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八千关宁铁骑

第二十四章 废史立牧,为乱国之源!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三国:开局八千关宁铁骑最新章节!

“带他上来。”

刘协也想见识一下,这位陷阵无双的猛将。

很快,在士兵的带领下,被捆成一团的高顺被带了上来。

“你、你是陛下!”

高顺作为吕布军的大将,第一眼就认出了刘协。

“高将军,好久不见啊。”

刘协微微一笑,以前吕布还在长安时,两人其实就见过,但这还是第一次正式见面。

不过,在这种场合,难免有些尴尬。

“高将军,此战你觉得如何啊?”

刘协笑着问道,然后又仔细打量了一眼高顺。

他其实才三十多岁,长相较为刚正,眉宇压下,给人不怒而威的感觉。

“败军之将,还有何话好说。”

高顺望着刘协,叹道:“只是我没想到,陛下竟然会为曹贼出力。”

“不。”

刘协摇头,说道:“要取徐州的人是朕,从来不是曹操。”

闻言,高顺沉默了,几乎在所有人的印象里,天子十分聪颖,而且勤奋好学,但年纪太小,朝政又被权臣把持,显得他特别懦弱无能。

但这一战,他输给了天子。

就连贾诩、徐晃这种能人,都在天子手下效力。

想到这,高顺自嘲一声,或许谁都小看了这位“傀儡皇帝”吧。

“高将军,咱们长话短说,朕对将军很钦佩,朕欲中兴汉室,还请将军助朕一臂之力。”

刘协对高顺确实十分欣赏,除了他的能力之外,还有他的忠心。

历史上,高顺明知吕布“知忠而不用”,亦无怨无悔的赴死,让人不胜唏嘘。

“抱歉,我的这条命,已经交给主公,不能为陛下效力。”

高顺摇头说道。

“高将军,你这又是何必?”

徐晃与高顺血战过,对于高顺,也极为敬佩,说道:“吕布并非你的明主,这一点,想必将军应当知晓。”

“忠臣不侍二主,还请见谅。”

高顺摇头,说道:“陛下可斩我,顺死亦不恨。”

“高将军这是何出此言,你与吕温侯皆是朕的臣子,何来忠臣不侍二主?”

“既然高将军忠于吕布,那朕与吕温侯见了面,再看高将军如何抉择吧。”

“这几天,就暂请高将军在我军小住几日。”

刘协说完,几名士兵,就将他押了下去。

其实对于高顺的回答,刘协一点也不意外,因为高顺就是这样的人。

他把忠诚看得比性命都重要,哪怕吕布是个混蛋,他也毫无贰心。

不过,在这次攻伐徐州的战役里,降服吕布,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了吕布,还愁高顺不为自己效力吗?

如今吕布的后方阵地已经丢失,高顺的援军大败,刘协准备原地休整几日,然后与曹操会合。

不过眼下还缺一个契机,那便是是否彻底斩断吕布的归路——徐州!

“陛下,刘备那边的使者来了。”

次日一早,贾诩便来禀报。

昨天打败高顺的时候,便把战胜的消息传给了刘备,刘备也不含糊,一大早就让人过来送信。

“参见陛下。”

很快,使者便来面圣。

“原来是简宪和。”

看着眼前面带笑容的使者,刘协说道:“目前朕与曹操准备夹攻吕布,而徐州的大后方,得有劳刘皇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关于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王牌特工巴桑魂穿到大安朝,不料穿到一个婴儿身上,幸被屠户所救,当夜就遭到追杀。为什么对一个婴儿穷追不舍?时大安朝危机四伏,外有邻国虎视眈眈,内有皇室内斗、外戚专权,老百姓苦不堪言。幸得巴桑横空出世,拯救黎民于水火,一统天下。
着花无丑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关于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嘘!知道吗?韩非当年没有被李斯害死,而是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为机密的事情。从话都说不清的结巴男,到怼遍神、仙、妖、鬼四界的怼王之王,最终以一人之力开启末法时代。两千多年,韩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艾迪蓝波
征服者在清朝
征服者在清朝
关于征服者在清朝: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讲述了一位名为征服者的人物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主人公征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力征服者,而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深邃洞察力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清朝的政治格局。他的名字象
征服者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