上来后第一件事就是不顾老皇帝当初的旨意将这个人给弄死了,曾经刊印天下的某某录也被尽数焚毁。可能在新皇帝的心里,那些所谓的言辞就是脱裤子放屁,自己哄自己吧。
有点扯远了……
接着说黑鼬王,先定个调调,智商是肯定没问题的,那些世俗的科考,无非就是引经据典罢了。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应该不会很难,毕竟都大罗了,过目不忘的本事应该是有的吧?那么他的落榜,刚才也说过了,极有可能是因为观念不同。和所谓世俗“儒家”的所学之向上有本质的区别。
简单的例子——“君子远庖厨”,你虽然吃小动物,但只要不是你亲手杀的,那你就还是大大滴“君子”,呵呵……有点类似于前几天新闻上的一句言论“戴T不算qj”,扯淡。
修行之人,本就和世俗之人的心境上有本质的不同,就算他向往世俗的文化,但一些根本上的东西,还是极难从众的。多数参加科考的人,虽说是抱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理,但内心到底是如何想的,那就天知道了。朱洪武当初剥皮充草杀了一批又一批,后来者还不是该咋滴咋滴,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文官,哪个不是科举上来的,满嘴道德文章,背地男盗女娼。
他们不一样。黑鼬王对于世俗的这些功名利禄应该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所以才会更加的直接,满以为自己学识渊博,再加上自己的由衷之言加以表述,起码考试官看了之后应该将自己“惊为天人”吧,谁知道三次不中,甚至都未入流。许是考官老眼昏花没看清,那咱就去找他们要求“面试”吧,结果对方不仅没有改观,还出言不逊加以讽刺。这不是找死么?正是这种心理上幻想的破灭,导致了该世俗国家的灭亡。
再说黑鼬王的附庸风雅,这只是通过他人之嘴说的,那到底是不是这样,为什么这么做,这一点有待商榷。
《八仙得道》中,张果老的前身,一只老鼠,在洪水中救了无数百姓,被点化成了带翅膀的蝙蝠,后又被百姓立了庙宇享受供奉,按说也算是一方正神了。有一日,附近一条蛟龙游荡至此,看到一座庙宇,进去就拜,结果发现供奉的居然是一只老鼠,这一下就不得了了,即便你有功劳,还享受世俗香火,但是我堂堂的蛟龙居然不小心给你磕头,我太没面子了。于是拆庙砸了香火供奉。
由此不难看出,出身,有时候真的很坑人。那么黑鼬王是不是也存在这个问题,他的有些所作所为,和出身是不是也有关系呢?
原著中的一段话:
【“这黑鼬大王虽然也是茹毛饮血的凶兽出身,不过据说当年最初得道契机有些特别,修的并非是我们圣域功法,反倒是你们仙界的三清道法。故而在心性上不如其他十患那般嗜杀,反而喜好附庸风雅,读些诗书礼记。据说还曾几次假扮读书人,游历了一些世俗王朝。“】
贫道实在编不下去了,就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