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其实可以不止于此,因为就在张垣南面便是红五军团开辟的根据地,刚刚白手起家的穆虎三再穷,省出点物资接济同盟军也是够的。
但恰逢此时,苏联方面横插一杠,土共北方支部也乱成一团,使得局面变得更加复杂。
应该说这时期的莫斯科在对华政策上,实在是让人捉摸不定,对于土共的态度就不提了,现在两边仍未达成完全的信任,只是勉强做到了互通消息。
而在其他军阀的问题上,苏方先是答应冯遇祥可以从外蒙提供一定军火作为补给,但之后却不知怎的又没了消息。
而就在同盟军成立后不久,《真理报》便发表评论,声称:“冯遇祥虽为自己的行为披上了‘保卫祖国,免受日本侵略’的外衣,可事实上,他成了日本帝国主义最积极的代理人。”
当这份评论后来被传到土共中央时,只得到了李润石的一句评语:“不知所云!”。
但现实总是戏剧化的,从六月底开始,先是遭殃军对多处南方根据地进行大范围围剿,后是东北军进攻陕北,这不仅极大地触动了国内同志的心弦,也让收到消息的苏联变得愈发敏感。
或者说这两年苏联一直都相当敏感,自九一八之后,他们就对日军的行动极其警惕,忧心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场景再度上演。
为避免与日军的冲突,苏联还在今年年初,将本应由夏苏共管的中东铁路,直接出售给了所谓的“满洲国”。
前不久,他们又向土共发来指示:“推翻果党统治将是进行民族解放战争的先决条件。”
接着土共内部也冒出了一些教条主义者,武断地把整个果党看成是毫无区别的铁板一块。
霎时间各种奇葩言论层出不穷,纷纷把果党内各个派别说成是哪门哪派帝国主义的走狗。
就连对那些发表抗日反常言论,甚至率部抗日的将领,也有人认为他们是打着“抗日反常旗号与常争夺地盘”、“欺骗民众的把戏",实际上是充当帝国主义的“奸细"。
进一步的,针对那些坚持抗日的果党军队,“要兵不要官"的言论也时常会在党内出现。
就差没有把矛头由外向内延伸了。
从表面上看,自李润石上台之后,土共的统战政策就有了相当明显的进步,但在基层组织中,仍有大量同志断定:“任何果党军队的长官都不可能接受统战的条件”。
在这些同志的理解中,提出统战的目的仅仅在于揭破常、汪的“欺骗宣传”,至于实际操作中,还是要执行“下层路线”策略。
所以近几个月的时间里,光是为了压制和说服党内那些反对的声音,李润石和伍翔宇等人就耗费了极大的精力。
可以说,能够让陕北战役适时结束,且没有受到不必要的干扰,成功与东北军达成和谈,这背后土共中央可是投入了不少的心血。
但与之形成反例的就是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了,虽然红军与其一直都算是盟友关系,也从未爆发过什么冲突,但中央在北方支部的影响力向来薄弱,反倒是苏联(或者说留苏派)在此颇有声势。
这其实也反映出了土共眼下的问题,那就是自去年路线转变之后,各地之间除去已经落实政策的根据地外,还有大量支部仍未及时改变观念。
比如北方支部的汇报中就是这么描述的:“自从冯遇祥移居张垣以来,此地成为北方军阀政客组织争夺战争与反常运动的一个策划中心,集合了许多失意的政客。
建立了各派别,特别是反常派别的联系,纵横捭阖地进行反革命夺权夺利的阴谋活动”。
“大家都想地盘拿在手里,争取出卖投降”“不得志的冯遇祥便乘机恢复日本在华北的老牌代理人目的,大肆活动。”
应该说这些总结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军阀的反动性本就是根深蒂固的,但过于片面地看待军阀势力,而忽略其可能的进步性,并主动抗拒与其合作,这同样会导致不少麻烦。
虽然穆虎三曾多次派出代表前往同盟军联络当地的同志,但依旧有人主张,要将受到土共思想影响队伍集中起来,进而发展为红军实行土地革命,并在合适的地区建立苏维埃。
最后经过多方整顿,北方支部的思想终于逐渐统一起来,并开始配合红五军团的行动,但这时同盟军已经日暮西山,结果还是成了另起炉灶。
至于吉鸿常的负伤倒纯粹是一次意外了,8月底同盟军解散之后,他没有如历史上一般盲目向昌平进发,而是安排到了赤城县,在此和其他同志一同开辟平北根据地。
可红军刚在此地站稳脚跟,问讯而来的果军就开始进攻,最后迫使红军放弃了赤城县,吉鸿常也是那时腿部中弹,被战士们运到后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