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色大宋

第二一零节 加钱,必须加钱

“好,三万钱。”韩绛又打了一张欠条,韩俟一边把欠条收好一边说道:“还有,这事不能让叔公知道。”

“叔公,行!”韩绛需要脑袋想一下才能反应过来这叔公是谁。

是自已老爹韩侂胄。

毕竟韩俟今年三十五岁了,比自已年龄大,这种适应还需要一点时间。

说到韩侂胄。

韩侂胄今天也在宴客,关门小宴。

自从韩绛离开临安府北上,韩侂胄就变的深居简出,偶尔有客到也很低调。

除了每五天亲自到白玉坊工地转一圈,检查工地进度之外,因为当今皇帝病的实在很重,每天早晚各一疯已经成为常态,所以也不用上朝。

他也非六部官员,不用上朝,也没有日常公务,所以很少出门。

今天宴客请的是刘锐。

刘锐兴师动众,带了一千精锐护送着祥瑞,太湖金鳙鱼一尾。

金色的鳙鱼是一种变种,也算不上少见,但长度一米多确实少见。

献礼之后,刘锐先到枢密院、兵部、户部、两相等重臣的府上送了一圈礼,有些留下备宴请他,有些他转了一圈就离开。

作为临安城中排得上号的权贵,韩侂胄自然属于被送礼的一人。

刘锐到韩府和到几位尚书府并没区别,连礼物都差不多,都是太湖特产,价值也不算高,几十贯钱罢了。

花厅内,只有刘锐与韩侂胄面对面而坐,每人面前都是四只小碟一壶酒。

刘锐见到韩侂胄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为令郎而来。

就这六个字,决定了今天小宴的规格。

刘锐虽然被朝堂上的文官压制的很惨,却也不差这一餐饭,并非为吃饭而来。

花厅内,韩侂胄坐西面东,刘锐在他面前,这并非是正常的主客位的坐法。此时没有客,也没有主。

刘锐先举杯:“平原公,第一杯敬我兄与你父之前的过节。”

“请。”韩侂胄双手举杯。

韩家与刘家有过节吗?

有。

韩家到了韩侂胄父亲这一代已经没有人考中进士,韩侂胄的父亲是武勋,但因为娶的是赵构吴皇后的亲妹妹,还是很有势力的。

为争兵权坑过虞家,也坑过刘家。

两人喝了第一杯后,刘锐再次举杯:“平原公,这第二杯敬当年令尊送信之情。”

韩侂胄的父亲韩诚,在大义上不亏。

当年皂角林之战前,韩诚发现王权要逃,赶紧派人送信给了刘琦。刘琦这才提前有所准备,虽然没办法再战,却能保住自已所部的兵力并且有序的退兵退守。

刘锐举杯,韩侂胄双手举杯回礼。

第三杯,刘锐将空杯推到了韩侂胄面前。

韩侂胄今年四十二岁,刘锐已经年过六十,就凭年龄刘锐让韩侂胄为自已倒酒都是合情合理的。

更何况今日,刘锐主动上门,韩侂胄与情与理都不会落刘锐的面前。

韩侂胄起身,双手捧壶为刘锐将酒倒满。

刘锐在意的不是这杯酒,而是这态度。

第三次举杯:“平原公,恭喜你收子。”

“谢将军。”韩侂胄回礼。

第三杯酒喝下,刘锐放下酒杯说道:“今郎心中不忠于君,但却忠于父,那怕只是养子,我观今郎并非趋炎附势之人,想问一句,你有何恩于令郎?”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关于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穿越到大明,朱桂获得系统。从此,将种花家历史,从大明翻篇。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然后蒸汽纺纱机,高速铁路,大炮,钢铁洪流……蓝星历史,从这里改写,凡是铁轨所到之处,皆我大明国土,凡轮船所过之处,皆我大明海域!如有不臣者,皆杀无赦!听读这话,朱元璋都麻了。行,你行,皇位给你,你接着奏乐,接着舞!
何意啥思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关于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大魏皇帝常年勤政,积劳成疾,将不久于世。女帝年幼,且朝廷局势愈发动荡,皇帝遂命魏武王返京辅政。软萌可爱的女帝向魏武王撒娇道:皇叔,帮帮朕可好?好吧。.....十年后,众朝臣进谏,让女帝繁衍后嗣,巩固大魏根基。美若天仙的女帝在魏武王耳旁轻语道:皇叔,帮帮朕可好????......
三月渭城
惜芳时
惜芳时
关于惜芳时:作为冷宫里的公主,楚心从小就知道想要得到什么,便要靠自己去算计,只是人这一生总有累的时候,尤其是在绝望过后寻到一处暖阳而又被毁灭之时。…楚心:你可以算计任何人,但千万不要也算计我。萧止:任何人都是我手里的棋子,但你是我的整颗心。…一场有意的错嫁让这些承诺落了空,楚心明白自己终究也成了一颗牺牲的棋子,那一刻所有的承诺誓言通通便不做数,她绝不原谅。数年后萧止盯着那宫殿处燃起的熊熊大火,双目
芋圆奶茶
我不叫谢石头
我不叫谢石头
关于我不叫谢石头:程序猿谢石意外穿越到魏晋时期,竟然偶遇了竹林七贤?!只对历史有一点的了解的他,该怎么应对自如?开始他荒诞的穿越之旅!
欧阳安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关于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贾珏穿越到红楼世界成为贾家庶子同辈。他借助系统,凭借现代知识与过人智慧,在异族扣关时活捉单于,回朝掌握兵权。贾府之中,他收服诸多原着女子。贾珏一路改革创新,以理性、机智、心狠手辣的手段向着目标进发,开疆拓土。他在这个红楼时期的世界里,凭借各种金手指,开启一段强爽之旅。
书山有路秦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