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答应力拓过度的涨价要求和中铝出手购买力拓股份是为阻止“两拓”合并的出招。但在“两拓”合并影响中国钢铁产业安全的警钟下,中方不计成本的“补救”措施也付出了血的代价。中铝在力拓英国公司每股60英镑的高位介入了,而现在其股价在15英镑左右。当铁矿石价格涨至1800元/吨,中国钢厂销售利润率降至1.4%的时候,中方似乎无法承受谈判破裂的代价,为了死保铁矿石长协机制而放弃了价格底线。实际上,在当时的价格背景下,中方就应该选择放弃。从某个角度来看,对产业安全真正的威胁不是资源紧缺,而是不计成本。
后面的形势变化也超出了中国钢厂的意料。当国内铁矿石现货价格向历史高位发起冲锋时,产钢量占60%的中国民营钢厂已不赚钱,他们迅速减产,最终减产幅度达50%,这意味着近3亿吨的铁矿石需求在短时间内消失了。铁矿石现货价格最终出现崩盘,让一直拥有价差优势的长协矿形成了300-500元/吨的价格倒挂。这让中国大钢厂与贸易商手中的9000万吨矿石豪赌算盘落空。
为什么大量中国民营钢厂没有加入铁矿石赌涨的大军中呢?其实说起来很悲壮。在一年一度的铁矿石长协矿价格谈判中,中方只是代表了中国十数家大型钢厂与大型贸易商的利益,只有它们可以享受当时价格优惠的长协矿,甚至可以转手倒卖从中牟利。可以说,中国钢铁行业如果无法凝聚成一个代表国家利益的完整主体,在谈判中基本上没有胜算把握。
必和必拓对力拓的弃购,背后真正原因是中国不再疯狂地去购买天价铁矿石了。这打破了铁矿石6年卖方市场的神话,中国钢厂也陷入全行业亏损的痛苦中。但这绝不意味着国际铁矿石贸易进入买方时代。
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很简单,学下日本就可以,缺矿石了,对买,国家派出一个代表,然后和世界矿业集团谈判,我们不谈一时的,我们直接谈一整年的,一整年就按这个价,赚了,那我拿到日本后就买低点价格,亏了,自然也是有日本自己的钢铁公司买单,你只需要提供我所需要的量就行,价格竞争都在日本国内,影响不了国际矿石价格。
可是中国呢?谈价格,可以,我自己公司去谈一个公司一个代表,导致最后的结果就是,购买的矿石一个比一个的价格高,接着就导致国内价格虚涨。
这样的情况不好解决吗?好解决,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行,不仅可以降低价格,甚至可以增大在国际矿协谈判中的话语权,可是就是因为那些官员的存在,只会窝里横,才导致真阳的结果。
其实在这方面那些国有企业闹的笑话实在不少,有件事也是非常出名的。以前一个国有矿业集团出去购买国际矿石,因为他看好矿石市场,所以以虚高5%左右的价格,订了以下几月的矿石采购量,但是回国后,却因为这件事被迫辞职,甚至抄点被送进监狱,理由就是:浪费国家财产。可是到了矿石交付的时期,当时国际矿价涨幅早就超过了10%,有功之臣不但没有奖励,反而被开除了,而有人因为用当时矿价谈下来,到交付期都跌了很多的人却优哉游哉的在办公室里喝着茶,就因为那多出5%。
当得知龙炎又4.1%淡水河谷的股份后,一号首长马上就改变了对龙炎的看法,这几年国内企业被‘两拓’欺负的够呛,该换合作目标了。
书还没有签约,所以打赏也没有用,大家多给点推荐票就行,谢谢大家了!虽然我也不知道推荐票有什么用。如果有打赏的,大家可以该发推荐票红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