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军侯

609 将亡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逍遥小军侯最新章节!

解了京城之困,但也足以与江北二十多万燕军对峙。”

“那个时候,京城就已然无虑了,再等到杭州等方向来的三十万大军,那我京城当不惧任何来犯之敌!”

“现在的关键,是鄱阳王后日才能抵达。而江北的燕军,随时都可能渡江而来,今日和明日,还有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如何应对?”

众臣议论纷纷,讨论来讨论去,最后把所有焦点,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后日,也就是鄱阳王大军赶来的那个时间点。

鄱阳王率二十万大军杀来的消息,江北的燕军肯定也收到了,他们恐怕会提前渡江攻城……

众臣讨论着讨论着,声音逐渐弱了下去。

因为这还是无解啊。

这时间差,长达要命的一天半,这么多时间,燕军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

神雷军在守城方面,的确很有一套。

可是,神雷军的人数还是太少了,防守京城南侧城墙刚好够用,若分散到整个京城四面的城墙,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

即便是“非神雷军将士来操作新式兵器”的法子,也行不通。

第一,操作新式兵器,需要一定水平,不然伤敌不成,反而还会自我毁灭。

即便是数月前,在那江州,首次使用新式兵器,也是给了祝修远足够的缓冲时间的。

因为守城十日,祝修远是一件件拿出来的,有足够的时间。

但是现在,只有一天半,时间根本不够。

第二,新式兵器存储不易。

神雷坊中其实没有多少存货,再经城南四次守城之战,已经耗费了一大半。

剩下的库存,若平摊到整个京城,恐怕一两个时辰之内就能用光了……

左右没有办法,一天半的时间差,始终无法填补……

无法填补这个时间差,就算后面要来一百万的援军,也是无用,等到那时候,朝廷都被灭了。

所以群臣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弱,音量越来越小,激情消退,直至最后鸦雀无声,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安静。

陈皇也知道困难点在哪。

但目前看来,貌似无法解决了。

难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陈吗?

陈皇仰天长叹,颓然瘫在龙椅,脸那丝血色,再次消失,一片惨白。

如今看来,鄱阳王的二十万大军,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说,反倒像是一张催命符。

因为燕军得了消息,肯定会提前动手。

燕国,还有那几个反王,谋划了这么久,一步步将京城逼入南北皆敌的困境,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把京城围困住,然后吓唬陈皇来玩吗?

自然不是,他们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能一举灭了陈国的江山社稷。

燕军根本不会等到鄱阳王二十万援军到来,然后再与之对峙……不会的,这不符合常理,他们肯定会立即攻城!

也就是说,陈国将亡了。

陈皇屁股下的龙椅,不再仅仅是烫屁股那般简单,而是要长出一对翅膀,彻底离他而去。

想通了这一点,陈皇顿时万念俱灰。

他瘫在龙椅,仰头望着谨身大殿的屋顶,目光呆滞,别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或许,是在后悔没有好好经营这个国家吧……

旁边的尤贵妃,更是一脸黯然。

倘若陈国被灭,她作为陈皇的贵妃,还生得倾国倾城……若运气好,被燕国皇室收入囊中,算是比较好的,至少还能保住一条命。

“京城长江以北,江浦县城,有燕军十数万,叛军数万,他们正在大举渡江!”陈皇接过话头。

“现在,燕国四皇子赵普,亲率十万大军,又在瓜步驻扎,随时都能渡江而来!”

“而我京营将士,只余一万,阻挡江浦县城的燕军尚且不足。那燕国四皇子赵普的十万燕军,又当如何应对?”

“韩爱卿,虽然大胜了一场,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驻防……诸位爱卿有何良策?若谁有破敌之策,朕必然重赏!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

陈皇话毕,视线就在众臣中间乱转,特别是祝修远和韩清山,陈皇是非常希望他们两个能再创奇迹。

然而,大殿中安静了好一阵,却是没有人站出来。

这种局面,怎么解?

江北的燕军与叛军,共有二十多万!

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除非使用计谋……

嗯?!

计谋!

祝修远眉头一动,眼神刹那深邃。

计谋,计谋,他似乎抓住了一点灵感,但现在还非常模糊……

“报……其禀陛下,长江游之岳州、鄂州、江州、宣州等地,在鄱阳王的号召下,聚结水军三万,其余骑兵、步兵等将士,共十七万,正分乘战船千艘,沿长江顺流而下,入京勤王!”

“但因燕国沿途水军所阻,及溧阳王水军封锁了江面,鄱阳王大军奋战而来,后日便能抵达京城!”

这位斥候的话一出口,整个大殿中,包括祝修远、陈皇等,一时间竟懵了。

这算是……好消息!

并且还是有关南方援军的好消息!

他们已经记不得有多久了,未曾听到援军的消息。

似乎都已忘记,他们还能得到援军这一回事。

却是没有想到啊,他们果然等来了援军,而且一来就是二十万……天啦,二十万!

陈皇及大臣们都有些呆,好久才反应过来。

对对对,陈国地大物博,各地驻军也是非常多的!

长江游那几个州,如岳州、鄂州、江州、宣州等,乃是边州,平时驻扎的兵力会多一点。

所以,江州鄱阳王振臂一呼,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

陈皇等君臣,呆愣过后,接着就是心里的狂喜!

那可是二十万的援军啊!

众臣狂喜过后,心里一想,瞬间就想通了,也是啊,京城被围,这都多少天了,更远地方的驻军,必然也已经开始行动了。

江阴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侧城墙,就是要赚这个时间差,趁南方个州县的勤王之师未到来之前,先把京城给破了。

但不好意思,江阴王的如意算盘,被祝修远的神雷军给打得稀巴烂。

“报……启禀陛下,常州震泽王,已率帐下大军五万,冲击江阴王构建之防线,战果不菲。”

“另有杭州、越州、明州、睦州、黎州、台州等地,聚合大军三十余万,正杀向造反之湖州守将,及苏州长洲王!”

“预估也在后日左右,三十余万勤王之师,便能剿灭判贼,入京勤王!”

又一个斥候带来了好消息。

这是三十万的援军,加江州鄱阳王的二十万,总共就是五十余万了!

“鄱阳王所部二十万大军,乃是从长江水路而来,尽管沿途有燕国水师所阻,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军更快!”

“只要鄱阳王的二十万大军赶到京城,虽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但也足以与江北二十多万燕军对峙。”

“那个时候,京城就已然无虑了,再等到杭州等方向来的三十万大军,那我京城当不惧任何来犯之敌!”

“现在的关键,是鄱阳王后日才能抵达。而江北的燕军,随时都可能渡江而来,今日和明日,还有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如何应对?”

众臣议论纷纷,讨论来讨论去,最后把所有焦点,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后日,也就是鄱阳王大军赶来的那个时间点。

鄱阳王率二十万大军杀来的消息,江北的燕军肯定也收到了,他们恐怕会提前渡江攻城……

众臣讨论着讨论着,声音逐渐弱了下去。

因为这还是无解啊。

这时间差,长达要命的一天半,这么多时间,燕军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

神雷军在守城方面,的确很有一套。

可是,神雷军的人数还是太少了,防守京城南侧城墙刚好够用,若分散到整个京城四面的城墙,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

即便是“非神雷军将士来操作新式兵器”的法子,也行不通。

第一,操作新式兵器,需要一定水平,不然伤敌不成,反而还会自我毁灭。

即便是数月前,在那江州,首次使用新式兵器,也是给了祝修远足够的缓冲时间的。

因为守城十日,祝修远是一件件拿出来的,有足够的时间。

但是现在,只有一天半,时间根本不够。

第二,新式兵器存储不易。

神雷坊中其实没有多少存货,再经城南四次守城之战,已经耗费了一大半。

剩下的库存,若平摊到整个京城,恐怕一两个时辰之内就能用光了……

左右没有办法,一天半的时间差,始终无法填补……

无法填补这个时间差,就算后面要来一百万的援军,也是无用,等到那时候,朝廷都被灭了。

所以群臣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弱,音量越来越小,激情消退,直至最后鸦雀无声,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安静。

陈皇也知道困难点在哪。

但目前看来,貌似无法解决了。

难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陈吗?

陈皇仰天长叹,颓然瘫在龙椅,脸那丝血色,再次消失,一片惨白。

如今看来,鄱阳王的二十万大军,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说,反倒像是一张催命符。

因为燕军得了消息,肯定会提前动手。

燕国,还有那几个反王,谋划了这么久,一步步将京城逼入南北皆敌的困境,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把京城围困住,然后吓唬陈皇来玩吗?

自然不是,他们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能一举灭了陈国的江山社稷。

燕军根本不会等到鄱阳王二十万援军到来,然后再与之对峙……不会的,这不符合常理,他们肯定会立即攻城!

也就是说,陈国将亡了。

陈皇屁股下的龙椅,不再仅仅是烫屁股那般简单,而是要长出一对翅膀,彻底离他而去。

想通了这一点,陈皇顿时万念俱灰。

他瘫在龙椅,仰头望着谨身大殿的屋顶,目光呆滞,别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或许,是在后悔没有好好经营这个国家吧……

旁边的尤贵妃,更是一脸黯然。

倘若陈国被灭,她作为陈皇的贵妃,还生得倾国倾城……若运气好,被燕国皇室收入囊中,算是比较好的,至少还能保住一条命。

“京城长江以北,江浦县城,有燕军十数万,叛军数万,他们正在大举渡江!”陈皇接过话头。

“现在,燕国四皇子赵普,亲率十万大军,又在瓜步驻扎,随时都能渡江而来!”

“而我京营将士,只余一万,阻挡江浦县城的燕军尚且不足。那燕国四皇子赵普的十万燕军,又当如何应对?”

“韩爱卿,虽然大胜了一场,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驻防……诸位爱卿有何良策?若谁有破敌之策,朕必然重赏!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

陈皇话毕,视线就在众臣中间乱转,特别是祝修远和韩清山,陈皇是非常希望他们两个能再创奇迹。

然而,大殿中安静了好一阵,却是没有人站出来。

这种局面,怎么解?

江北的燕军与叛军,共有二十多万!

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除非使用计谋……

嗯?!

计谋!

祝修远眉头一动,眼神刹那深邃。

计谋,计谋,他似乎抓住了一点灵感,但现在还非常模糊……

“报……其禀陛下,长江游之岳州、鄂州、江州、宣州等地,在鄱阳王的号召下,聚结水军三万,其余骑兵、步兵等将士,共十七万,正分乘战船千艘,沿长江顺流而下,入京勤王!”

“但因燕国沿途水军所阻,及溧阳王水军封锁了江面,鄱阳王大军奋战而来,后日便能抵达京城!”

这位斥候的话一出口,整个大殿中,包括祝修远、陈皇等,一时间竟懵了。

这算是……好消息!

并且还是有关南方援军的好消息!

他们已经记不得有多久了,未曾听到援军的消息。

似乎都已忘记,他们还能得到援军这一回事。

却是没有想到啊,他们果然等来了援军,而且一来就是二十万……天啦,二十万!

陈皇及大臣们都有些呆,好久才反应过来。

对对对,陈国地大物博,各地驻军也是非常多的!

长江游那几个州,如岳州、鄂州、江州、宣州等,乃是边州,平时驻扎的兵力会多一点。

所以,江州鄱阳王振臂一呼,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

陈皇等君臣,呆愣过后,接着就是心里的狂喜!

那可是二十万的援军啊!

众臣狂喜过后,心里一想,瞬间就想通了,也是啊,京城被围,这都多少天了,更远地方的驻军,必然也已经开始行动了。

江阴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侧城墙,就是要赚这个时间差,趁南方个州县的勤王之师未到来之前,先把京城给破了。

但不好意思,江阴王的如意算盘,被祝修远的神雷军给打得稀巴烂。

“报……启禀陛下,常州震泽王,已率帐下大军五万,冲击江阴王构建之防线,战果不菲。”

“另有杭州、越州、明州、睦州、黎州、台州等地,聚合大军三十余万,正杀向造反之湖州守将,及苏州长洲王!”

“预估也在后日左右,三十余万勤王之师,便能剿灭判贼,入京勤王!”

又一个斥候带来了好消息。

这是三十万的援军,加江州鄱阳王的二十万,总共就是五十余万了!

“鄱阳王所部二十万大军,乃是从长江水路而来,尽管沿途有燕国水师所阻,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军更快!”

“只要鄱阳王的二十万大军赶到京城,虽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但也足以与江北二十多万燕军对峙。”

“那个时候,京城就已然无虑了,再等到杭州等方向来的三十万大军,那我京城当不惧任何来犯之敌!”

“现在的关键,是鄱阳王后日才能抵达。而江北的燕军,随时都可能渡江而来,今日和明日,还有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如何应对?”

众臣议论纷纷,讨论来讨论去,最后把所有焦点,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后日,也就是鄱阳王大军赶来的那个时间点。

鄱阳王率二十万大军杀来的消息,江北的燕军肯定也收到了,他们恐怕会提前渡江攻城……

众臣讨论着讨论着,声音逐渐弱了下去。

因为这还是无解啊。

这时间差,长达要命的一天半,这么多时间,燕军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

神雷军在守城方面,的确很有一套。

可是,神雷军的人数还是太少了,防守京城南侧城墙刚好够用,若分散到整个京城四面的城墙,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

即便是“非神雷军将士来操作新式兵器”的法子,也行不通。

第一,操作新式兵器,需要一定水平,不然伤敌不成,反而还会自我毁灭。

即便是数月前,在那江州,首次使用新式兵器,也是给了祝修远足够的缓冲时间的。

因为守城十日,祝修远是一件件拿出来的,有足够的时间。

但是现在,只有一天半,时间根本不够。

第二,新式兵器存储不易。

神雷坊中其实没有多少存货,再经城南四次守城之战,已经耗费了一大半。

剩下的库存,若平摊到整个京城,恐怕一两个时辰之内就能用光了……

左右没有办法,一天半的时间差,始终无法填补……

无法填补这个时间差,就算后面要来一百万的援军,也是无用,等到那时候,朝廷都被灭了。

所以群臣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弱,音量越来越小,激情消退,直至最后鸦雀无声,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安静。

陈皇也知道困难点在哪。

但目前看来,貌似无法解决了。

难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陈吗?

陈皇仰天长叹,颓然瘫在龙椅,脸那丝血色,再次消失,一片惨白。

如今看来,鄱阳王的二十万大军,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说,反倒像是一张催命符。

因为燕军得了消息,肯定会提前动手。

燕国,还有那几个反王,谋划了这么久,一步步将京城逼入南北皆敌的困境,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把京城围困住,然后吓唬陈皇来玩吗?

自然不是,他们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能一举灭了陈国的江山社稷。

燕军根本不会等到鄱阳王二十万援军到来,然后再与之对峙……不会的,这不符合常理,他们肯定会立即攻城!

也就是说,陈国将亡了。

陈皇屁股下的龙椅,不再仅仅是烫屁股那般简单,而是要长出一对翅膀,彻底离他而去。

想通了这一点,陈皇顿时万念俱灰。

他瘫在龙椅,仰头望着谨身大殿的屋顶,目光呆滞,别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或许,是在后悔没有好好经营这个国家吧……

旁边的尤贵妃,更是一脸黯然。

倘若陈国被灭,她作为陈皇的贵妃,还生得倾国倾城……若运气好,被燕国皇室收入囊中,算是比较好的,至少还能保住一条命。

“京城长江以北,江浦县城,有燕军十数万,叛军数万,他们正在大举渡江!”陈皇接过话头。

“现在,燕国四皇子赵普,亲率十万大军,又在瓜步驻扎,随时都能渡江而来!”

“而我京营将士,只余一万,阻挡江浦县城的燕军尚且不足。那燕国四皇子赵普的十万燕军,又当如何应对?”

“韩爱卿,虽然大胜了一场,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驻防……诸位爱卿有何良策?若谁有破敌之策,朕必然重赏!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

陈皇话毕,视线就在众臣中间乱转,特别是祝修远和韩清山,陈皇是非常希望他们两个能再创奇迹。

然而,大殿中安静了好一阵,却是没有人站出来。

这种局面,怎么解?

江北的燕军与叛军,共有二十多万!

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除非使用计谋……

嗯?!

计谋!

祝修远眉头一动,眼神刹那深邃。

计谋,计谋,他似乎抓住了一点灵感,但现在还非常模糊……

“报……其禀陛下,长江游之岳州、鄂州、江州、宣州等地,在鄱阳王的号召下,聚结水军三万,其余骑兵、步兵等将士,共十七万,正分乘战船千艘,沿长江顺流而下,入京勤王!”

“但因燕国沿途水军所阻,及溧阳王水军封锁了江面,鄱阳王大军奋战而来,后日便能抵达京城!”

这位斥候的话一出口,整个大殿中,包括祝修远、陈皇等,一时间竟懵了。

这算是……好消息!

并且还是有关南方援军的好消息!

他们已经记不得有多久了,未曾听到援军的消息。

似乎都已忘记,他们还能得到援军这一回事。

却是没有想到啊,他们果然等来了援军,而且一来就是二十万……天啦,二十万!

陈皇及大臣们都有些呆,好久才反应过来。

对对对,陈国地大物博,各地驻军也是非常多的!

长江游那几个州,如岳州、鄂州、江州、宣州等,乃是边州,平时驻扎的兵力会多一点。

所以,江州鄱阳王振臂一呼,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

陈皇等君臣,呆愣过后,接着就是心里的狂喜!

那可是二十万的援军啊!

众臣狂喜过后,心里一想,瞬间就想通了,也是啊,京城被围,这都多少天了,更远地方的驻军,必然也已经开始行动了。

江阴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侧城墙,就是要赚这个时间差,趁南方个州县的勤王之师未到来之前,先把京城给破了。

但不好意思,江阴王的如意算盘,被祝修远的神雷军给打得稀巴烂。

“报……启禀陛下,常州震泽王,已率帐下大军五万,冲击江阴王构建之防线,战果不菲。”

“另有杭州、越州、明州、睦州、黎州、台州等地,聚合大军三十余万,正杀向造反之湖州守将,及苏州长洲王!”

“预估也在后日左右,三十余万勤王之师,便能剿灭判贼,入京勤王!”

又一个斥候带来了好消息。

这是三十万的援军,加江州鄱阳王的二十万,总共就是五十余万了!

“鄱阳王所部二十万大军,乃是从长江水路而来,尽管沿途有燕国水师所阻,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军更快!”

“只要鄱阳王的二十万大军赶到京城,虽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但也足以与江北二十多万燕军对峙。”

“那个时候,京城就已然无虑了,再等到杭州等方向来的三十万大军,那我京城当不惧任何来犯之敌!”

“现在的关键,是鄱阳王后日才能抵达。而江北的燕军,随时都可能渡江而来,今日和明日,还有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如何应对?”

众臣议论纷纷,讨论来讨论去,最后把所有焦点,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后日,也就是鄱阳王大军赶来的那个时间点。

鄱阳王率二十万大军杀来的消息,江北的燕军肯定也收到了,他们恐怕会提前渡江攻城……

众臣讨论着讨论着,声音逐渐弱了下去。

因为这还是无解啊。

这时间差,长达要命的一天半,这么多时间,燕军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

神雷军在守城方面,的确很有一套。

可是,神雷军的人数还是太少了,防守京城南侧城墙刚好够用,若分散到整个京城四面的城墙,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

即便是“非神雷军将士来操作新式兵器”的法子,也行不通。

第一,操作新式兵器,需要一定水平,不然伤敌不成,反而还会自我毁灭。

即便是数月前,在那江州,首次使用新式兵器,也是给了祝修远足够的缓冲时间的。

因为守城十日,祝修远是一件件拿出来的,有足够的时间。

但是现在,只有一天半,时间根本不够。

第二,新式兵器存储不易。

神雷坊中其实没有多少存货,再经城南四次守城之战,已经耗费了一大半。

剩下的库存,若平摊到整个京城,恐怕一两个时辰之内就能用光了……

左右没有办法,一天半的时间差,始终无法填补……

无法填补这个时间差,就算后面要来一百万的援军,也是无用,等到那时候,朝廷都被灭了。

所以群臣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弱,音量越来越小,激情消退,直至最后鸦雀无声,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安静。

陈皇也知道困难点在哪。

但目前看来,貌似无法解决了。

难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陈吗?

陈皇仰天长叹,颓然瘫在龙椅,脸那丝血色,再次消失,一片惨白。

如今看来,鄱阳王的二十万大军,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说,反倒像是一张催命符。

因为燕军得了消息,肯定会提前动手。

燕国,还有那几个反王,谋划了这么久,一步步将京城逼入南北皆敌的困境,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把京城围困住,然后吓唬陈皇来玩吗?

自然不是,他们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能一举灭了陈国的江山社稷。

燕军根本不会等到鄱阳王二十万援军到来,然后再与之对峙……不会的,这不符合常理,他们肯定会立即攻城!

也就是说,陈国将亡了。

陈皇屁股下的龙椅,不再仅仅是烫屁股那般简单,而是要长出一对翅膀,彻底离他而去。

想通了这一点,陈皇顿时万念俱灰。

他瘫在龙椅,仰头望着谨身大殿的屋顶,目光呆滞,别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或许,是在后悔没有好好经营这个国家吧……

旁边的尤贵妃,更是一脸黯然。

倘若陈国被灭,她作为陈皇的贵妃,还生得倾国倾城……若运气好,被燕国皇室收入囊中,算是比较好的,至少还能保住一条命。

“京城长江以北,江浦县城,有燕军十数万,叛军数万,他们正在大举渡江!”陈皇接过话头。

“现在,燕国四皇子赵普,亲率十万大军,又在瓜步驻扎,随时都能渡江而来!”

“而我京营将士,只余一万,阻挡江浦县城的燕军尚且不足。那燕国四皇子赵普的十万燕军,又当如何应对?”

“韩爱卿,虽然大胜了一场,但京城及皇城也需要驻防……诸位爱卿有何良策?若谁有破敌之策,朕必然重赏!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

陈皇话毕,视线就在众臣中间乱转,特别是祝修远和韩清山,陈皇是非常希望他们两个能再创奇迹。

然而,大殿中安静了好一阵,却是没有人站出来。

这种局面,怎么解?

江北的燕军与叛军,共有二十多万!

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除非使用计谋……

嗯?!

计谋!

祝修远眉头一动,眼神刹那深邃。

计谋,计谋,他似乎抓住了一点灵感,但现在还非常模糊……

“报……其禀陛下,长江游之岳州、鄂州、江州、宣州等地,在鄱阳王的号召下,聚结水军三万,其余骑兵、步兵等将士,共十七万,正分乘战船千艘,沿长江顺流而下,入京勤王!”

“但因燕国沿途水军所阻,及溧阳王水军封锁了江面,鄱阳王大军奋战而来,后日便能抵达京城!”

这位斥候的话一出口,整个大殿中,包括祝修远、陈皇等,一时间竟懵了。

这算是……好消息!

并且还是有关南方援军的好消息!

他们已经记不得有多久了,未曾听到援军的消息。

似乎都已忘记,他们还能得到援军这一回事。

却是没有想到啊,他们果然等来了援军,而且一来就是二十万……天啦,二十万!

陈皇及大臣们都有些呆,好久才反应过来。

对对对,陈国地大物博,各地驻军也是非常多的!

长江游那几个州,如岳州、鄂州、江州、宣州等,乃是边州,平时驻扎的兵力会多一点。

所以,江州鄱阳王振臂一呼,立即就拉起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

陈皇等君臣,呆愣过后,接着就是心里的狂喜!

那可是二十万的援军啊!

众臣狂喜过后,心里一想,瞬间就想通了,也是啊,京城被围,这都多少天了,更远地方的驻军,必然也已经开始行动了。

江阴王之所以猛攻京城南侧城墙,就是要赚这个时间差,趁南方个州县的勤王之师未到来之前,先把京城给破了。

但不好意思,江阴王的如意算盘,被祝修远的神雷军给打得稀巴烂。

“报……启禀陛下,常州震泽王,已率帐下大军五万,冲击江阴王构建之防线,战果不菲。”

“另有杭州、越州、明州、睦州、黎州、台州等地,聚合大军三十余万,正杀向造反之湖州守将,及苏州长洲王!”

“预估也在后日左右,三十余万勤王之师,便能剿灭判贼,入京勤王!”

又一个斥候带来了好消息。

这是三十万的援军,加江州鄱阳王的二十万,总共就是五十余万了!

“鄱阳王所部二十万大军,乃是从长江水路而来,尽管沿途有燕国水师所阻,但也比杭州等地的援军更快!”

“只要鄱阳王的二十万大军赶到京城,虽不一定就能解了京城之困,但也足以与江北二十多万燕军对峙。”

“那个时候,京城就已然无虑了,再等到杭州等方向来的三十万大军,那我京城当不惧任何来犯之敌!”

“现在的关键,是鄱阳王后日才能抵达。而江北的燕军,随时都可能渡江而来,今日和明日,还有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如何应对?”

众臣议论纷纷,讨论来讨论去,最后把所有焦点,都集中到如何拖延到后日,也就是鄱阳王大军赶来的那个时间点。

鄱阳王率二十万大军杀来的消息,江北的燕军肯定也收到了,他们恐怕会提前渡江攻城……

众臣讨论着讨论着,声音逐渐弱了下去。

因为这还是无解啊。

这时间差,长达要命的一天半,这么多时间,燕军恐怕都能攻下京城了。

神雷军在守城方面,的确很有一套。

可是,神雷军的人数还是太少了,防守京城南侧城墙刚好够用,若分散到整个京城四面的城墙,恐怕就起不到多大作用。

即便是“非神雷军将士来操作新式兵器”的法子,也行不通。

第一,操作新式兵器,需要一定水平,不然伤敌不成,反而还会自我毁灭。

即便是数月前,在那江州,首次使用新式兵器,也是给了祝修远足够的缓冲时间的。

因为守城十日,祝修远是一件件拿出来的,有足够的时间。

但是现在,只有一天半,时间根本不够。

第二,新式兵器存储不易。

神雷坊中其实没有多少存货,再经城南四次守城之战,已经耗费了一大半。

剩下的库存,若平摊到整个京城,恐怕一两个时辰之内就能用光了……

左右没有办法,一天半的时间差,始终无法填补……

无法填补这个时间差,就算后面要来一百万的援军,也是无用,等到那时候,朝廷都被灭了。

所以群臣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弱,音量越来越小,激情消退,直至最后鸦雀无声,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安静。

陈皇也知道困难点在哪。

但目前看来,貌似无法解决了。

难道老天真要亡了大陈吗?

陈皇仰天长叹,颓然瘫在龙椅,脸那丝血色,再次消失,一片惨白。

如今看来,鄱阳王的二十万大军,不能解京城之危不说,反倒像是一张催命符。

因为燕军得了消息,肯定会提前动手。

燕国,还有那几个反王,谋划了这么久,一步步将京城逼入南北皆敌的困境,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把京城围困住,然后吓唬陈皇来玩吗?

自然不是,他们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能一举灭了陈国的江山社稷。

燕军根本不会等到鄱阳王二十万援军到来,然后再与之对峙……不会的,这不符合常理,他们肯定会立即攻城!

也就是说,陈国将亡了。

陈皇屁股下的龙椅,不再仅仅是烫屁股那般简单,而是要长出一对翅膀,彻底离他而去。

想通了这一点,陈皇顿时万念俱灰。

他瘫在龙椅,仰头望着谨身大殿的屋顶,目光呆滞,别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或许,是在后悔没有好好经营这个国家吧……

旁边的尤贵妃,更是一脸黯然。

倘若陈国被灭,她作为陈皇的贵妃,还生得倾国倾城……若运气好,被燕国皇室收入囊中,算是比较好的,至少还能保住一条命。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家有个电饭锅
我家有个电饭锅
关于我家有个电饭锅:王小川靠着一口电饭锅穿越连通两个世界。在这里,剑指洛杉矶,脚踩英吉利,平掉大洋洲,狩猎贝加尔。通通都要做我大唐的殖民地。大夏,一个和隋末高度契合的世界。在这里李世民是我哥们,平阳公主是我老婆。没事咱们还能回现代社会刷把存在感。妥妥的人生巅峰啊。
退休老干部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关于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现代青年李宏济魂穿成为明末大海商李旦的儿子李国助。他请求父亲为他聘请了三浦按针做老师,学习西方的造船、航海、天文等知识。学成之后,李国助亲自主持建造了一艘双桅纵帆船,命名为仁王号。他组织了环日本海的航行作为仁王号的首航,并邀请了颜思齐、杨天生、陈衷纪等着名的海盗加入探险队伍。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的同一年,仁王号也开始了它的首航。当船航行到海参崴的时候,李国助
眼魔的秋波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关于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凡读过者,皆知宋江终生未婚,自然无子无女。孰不知却有一私生子,原名宋大海,因其属龙,自改名字宋大龙,立志做真龙。宋大龙在其生母被宋江杀害时出生,由其姥姥抚养。十一岁时认祖归宗,,因不爱读书,与爷爷关系日渐对立;十三岁外出寻父,流落河北拜师学武,所到之处皆以我爹是宋江为名招摇撞骗;三年后宋江派人将其掳到梁山,但因受不了束缚逃离梁山,打着宋江旗号混迹江湖,拉起了自己的队
王文达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关于开局封侯,九品到头:穿越到异界的无业游民,凭借华夏五千年经历,通吃一个封建帝国。立功多,惹事儿能力也不小,但没办法,皇帝信任,还好用。能动手绝对不吵吵,没什么是一刀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试试精神不正常的小侍卫的刀。
虫子阿疯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关于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李彻穿越大庆王朝,成为皇帝最不受宠的皇子。太子诬陷他,皇帝冷眼旁观,堂堂皇子被逼的当众撞柱自杀!天崩开局,又被封到关外东北,李彻却丝毫不慌。他人眼中的苦寒贫瘠之地,其实富含各种矿产资源,拥有全国最优质黑土地和养马地。东北寒冷?无法耕种?我一季的收获,够大庆全国吃上三年的!东北偏僻?难以发展?煤炭、炼铁厂、水泥路、火药厂......我奉国的科技领先你们几百年!东北
橡皮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