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妙无比。”
穆大先生虽早知此女天赋异禀,但委实想不到悟性如此之高,不由微愕问道:“听卿裳这等说法,是否对我这曲琵琶行,业已记熟?”
上官卿裳美眸流转,含笑说道:“记熟虽则未必,但先生不妨暂借琵琶,容卿裳效颦一试。”穆大先生突然一阵仰天狂笑,把手中那面琵琶,递给她后点头说道:“好好好,良材难得,绝艺尚传。我这曲琵琶行,今夜算是货卖识家,卿裳仔细潜心,包管你一生受用不尽。”
上官卿裳愕然不解他“参透何以学会一曲琵琶,便终身受用不尽”之语,正在诧然忖思,穆大先生又复微笑说道:“浊世堆愁难得开,能歌能舞是多才!卿裳试弹琵琶行,我则试作琵琶舞!”
上官卿裳心头忽然一动,暗想莫非穆大先生在舞中有甚传授?述依照适才记忆,手中缓拨琵琶。
但同时聚精会神,细看他起舞身法。琵琶一响,穆大先生便即随声起舞,上官卿裳凝神注视以下,看出他长袖飘飘,回旋进退之间,果然竟是一种从未罕见,神妙极高的武学身法。
如此一来,上官卿裳不禁大喜欲狂,悉心记忆,忘顾其他,手中琵琶,也弹到极端美妙之处,发出一声奇异音节。这声异音一发,正在翩翩作舞的穆大先生忽然被外物所扰,足下微一踉跄,大袖先行往左力摆。
然后迅即回翻,虚空一拂,才又恢复了美妙身法,继续起舞。上官卿裳只看出穆大先生身法步法,蕴含奇奥,强记在心,对此却未加理会,刹时间奇响三作,穆大先生在每一声奇响之后,均有一种极其奇异的手式与之配合。
直到第五声奇响过后,上官卿裳才恍然顿悟,暗骂自己笨拙不已!原来她彻底悟出穆大先生那种美妙无伦的回转身法,只是一种高明至极的守势武学。
而那每一声奇异音节以后的奇异手式,才是奇艳奥绝,妙到毫崩的克敌制胜之道。那种奇异音节,共只八声,等上官卿裳参透奥妙,获得骊珠,惜已时机不再,仅仅记在最后三式。琵琶一停,穆大先生收式含笑卓式,上官卿裳却懊悔不堪,玉面满是怅然若失的痛惜之色。
穆大先生见状,诧然问道:“卿裳悟性资质实是上乘之选,才以我近年所创的这套琵琶行相传,你怎的这副神情?难道还有什么参详不透之处?”
上官卿裳双颊微红,苦笑答道:“承二先生错爱传授琵琶行绝学,关于身法步法卿裳均已勉强记下,但其中那八手奇绝招数,却因愚昧弩钝,错过了起先五式。”
穆大先生闻言大笑道:“不要贪心,你既记熟这套琵琶行的身法步法,以及其中暗藏钧天八式的最后三招,纵目当世武林。
除了老一辈高手因火候功力相差,尚难与抗衡以外,其他年轻一代人物,大半均无足惧。这面琵琶不是凡物,也举以相赠,可制一丝绶挂在颈间,以便边弹边行。
倘若仅采守势,任何人物,均在百招之内难得胜你。你我今日因缘已尽,穆某就要离去这沧海山庄了。
最后奉告一言,当今国师之子陶世恩已在庄内,若要去得天香豆蔻救治仇独恨,当可在此人身上想办法!”
上官卿裳见这素来颇为相得的穆大先生,在传授了自己一套中藏“钧天八式”的奇绝武学琵琶行,又复将这面丝弦玉轸的极好琵琶举以相赠后。
突然毫无前兆的立即离去,不明他为何如此,心下不解,痴痴伫立。等她被一阵风摇翠竹的切玉之声猛然惊醒,面前哪里还有穆大先生的踪迹。
只是明月流天,清影在地,夜凉侵骨而已。她蘧然一惊,忽然忆起穆大先生临去之言,暗忖道:“陶世恩来到了沧海山庄?我怎丝毫不知,哦,对啦,莫非适才那道装少年便即是他?
但以他少师的尊贵身份,协助其父统领天下道门,怎会出现在我们山庄?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呢?”
上官卿裳适才所见之人确是那陶世恩,跟随其身后的是随那安贡寺小活佛宗南却郎进入中原的藏边三毒其中之一。
藏边三毒当日在祝氏兄妹手中刹羽而归,不但让那追索之人安然逃逸,还丢失了师门重宝,宗南却郎勃然大怒,狠狠地训斥了一番,搞得兄弟三个狼狈不堪,在活佛座下的青虹而女徒面前丢尽了颜面。
宗南却郎汇合了陶仲文派来迎接自己的陶世恩后,本欲在一旁观看中原众高手围剿夺魄魔君的好戏,但谁知那么倒霉反让他们遇上了正主,好在那绝世魔头自顾身份,未曾全力出手。
只是试探昔日对头的门下有几分修为而已,否则他肯定吃不了兜着走!后来他和陶世恩紧随在魔君身后下得山来,当他们风驰电掣地赶到临竹谷内时,那里的激斗已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