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线条转回之前……
当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一传来,朝堂上一片压抑的沉默。
李陵的投降,无疑打了武帝一个响亮的耳光——几十年来,他不惜民力,不恤国本,与匈奴开战,为的不就是争那么一口气吗?可是李陵把他几十年来攒下来的这口气给放了。
武帝的眼睛冷冷扫过阶下的百官,众人立刻闻弦歌而知雅意,一时间“卖国贼”、“没骨气”等的词儿正气凛然地在朝堂上晃来荡去,唯有一人长身而立、一言不发,这个人就是司马迁。
司马迁是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司马氏世代为史官,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颛顼时代。武帝时始置太史令一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就做了第一任太史令。司马谈学识渊博,其所作《论六家要旨》,对先秦以来的几家显学都做了系统的总结,并分析其短长得失,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司马谈有志于记录历史,很早就开始搜集材料,可是没能够真正着手写作时就病死在洛阳。司马谈死前,司马迁恰好赶到洛阳,父子俩得见最后一面。司马谈拉着司马迁的手说:“我们家世代为史官,难道我们的事业到了我这里就要结束了么?我死之后,你必然接着做太史令,可千万不要忘了我一直以来想写史书的事,这是扬名后世,光显父母以尽孝的大事!”
司马谈哭了,司马迁也哭了,他哽咽地说:“我虽然笨,但一定继承祖宗事业,不敢忘怀!”这一年,司马迁大约是三十五岁。
其实,司马迁早就为书写历史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司马迁早慧,十岁时便能背诵古书,到二十岁时,他周游全国,亲自到各地搜集历史材料,考察风土人情,所以后来他所写的历史才有那么的翔实而富有感染力。
司马谈死后三年,司马迁守丧完毕,出任太史令。一切都很顺利,他将要在任期内,凭着以往的所学和见闻,凭着广博多样的皇家藏书,写出一部前所未有的史书。没想到,不久便横生大变,改写了他的整个生命。
武帝注意到了静默的司马迁。
武帝问他:“你有什么意见?”
前些天,李陵以少胜多的骄人战果传入长安之时,武帝非常高兴,于是满朝上下一片欢腾,赞誉之声不绝于口。可现在呢?
只有司马迁站了出来,开始为李陵说话,大意如下:
李陵只有二十出头,他不顾个人的生死而赴国家之危难,这已经非常难得。他带着不满五千的步卒,深入匈奴领地,与十数倍于己的敌人交战,前后十余日,杀敌人数早已超过了自己部队的损失,匈奴被他杀得人仰马翻,上下震恐,这是为我天汉打出了威风,理当受奖。但是寡不敌众,李陵不得不节节后退。当箭矢射空,伤亡惨重的士卒仍不放弃,他们不恤身体,与匈奴奋力厮杀,争着赴死,当然是为了报答天子的恩德。李陵所立之功,即使与古代的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李陵是虽败犹胜,他乃将门虎子,这次投降一定不是出于真心,而是等待机会为大汉立功。
武帝听得不住点头,无奈司马迁还没有说完:“况且贰师将军率领三万人出征,随着他回来的兵士却所剩无几,可谓‘虽胜犹败’。”
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就点到了武帝的痛点——贰师将军李广利是武帝一手捧起来的啊,司马迁拿谁比不好,偏偏选上了李广利。“这是在骂李广利吗?这分明是在骂朕,是在诋毁朝廷!”武帝一怒之下,遂将司马迁下狱,判了死刑。
在汉代,被判了死刑不是非死不可,要活下去有两种办法。一个是出钱赎罪,比如李广就曾以此换得一条性命,可是李家世代为将,家资不菲,而司马氏虽也世代为官,却都是“仆、祝之间”的史官,并不富有。此路显然不通。另一条路就是接受屈辱的宫刑。
生存还是毁灭?这要看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死。
司马迁很明白,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全靠我们自己来赋予,靠我们自己的行动,自己的生命轨迹来填充。所以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