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与玉英的这段交谈,方平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担忧了,他爽快地笑着答道:“那就有劳你了。”
早饭后送走方平,玉英在园子里摘中午的小菜。却见从不上门的村长,带着一个不认识的人找过来。她忙走出菜园,迎着两人招呼道:“村长啊,今天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村长指指带过来的人:“这是邮电所的人,他说是有一笔很大的款子寄给你们。他不知道路,我便带他来了。”
“哦,那是我家方平的结拜兄长寄来的,要我们为他收烟。”玉英一边递烟招呼他们坐,一边向他们解释。
“那是好事。我早就听说有人教种烟叶,然后还负责收购,难道就是你们家?”平时很是高傲的村长,这时也有些恭维的意思。
“对不起村长了,这个事情还不知道是什么结果,所以没敢惊动您。现在村长既然知道了,以后有了什么难题,还请村长给与帮助。”
“只要本职能做到的,本职一定效力。”村长连忙笑着答应
玉英转向送信的人,疑惑地问道:“请问先生,寄来的钱呢?”
邮递员拿出一个本子,把一张纸递过来,指点着告诉道:“汇单在这里,你在这本子上签个名吧。”
“就这张纸吗?”玉英表情很疑惑。
“这张纸有一百个大洋。你拿它到钱庄去,他们会给你钱的。”邮递员连忙解释。看见玉英茫然地点头。那人接着又说:“你会不会写你自己的名字?要不要等你男人回来?”
“会写呢,你说写哪里吧?”
看着玉英写上名字,邮递员疑惑地问道:“看你这字,好象没读过书,怎么会写自己的名字的?”
“是我儿子教的。”
“真稀奇,有儿子教母亲写字的。你看会写字多好,三个字就值一百个大洋。”
“怎么能这样算?这钱还是要还的。”玉英也疑惑地看着邮递员。
邮递员笑了笑,没有再强调他的解释。
办完事,两个客人告辞要走,玉英做个礼节性的挽留,随后把他们送出门外。
晚上方平回来,玉英在堂屋里迎着他,告诉道:“赵哥寄来了一百个大洋,送信的人说拿着这张单子到城里的钱庄去拿。”
“真的啊?那我明天就去。赵哥也真够兄弟,一下寄这么多钱来。这回我们可以大胆放心地干了。只是这事情绝对不能干砸了,要不然,怎么对得起赵哥。”
“也好,这一个月的工钱还有几个人没给,明天拿回来了就给他们送去。”
“钱庄在县城,来回一百六十多里地,明天去要到后天才能回来。”
“那你今天的事交代完了没有?”听说要两天,玉英怕误了烟叶的季节。
“五个地方几十里路,中间见到他们还要交代一阵,一天肯定走不完。”方平有点委屈了。
“那你后天去钱庄吧,这边还是紧要点。只可惜我识字太少,帮不了你。”
“又说见外的话了,夫妻之间能做的就该做,不能做的就不该做,有什么帮不帮的。”方平说得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