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在建国后曾广泛应用,早年许多学校的老师印试卷都是先在蜡纸上刻好字,再油印出来,放在后世的打印机面前当然不值一提,所以早早就被淘汰了,但在眼下依旧是妥妥的工业化产品。
就连根据地这边,也是直到去年中旬才彻底实现了蜡纸、油墨等材料的自产,大大方便了行政工作以及教育事业,前面卓先圣领到的养殖手册,也是由农学院的学生自制出来的。
说完第一项后,程刚继续讲道,“第二件事主要由我负责,现在九堡铁厂的技术差不多快接近天花板了。
而且考虑到矿产条件的限制,后面继续在原地扩大规模也没有太大必要,所以我们还需要另行选址作为钢铁产业下阶段的重心,继续支撑工业体系的发展。
现在初步选定的地方是永新(甬鑫)的乌石山铁矿,根据后世资料记载,那边的储量还不错,而且煤炭资源够用。
后面如果需要的话,那里还能与萍乡的煤矿联系起来,作为近两年的过渡应该没有问题。”
程刚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早早准备好的地图,将乌石山的位置指给两人看。
其实不指的话也没关系,李、王二人都在槿甘山待了一年多,对于当地周边的地形地貌不说了如指掌,起码心里还是有数的。
对此李润石也回忆了起来,“嗯,记得当初你跟我们说过,乌石山那里有铁矿,而且开发难度不大。
只可惜在槿甘山的时候,我们的力量还是太薄弱了,这回绕来绕去,又回到了起点,倒是挺有意思的,哈哈。”
王凯也想起了当年在槿甘山的岁月,“这乌石山到莲花县城的路程不过五十来里,以那时候的兵力根本守不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过我们这一回去,场面就大不一样咯。”
一晃两年多过去,却是发生了这么多变化,好在大多事物都在向着好的方面发展,不至于太过伤感。
而三人当中,程刚其实是感慨最多的那个,毕竟槿甘山可是他参加革命的第一站,那里在他脑海中留下的回忆可实在太多了,不说还好,一说又想起了山上那一排排的墓碑。
当然这也只是片刻的功夫,大家很快就恢复了过来,程刚再说道:“其实现在乌石山那边,当地的同志还有红五军的指战员们,已经搞起了一个小作坊。
上回我就去看过,水平相当不错了,这回我们也只是在先前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而已。
毕竟钢铁冶金是整个工业的核心,我们现在不缺技术资料,也不缺设备,就只缺工程师和工人,所以必须把规模搞得越大越好。”
程刚的意思其实说得很明白,九堡这边当然不会放弃,但很可能就是继续维持现有的规模,不再做过多的投资。
同时现在这个模式其实已经算当前时代土洋结合的极限了,后面只要是苏区的领地,但凡有铁矿的地方,其实都会考虑整上一个山寨版甚至缩水版,实现遍地开花的效果。
但技术肯定需要持续进步,而乌石山可以被视为新的试验基地,以此为核心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
这也是打赢了第三次围剿,确保了红军在江西乃至湘赣边界的安全之后,程刚才把早已准备好的方案提出来,否则再多的投资落到敌人手里,也迟早付之一炬。
简单的解释之后,李润石大概了解了一下情况,便摆摆手道:“工业方面的事情你来筹划就可以了,如果有需要我们配合的地方,也可以在会议上跟大家讨论,尤其是老鹏那边,你要多跟他交流。”
“嗯,我明白。”程刚点点头,“那剩下的还有一个主题,也是最麻烦的一个,我们在湘、赣、闵、粤四省的布局,到底应该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