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
崇祯九年果然北方大旱,从去年冬天就极少降雪,春季以来雨水更是稀少,有的地区滴水未下,小河沟干枯了,土地干裂,黄土扬尘。这么干旱的土地根本就无法耕种,因此大批的土地撂荒。更多的农民为了生计开始涌向城镇,要饭行乞或者找一份可以卖力气的活计,总要找一口饭吃。
从冬季开始,在联省范围内采取的各种措施现在见了成效,与往年相比,饥民人数大大的减少,乡镇中设置的粥棚也没有了往年的拥挤现象。灾情严重,市面稳定,秩序井然。到此时,联省的各级官员们开始明白了,他们得到一个结论:督军英明啊!
粥棚的管理也是严格的,能够在这里吃粥的人都有一块牌子,每天两顿饭,用牌子领取一碗粥。官府的雇员会设法为他们找一份工作,或者劝他们移民,这些饥民也会慢慢的散去。粥棚成了工作介绍所和移*络站。
各处工地、工厂作坊、商铺商队也都在尽力的扩充队伍,扩大规模,在官府的管理之下,有产品就有销路,廉价的劳动力也极大的刺激了这些企业作坊和商铺商队,因此使更多的饥民得以安置。
大小“资本家”们没有想到灾荒年给他们带来了财运,这时的工业都是劳动力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雇工的薪水就是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薪水低,利润就大,他们在发“国难财”!官府对此还是有管理的,要避免过分的压榨雇工,例如,限制员工人身自由是违法的行为,只管饭不发工钱也是违法的,就类似现代的最低工资标准,低于这个标准就属于非法盘剥罪。有法律在,有负责的官员,就会最大限度的规范市场,减少雇工被黑心盘剥的可能性。
大旱之年,可以获取水源灌溉的地方更是少了,但是,毕竟还是保住一部分农田,保住一部分农民的生计。也正是灾区里的这些绿洲给了蝗虫得以生存的条件,蝗灾果然来了。
泾河流域的植树种草,也成了蝗虫的食物,铺天盖地的蝗虫群,向一切他们可以吞噬的植物进军。
这一次的旱灾、蝗灾规模空前,北方大面积遭灾,整个华北、西北全部笼罩在灾区之中,最严重的是陕西中部、北部,其次是北直隶、山西,再其次是甘肃、河南,灾情最轻的是山东。
崇祯南迁之后,南直隶应该简称直隶了,北京周围的直隶就应该叫做北直隶了。
南方是个别地区遭灾,最严重的就是福建的蝗灾。
各省上报的报告朱万化都看了,最令他震惊的是鸡鸭的抗蝗灾的作用。去年朱万化查阅的资料上说,平均一只鸡鸭可以保三亩地免遭蝗灾,对于这个数据朱万化是不信的,一只鸡、一只鸭子能有多大的胃口?能吃几只蝗虫?
这一次他相信了,资料上的数据没有骗人!
一只鸡或一只鸭子,一口气可以吃掉约一百只蝗虫!相比而言鸭子的食量大一些。成群的鸡鸭“部队”“纪律严明”,它们都很自觉,不需要人指挥它们,早上天一亮就就自动出动了。蝗虫遇到鸡鸭就是遇到了天敌,它们会跳起来、飞起来逃跑。鸡鸭的脖子向弹簧一样,灵活有力,张开的翅膀保持动作的平衡,在空中捉食蝗虫极为准确。即便吃饱了,他们也会继续捕杀蝗虫,这是天敌的本性。
鸡鸭的队伍“工作”四五个小时后,他们会喝水休息,躲避中午的炎热,下午四五点钟之后,过了炎热的正午,鸡鸭部队又出动了,直到太阳落山。
养鸡养鸭的人,只要准备好就近的鸡舍,准备好饮水,监视着现场不要被狐狸、黄鼠狼偷袭鸡鸭即可。鸡鸭们的行动都是自觉的,很像“军纪严明”的部队,按时出动,按时休息。
鸡鸭的消化功能快,边吃边消化,鸡鸭的粪便等于给田地施了一遍肥。没有养鸡鸭的农户都是请客送礼的请鸡鸭大军到他的田地里消灭蝗虫。
农民们可是把鸡鸭当成了宝贝,大家都是极力的配合,他们在农田的角落里,临时修建了鸡舍、鸭舍,白天看护,到了晚间及时的收拢鸡鸭,以免遭到其他动物的侵害。
你知道吗,所有的禽类、鸟类都是夜盲,天一擦黑它们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当然也有个别的,如猫头鹰就不是夜盲。所以夜间鸡鸭必须进入圈舍。
凡是鸡鸭养的多的地方,蝗虫都被迅速的扑灭,鸡鸭养少了的地方可就苦了,蝗虫吞噬植物的速度惊人,成群的蝗虫一过,大地上是寸草不留!很可怕呀!
不少官员们都亲自到田间地头观看鸡鸭灭蝗虫,这个场面可是难得一见,堪称今古奇观。朱万化手中的报告就是他们写的,把鸡鸭形容的十分生动,大明的官员们文学功底了得。写出的句子都是对仗工整,不是到现场的人绝对写不出来。
经此一事,联省的官员们真的把朱万化当神、当圣人了,这种先知先觉谁人可及?
有一个观念要澄清,蝗虫的种类也不少,在任何地方,完全灭绝是不可能的,就像田间的老鼠一样,是否成灾只是数量的差别,蝗虫的密度降下来,对植物不能构成危害之时就算是剿灭了蝗灾。
这么大的灾情,中华日报必然有反应,大量的新闻报道、评论文章也是专栏登载。中华日报这样做有宣传的作用,也有指导的作用,联省的抗灾救灾办法得到了全国士绅阶层和百姓的认同,也给其他省的救灾做出了榜样。告诉天下的百姓,救灾不光是设粥棚,施舍饭食,还有更多的好办法。特别是鸡鸭灭蝗灾的办法,那简直是绝招!不但灭了蝗灾,鸡鸭们个个长得膘肥体壮,下的蛋都是双黄的。
从此泾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植树种草的农民们,又多了一项经济收入,他们开始大批的养鸭,北方人本来多数养鸡,不习惯养鸭的,但是他们发现,鸭子食量大,吃蝗虫的效率高于鸡,并且鸭子生长速度快,经济收入好。鸡鸭群与草地林木有极好的互补作用。
福建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与其他省份比较起来山地就太多了,可以称之为山国。境内峰岭连绵不断,最有名的就是武夷山,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的八成以上。全省森林众多,可耕种的土地不多,农业产出有限,在农耕经济为主的明代,是南方诸省中比较贫困的省份。
山地林木多,又是沿海,这样的省份是不容易发生干旱的,因此,崇祯九年福建少雨,部分地区有旱灾,但是并不严重。没想到的是,局部的轻微干旱却引发的严重的蝗灾。
蝗虫是不会到山上去啃树皮树叶子的,他们会沿着山谷河道寻找山地中众多坝子(小平原)里的田地庄稼来蚕食。
浙江省的南部与福建地貌相同,也是...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show-app2.apple{display: none;} .show-app2.apple .show-app2-content{width: 100%;} .show-app2.apple img.fenxiang{margin: 0 3px;border-radius: 0;width: 14px;height: 18px;vertical-alig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