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故意让皇上难看呢?”
陈皇后低头想了会,抬头说道:
“要说这高拱呢,
也算是三朝老臣了,又是个顾命大臣,
可自从先帝走后,
他先是建议刚登基的皇帝下《罪己诏》,
又安排礼部上那种折子,
昨天更是公然忤逆皇上,
今天这许多言官弹劾冯保,要说没有他的授意,说出去怕也没人会信,
弹劾冯保也就罢了,竟然还玷污了先帝的清名,
咱也不知道他高拱究竟想干什么?”
李贵妃听她说完,心下了然。虽然她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可是通过总结这几天高拱办的事,她分明是表示表示自己更倾向于高拱别有用心。
她叹了口气,对陈皇后说:
“姐姐,
先帝撒手人寰,
钧儿虽然登基后显得成熟稳重了许多,可毕竟还是个孩子,
这朝廷大事还是要你我姐妹商议个章程才好。”
说完无奈的看了看说话还一口童音的朱翊钧。
朱翊钧听老娘这么说,赶紧端正态度,表明立场。
在大明这两个女人就是自己头上的两把刀。马屁拍的好可以用刀砍人,搞得不好就要被刀砍。她们俩可是能废立皇帝的主,自己还有个弟弟小璐同学呢。
可是他刚通过几件事在老娘面前树立了点形象,这会也不能显得太没主见不是。朱翊钧只好忍着腻味,跟小孩撒娇一样说道:
“母后说的太对了,
儿子还小,很多大事都要母后你们参详”
这要是搁在真正的朱翊钧面前,他肯定会说“全凭母后做主”了。
李贵妃和陈皇后听了心里一暖,都自顾点头称赞,看向朱翊钧的目光泛滥着母性光辉。
“姐姐刚说的也对,
高拱是三朝的阁臣了。
可是冯保也进宫多年,
这些年伺候下来,总得来说是个办事用心的,
但这次他和高拱争斗,也算用尽了心机,还把抓了许多尾巴。
哎…
咱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次的宫府之争。
这几天心里一直在想,究竟是让高拱回乡还是让冯保去种地,
不知道姐姐有什么想法?”
陈皇后没有立即开口,暗自想了会,刚斟酌言语要说话,就听门口一个小太监禀报道:
“启禀两位娘娘,万岁爷,冯公公让奴才给皇上送贴子来了”
“哦?
什么帖子?”
“回娘娘,是回答二圣画像为何旁列文王的帖子”
一旁的朱翊钧一听赶紧走了过去,拿过帖子说道:
“母后,
这是朕要的,
昨天儿子在乾清宫看到一副画,
上面有三个人,中间是文王,左边是孔圣右边是周公。
儿子当时问大伴,为何孔子和周公都是圣人却要陪立在文王两侧,
大伴说他也不知道,回头问问张先生”
“启禀娘娘,
这正是张阁老回答的帖子,
刚送到冯公公手里,冯公公就让奴婢送过来了”
朱翊钧正在看帖子,李贵妃说道:“拿给娘看看”
朱翊钧把帖子递了过去,李贵妃手持帖子,陈皇后也侧了侧身,看了过来。
帖子写了很多字,详细介绍了文王,周公,孔子的生平事迹,等她们看到末尾,只见帖子上写着:
“二圣人皆人臣是以旁列”
看到这句话李贵妃目光瞬间明亮了起来,张居正的形象在她心中立马高大了起来。
先有高拱当着儿子的面指桑骂槐,怙权不敬,后有张居正恪守人臣本分,两者一比较,高下立判。
“姐姐你看,
这张居正张先生多知进退”
她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已经有了改换首辅的心思,昨天虽然和儿子试探了一番张居正,可是她被高拱搞怕了,生怕换了首辅以后,天下乌鸦一般黑,到时候就被动了。现在看了张居正的贴子,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便拿话试探陈皇后。
陈皇后看的分明,高拱肯定已经失去了李贵妃的信任。她之所以这么纠结忐忑,可能很大一方面原因是,接手高拱的人选还犹豫不决,现在应该是看上张居正了,哪里还不明白怎么说话
“妹妹,
要我说啊,
这张先生可比高先生强了太多,不仅博学多才还谨守人臣本分。
我们不如让高拱回乡,提拔张居正做这内阁首辅。”
这话说到李贵妃心里去了,的确是个好办法。又看了看儿子在一旁若无其事的样子,便朝他问道:
“皇上以为呢?”
朱翊钧正在心里想着,高拱啊高拱,我本来还想留你下来做个九卿,就怕你牛脾气上来了,口无遮拦,还特意穿了身孝,你这老小子倒好,喷冯保喷兴奋了结果弄的咱老子一身的口水,你这是疯狂使自己灭亡啊
只看他猛地坐直了身子,平淡道: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