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然我在国际上参加了两年的政治工作,得到一些新的知识,受到一些政治上的锻炼,但是,不但不进步,自己反而觉得退步了。
夏国的阶级斗争早已进到了更高的阶段,对于夏国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形势,需要更深刻更复杂的分析,更明了的判断,而我的那点知识绝对不够。
所以以后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说实话我却是有些无力预测,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若是不懂得布尔什维克主义,又或者不懂得夏国国情,是根本不可能找到那条正确的道路的。
这便是我的一些想法,至于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一直以来的理想,只能说过去这些年里我们还一直在不断犯错,
而我虽然当了几年领导人,但也不过是一只赢弱的马拖着几千斤的辎重车,走上了险峻的山坡,一步步地往上爬,要往后退是不可能,要再往前去是实在不能胜任了。
所以现在既然已经如此,哪怕再不好意思,我也必须得承认,单凭我自己确实没有办法作出什么回答。
只是最后我还是想说一些话,像是米夫一类的人物,让他们搞些内斗是可以,可若寄希望于依靠他们带领我们党走想成功,我觉得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此这般,翔宇,我知道你肯定藏着一些秘密,但不管如何,我还是始终相信且支持着你,若你真有什么想法,那便大胆地去做吧。”
就着煤油灯昏黄的光芒,两人相对而坐,互相都能看到对方的细微之处表情,伍翔宇就观察得非常仔细,所以他能够明显感受到,在瞿求柏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疲倦和痛苦。
而且伍翔宇还有另外一个优势,虽然上次与程刚见面的时间并不算太长,而且需要准备的事项相较于不多的时日而言,又未免有点太过繁多,但他还是快速浏览了一遍程刚提供给他的,一些重要人物的履历和资料,其中正好就有瞿求柏。
所以结合眼前的情况,伍翔宇非常清楚,这位从根子上来说其实还是个情感丰富的文人,平步青云般地被推上领袖的位置,却又在疲倦和不断自省中一边成长一边忍受着痛苦。
特别是当瞿求柏被米夫等人视为眼中钉挡路石之后,他更被牵扯到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当中,极大消耗了他本就不多的精力。
只不过相比于百折不挠又天赋异禀的李润石,瞿求柏各方面都稍逊一筹,所以在被不断地打压之后,就再也没能起来。
具体到眼下他们所面临的局势,瞿求柏确实承担了相当大的压力,这点伍翔宇非常清楚,但碍于各种原因,他又没法帮助对方太多,甚至说就连他自己也有点在暴风雨中挣扎的味道。
把时间线调到三个多月前,那时刚刚回国的伍、瞿二人,面对一堆烂摊子,不得不硬着头皮着手解决,首先罢免了李利叁的职务,随后想办法修正先前的错误路线,同时还需要应付党内各方异见者提出的质疑,这期间着实是辛苦。
为了避免引发更大的矛盾,伍翔宇还不得不暂时推迟了将中央转移到根据地的提议,而是致力于尽量说服其他同志,引导他们向着正确的路线上思考。
但很明显,不止申城的同志对此有意见,GC国际对两人的努力也很不满意,所以在他们回国后不久,也就是十月份的时候,米夫便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一意要推翻先前好不容易定下来的决策。
这次米夫给伍、瞿二人安上的名头叫做“调和主义”,大概意思就是没有阶级和路线意识,一昧在斗争中无原则地调和和妥协。
在历史上,面对类似的局面,为了避免引发党内的进一步分裂,伍翔宇选择了忍辱负重,由此王冥得以在米夫的扶持上沐猴而冠。
但这回伍翔宇当然不会轻易退让,只不过为了避免发生在申城的政治斗争,对锐京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引发两边同志,尤其是申城的同志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他只能暂时切断了与锐京的电台联络,专心解决眼前的矛盾。
最后,在伍翔宇精心设计以及百般阻挠之下,米夫的意图最终未能得逞,只不过作为代价,还是有一批同志被王冥给拉了过去,而且瞿求柏也不得不离开了政治局的位置。
所以大概从十月底的时候开始,一方面米夫犹如太上皇一般坐镇此地,而他的手下也在里面不断上蹿下跳,另一方面伍翔宇仍然把握住了中央最核心的权力,同时在外又有足够强大的武力作为支撑,让米夫等人投鼠忌器。
于是,如此近乎僵持的局面,就这么强行持续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到了现在,早早退出斗争的瞿求柏,仍在不断承受着王冥换着花样的落井下石,已经近乎到了难以维持下去的程度。
而两人其实心知肚明,那边正是希望能够用这种方式,从瞿求柏这里打开突破口,从而彻底击垮伍翔宇的防线。
对此瞿求柏始终是毫无怨言,虽然他更像是一个被莫名牵涉进来的无辜者,甚至在被政敌视为伍翔宇一派的时候,他连同伴最重要的底牌是什么都不知道,但这位一直在默默地承受着压力。
那句“大胆地去做吧”,就是他给伍翔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