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standalone" in window.navigator) && window.navigator.standalone){ document.writeln(""); } else if(!!navigator.userAgent.match(/\(i[^;]+;( U;)? CPU.+Mac OS X/)){ document.writeln(""); }
最快更新延明纪略最新章节!
没过多久,便到了县衙之外。
县衙的格局,各地基本都差不太多,正面的大门被称之为仪门,旁边立着戒石,上面民间传为朱元璋所做的铭文,所谓“尔禄尔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其实这铭文的原作者是后蜀后主孟昶,后来被宋太宗拿来推广到各地。可能是因为不管是孟昶的花蕊夫人被寝取的故事太过深入人心,还是自从高粱河飙驴车之后宋太宗的形象的确立不住。他们二位合作而出的十六个字被安在了朱元璋头上。
其实杨渊觉得这十六个字很令人一言难尽。
老百姓的权利如果只能指望老天爷,真的是件令人难堪的事情。
到了县衙门口,杨渊第一个翻身下马,从一旁的仆人手里接过拜帖,走到官衙正门口,那边一个老门吏一脸恭笑地立在那里。
“在籍尚宝司司丞杨公讳世禄,特来拜见县尊大人,还请高翁代为传达。”
姓高的老门吏嘿嘿一笑赶忙双手接过拜帖:“茂才公之礼,县尊大人能受,我可接不起,请杨老大人少待,小人这便去通传。”
县府之内的官僚,以县令为首,官秩七品,乃是一县之长,全县上下大小事项,一手拿捏,称上一句“百里侯”丝毫不为过。
自县令之下,又有县丞一人、主簿一人、典吏一人、这些人名曰官,其实是“众吏之长”,跟着县令大人一起搭班子的办事员而已。
以杨家今日的身份地位,对于这些人物,由杨岳或者杨渊中的一人来招呼便可,远不至于让杨世禄亲自招呼。
一般来说,负责把手仪门的角色,都是本地做惯了的老吏来担任,这些人心中各有一本英雄册,最明白捧高踩低的官场韬略。
若是让县令大人的心腹家人来干,因他不熟本地情况,反而容易有些意外。
像眼前这位高老头,前后伺候过六任县令,迎来送往从无差缪,大家用惯了手,自然懒得淘换他。
迎来送往这等普通公务应当如何处理,这一位当然是谙熟于心。
不过多时,老高头便引着一个四十余岁作书生打扮的中年人从里面走了进来。
“司丞大人,茂才公,学生这边见礼了。”
这中年人手中捏着一把沉香木折扇行了一礼,那边杨世禄也不托大,翻身下马,几步走到他身前托住他双臂。
“陈先生大可不必,大可不必呀。”杨世禄颇为老辣地托起这位陈师爷的双臂:“本县桑梓无不感念陈先生运筹之功,老朽又岂敢受先生之礼?”
另一边的杨渊自袖中摸出一份礼单轻轻交到师爷手中。
“也不知恩师是否有空,我父子登门确实有些孟浪。”
“唉,茂才公何出此言?县尊大人正静候贤父子呢,二位且随我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