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孙龙珍烈士的故事着实让老程的老母亲感佩不已,而儿子所在哨所环境恶劣。炎炎夏日甚至连一棵遮荫纳凉的树都没有,条件艰苦无情,又使老母亲难过万分。为此,她一连几夜都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最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老程离家归队那天,她把自家培育的10棵白杨树苗子郑重其事地交到儿子手中,再三叮嘱说:“锡伯族有卫国戍边的传统,你要像先辈一样,在部队好好干。一定要种活这些树苗,让白杨树陪伴你们守卫好祖国的边防……”
见到程富盛背回的树苗,战友们甭提有多高兴了,大家想象着不久即将告别荒芜、即将有绿树陪伴他们站岗放哨,就会情不自禁地露出无限喜悦之情。但是转念一想到哨所周围多为沙砾石子所覆盖,下面的土质碱性很大,且方圆5公里之内没有水源,小树很难成活的残酷现实,战士们又不免心情沉重起来。
面对困难,大家没有气馁,下了岗哨的战士硬是轮流把黑土从10多公里外背上了哨所。植树那天,官兵们抢着挖坑,尔后再培上黑土、背水浇树,10棵小白杨喜盈盈地排列在哨所的房前屋后。
自此,为了这10棵小树尽快成长,战士们一改原先每星期到5公里外的布尔干河背一次水为每天背水一趟,无论暴雨狂风还是烈日炎炎从不间断。同时战士们还改变了生活习惯,每日洗脸不擦香皂,洗衣服不用洗衣粉,以便把这些用过的水积下来,再去浇灌小白杨。
即便如此,两个多月后,小白杨因不堪忍受干旱高温、风沙肆虐,有9棵树苗相继枯死,唯有离哨所最近的那棵还在顽强地与大自然抗争着。官兵们为此痛心不已,以致训练没劲,吃饭无味,程富盛则不断地来到那唯一的白杨树下偷偷抹眼泪。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凡人时代之变革最新章节!
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唯一棵小白杨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
小哨所在枝繁叶茂的小白杨树的装点映衬下,显得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而官兵们则在不时沙沙作响的小白杨树的陪伴下,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快乐。
官兵们悉心照料小白杨的故事被哨所的一名战士写进了日记,其中有“小白杨陪我一起守边防”的句子。当哨所办宣传板报时,这篇日记遂被抄在了黑板报上。
80年代初,诗人梁上泉先生受战友之邀,到XJ军区部队体验生活。XJ多白杨,看到公路边一排排的参天白杨,翠绿威风,笔直挺立,有过多年军旅生涯的梁上泉立刻联想到英姿挺拔的战士们。
刚到XJ,恰逢建军节,部队大检阅。
梁上泉在观礼台上看到一个方阵又一个方阵,一条直线又一条直线,绿色的军装,挺拔的战士,这不就是一排排的白杨树么有了这个形象,梁上泉挥笔写了一首《林带阅兵曲》,这首诗为梁上泉后来创作出唱红军内外的《小白杨》作了感情的铺垫和艺术的积累。
梁上泉在南疆看到,有些边防战士从帕米尔高原轮休下来,看到一棵白杨树,就抱着树大哭,战士们激动地说:“帕米尔高原一片白色,一下山就是绿芽,这是生命的绿色呀!”
后来,梁上泉又应XJ生产建设兵团的邀请,到那里体验生活,之后赴NMGHLBE大草原和大兴安岭林区体验生活。在绵延起伏的中苏边境线上,座座哨所高高耸立,值岗的战士像白杨树一样的挺拔,挺立在边防线上。
看到下哨的战士在读书、写家信,一位战士深情地弹吉它,梁上泉问弹的什么曲子,战士回答是家乡的民歌。之后一个拿军用水壶给树苗浇水的战士,吸引了梁上泉,他走了过去。
哨所位于干旱地区,每个战士每天擦脸、饮用、漱口等日常用水,只有一军用水壶。水在边防哨所十分紧缺,战士们都舍不得饮用,只有在极度干渴时才抿上一小口,而这个战士却用水浇树苗!
梁上泉很疑惑,问道:“树苗哪来的”“妈妈让我从家乡带来的小白杨。”梁上泉望望青春朴实的战士,瞅瞅风中摇曳的小白杨树苗。
陡然间,他全身像电流通过一样的颤抖,脑海里映现出在XJ见到的白杨,仿佛所有的参天白杨一起涌现,连排成行,铺天盖地列队而来。储藏在心间想写的那首歌如同瀑布奔涌而出:万里边防线上站着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年轻的战士,长着一棵又一棵这样的小白杨。
电光石火,点燃了梁上泉的灵感和激情,XJ的小白杨和北疆的小白杨叠加在一起,生活积累和艺术积累终于厚积薄发,喷涌而出。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名言正是《小白杨》创作过程的生动写照。为了记下这难忘的情节,他特意在文稿上注明:1983年7月16日,HLBE盟。这就是《小白杨》的诞生时间和地点。
在中央台播出的1984年庆“八一”文艺晚会上,阎维文首次公开演唱了《小白杨》歌曲,博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阎维文演唱的《小白杨》再度亮相荧屏。把它唱响了祖国大江南北,激励着戍边将士。塔斯提哨所从此被称为“小白杨”哨所。
姬洪军内心深处的柔软终于被触动,眼泪潸然而下。只不过心中似乎不忿,狠着心暗忖刘教官狡猾,幸亏,自己曾经跟着6个老哥哥在卡拉OK磨练过,虽然只有一次。
同学们被英姿飒爽的小白杨和可敬可爱的边疆战士们深深打动,一时之间全班学生情绪非常低落,恨不得投笔从戎,化身一棵棵永不凋零的白杨树,保卫着祖国的边疆。
刘教官得继续授课,看着同学们情绪低沉,赶忙强笑道:“同学们,抬起头来。刚才讲了《小白杨》创作历程,它来源于生活,精神力量高于生活。希望你们学习发现美的过程,做个有心人。哈哈,我们不仅有《小白杨》,而且还有,《红色娘子军》。咱们新中国讲究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嘛。”
说着,刘教官开始演唱《娘子军》:向前进,向前进……它的节奏明快、铿锵有力。
姬洪军感觉这首歌对穷苦人有种莫名的魔力,反复推敲歌词,强调意味深远。
刘东开始分析《娘子军》的情绪、节奏、速度、节拍,女同学们对此更有兴趣。当然军歌富有激情和豪迈,全班都很痴迷。就像军队一样,更适合集体、集团演绎。一遍一遍齐唱和轮唱,没有情啊郎啊的软绵绵的靡靡之音。
万丈豪情就是该属于新一代的高中生们的!
军人,一个庄重和让人尊敬的名字、一个朴实而令人倍感亲切的称呼。
战争时期,他们坚守信念,抗击侵略;和平年代,他们本色不改,保家卫国。军营里,他们牢记使命,刻苦训练,一言一行都让人觉得安稳、踏实。退伍后,他们风采依旧,勇于奉献,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富有激情和活力。他们时刻铭记着:“我是一个兵。退伍不褪色!”
因为和平,不论牺牲还是奉献,他们奏响的主旋律都是那样的普通而平凡;因为和平,他们为国家短暂的青春年华少了驰骋疆场的潇洒,杀敌报国的光荣。只能在繁华世界的边缘坚守孤独寂寞,寻找属于自己的光彩和梦想。
第二节在同学们和教官的的军歌嘹亮悄然逝去,犹豫未尽啊。
叮铃铃,再次下课。
没有休整,刘东大手一挥,爽朗笑着说道:“同学们,咱们第三节课直接全回寝室,咱们跟军队一样的规矩,开始学习整理内务。”
整理内务?还真的跟军营学习呀。大部分同学虽然不喜,可没有办法,只能听之任之。提到内务,个个焉头焉脑的。
刘东丝毫不介意,大声道:“今天时间过的快,我没有讲军号。现在请大家记住,从今晚开始咱们注意听部队军号声行事,熄灯号、起床号和集合号。具体情况,咱们明天再讲评。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