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的货物他也可以经营,不过所有的贸易行为必须在社团的指导下进行,要维护好价格体系,这样才能长久的赚钱。
下一个议题是崔佳仁可以回去高丽招募雇工,现在社团有大量工程项目,急需建设人员,愿出报酬雇佣高丽工人,让他马上回去组织,也可以在高丽组织社团所需的货源,社团按时价收购。
最后提出,请崔佳仁的两个儿子暂时在社团担任驻社团联络员。鉴于崔佳仁的损失,本次没收的物质和船只可以退还给他,但... -->>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
请点击,然后点击“”
最快更新天选之国1620最新章节!
他,但高丽雇工必须给社团做工程建设。
其中,孔乙成也提到可以回去组织工人前来,蒋英文没有允许,说孔的雇主现在肯定对他怨恨不已,回去肯定遭到报复云云,另外,孔乙成的家在高丽南方,离得太远,来不及。
现在组织高丽雇工干活还离不开孔乙成,孔也是心有戚戚。
蒋英文是执委委员,他是知道社团规划的,因为移民有富裕,现在社团计划在南方海峡处开一个分基地,现有基地冬季有四个月的封冻期,封冻期什么也干不了。
赵鑫从长崎回航的时候,在虾夷岛的西北角发现两个岛屿,岛上森林茂密,人烟稀少,而且纬度靠南,还有暖流影响,冬季很有可能不会封冻,适合当冬季营地。
蒋英文让李军平留守海西基地,率领思乡号回到总部。
现在社团船员和水手严重缺乏,因为要试航新下水的“思源号”,新改装辅助动力的福船“思东号”竟然没有船员和水手可用了,贸易公司对造船积极性大减,导致船台上只是刚铺下龙骨。
思乡号在回来的路上又捕到一条鲸鱼,回港之后,估计船上的船员又得分出一部分出来。
新来的青年男子大部分被补充成见习船员队伍。基地的人手又捉襟见肘了。赵鑫甚至建议让一部分大孩子也上船,在船上组织学习班接受教育,同时还学习航海知识。
蒋英文回到基地后,向执委会汇报了对海西高丽船主的处理意见,大家都表示肯定,也让执委会意识到,象这种独立在外的基地,执委会不可能进行直接管理,又不是后世有网络,有手机。从分基地到总部打个来回,短的要7,8天,长的象大员,就得一个多月啊,等回来汇报,什么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决定成立海西公司,公司总经理暂时让李军平干,让他全权处理海西事宜,公司给他一个总的原则。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8月初。王启山的思南号拉着一船新移民和物质回到了基地,基地又是一番热闹。
现在,贸易公司带回来的物质有相当一部分是消费品,甚至于丝绸这种高档物质也有,尽管,社团通过征收高昂的进口税使得一件丝绸衣物的购买工分让人咋舌,但还是有大部分的女会员趋之若鹜,这段时间攒下的工分总算有了一个消耗渠道了。
金河纺织厂的成衣分厂是花样百出,江南的丝绸混搭现代元素,连新来的临时女社员都对此梦寐以求,直想拥有这么一件。
金河纺织厂投资了一个皮具厂,跟思明号回来的新移民中有一家人会做皮具,金河纺织厂与他家合资建了一间皮具厂,生产皮革制品,也包括做皮鞋。
在一号楼外,又用土坯砖新建了一个东跨院,准备迎接新移民,因为今年的移民数量铁定超过500人,现有一号院是不够住的。东跨院将成为2号院,设施和一号院差不多,小学教室放在这边了。
在这两个院的南面,是占地一千多平米的工坊区,蒸汽机现在已经安装了3套,除了铁器厂,还有机床加工车间,武备研究院都在工坊区里,武备研究院正和金河纺织厂还有朱从彬团队联合生产新的武器装备:镶铁皮甲,皮是用的是剥制最外层的鲸皮,用两层皮甲夹上薄铁片,薄铁片用的是汽车的外皮,放在两层鲸皮之间,用铜铆钉铆接。衬布是一层棉布,也是铜光闪闪,煞是威风。
金河纺织厂还有一大任务是制作冬装,马上进入严寒的冬季,不管是劳保用冬装还是自购冬装,这一块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原料必须要准备充足了。
冬装最保暖的是羽绒服,但社团没有羽绒,团结农场前前后后只是养了几十只鸡,没有鸭子或鹅,羽绒服暂时就做不了,冬装以棉服为主,在配上镶毛皮的风雪帽,这是最常见的。
高档的貂皮大衣也就是积累丰厚的会员能消费,貂皮可是创汇产品呢。
王启山回到基地,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楚丽儿,这小子也是会做人,为了讨老婆的欢心,托李国助购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黄金项链,还有给老丈人准备了一大箱茶叶,也是出手够大方的。
而楚丽儿则被边小静一群人给教坏了,拿自己赚的工分从厂里购买了一条丝绸吊带齐那啥小短裙,几个人还不断交流知识。在王三炮回来那一晚那是春色无边,第二天是扶着腰出来的。
过两天,王三炮和楚丽儿便以试航加装辅助动力的思东号为由,去海西送补给物质,顺便组织海西的鲑鱼捕捞季活动。不过,大伙都知道是顶着办公事为名看老丈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