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怀素哪里还有时间和他纠缠,祭出元神神通,青莲剑!
灵台深处,青莲霞光喷涌,幻化成一百零八颗青莲子,一颗又一颗拼接为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剑!
那宝剑凌厉,直透人的灵魂!
勾魂使者脚下一软,手上的绿色吊灯,扔在地上,匍匐在地瑟瑟发抖。
李怀素看都没看他一眼,对于阴魂这一类生物,青莲剑有无上攻伐!
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而望乡台边有个亭子叫孟婆亭,有个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里,给每个经过的路人递上一碗孟婆汤。李怀素停在了奈何桥前,看到了孟婆,他抱着陆雪琪,缓缓迈步上前。
“年轻人,要喝一碗汤吗?”孟婆说道,李怀素静静的看着她,她的身上似乎有一层迷雾,李怀素开启武道真眼,想要看清她的容貌,但细看之下,孟婆却化为了无数面孔,少女、老汉、书生、老妪……
“不喝就算啦。”孟婆说道,紧接着在李怀素的眼前,化作一片虚无。
她也没有阻拦,只是留下一句话:“不在轮回,不见未来,奇哉怪也……”
李怀素瞧着那一碗清凉的水,正是孟婆汤,犹豫片刻,还是将之收下,扭头一看,见到忘川河边的那块石头,三生石。
喝下孟婆汤让人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前世今生来世,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水煮今生。
凡是喝过孟婆汤的人就会忘却今生今世所有的牵绊,了无牵挂地进入轮回道开始了下一世的轮回。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一生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阳间的每个人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一只碗,碗里的孟婆汤,其实就是活着的人一生所流的泪。
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会落泪: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爱。孟婆将他们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煎熬成汤,在他们离开人间,走上奈何桥头的时候,让他们喝下去,忘却活着时的爱恨情愁,干干净净,重新进入六道,或为仙,或为人,或为畜。
不是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汤。因为这一生,总会有爱过的人不想忘却。孟婆会告诉他:你为她一生所流的泪都熬成了这碗汤,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对她的爱。来的人眼中最后的一抹记忆便是他今生挚爱的人,喝下汤,眼里的人影慢慢淡去,眸子如初生婴儿般清彻。
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你可以不喝孟婆汤,那便须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你或许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见她,她看不见你。千年之中,你看见她走过一遍又一遍奈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你盼她不喝孟婆汤,又怕她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千年之后若心念不灭,还能记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间,去寻前生最爱的人。
奈何桥边的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石身上的字鲜红如血,最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早登彼岸”今生已知前生事,三生石上留姓氏,不知来生她是谁,饮汤便忘三生事。世上有一种药叫“龙蜒草”,它能使垂死之人不死,但却不能活人。
李怀素走到三生石边,瞧见七尺石头上,镌刻有密密麻麻的名字,神识笼罩其中,李怀素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望着怀里的冰玉仙子,李怀素并指,吞吐剑气。
“年轻人,你确定要这样做?”一道苍老的声音自李怀素身后响起,正是孟婆。
“你要阻我?”李怀素问,没见任何表情。
“当然不是,只是万物皆有定数,一啄一饮,自有天定,命运如此,情爱如此。”孟婆说道。
“不劳孟婆操心。”李怀素平静道。
“阁下请便。”孟婆微微一躬,再次化作虚无。
这一次,李怀素的剑指再次落下,以六道之力,改变其原本的命运轨迹,朝着未知的方向而去。
做完这些,李怀素继续上路。
奈何桥分三层,上层红,中层玄黄,最下层乃黑色,愈下层愈加凶险无比,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生时行善事的走上层,善恶兼半的人走中层,行恶的人就走下层。
李怀素没有走上层,也没有走中层或者下层,悬浮而起,飘然越过奈何桥。
这一次,他总算在忘川河边,看见了彼岸花。
曼珠沙华,又名彼岸花,意为死亡之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盛开在阴历七月下,大片大片,鲜红如血。
彼岸花开开彼岸,相传彼岸花是开在黄泉路上的花朵,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这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人们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这时,李怀素猛的回想起,佛经有云: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有生有死的境界,谓之此岸;超脱生死的境界,谓之彼岸,是涅磐的彼岸。
佛说彼岸,无生无死,无苦无悲,无欲无求,是个忘记一切悲苦的极乐世界。而有种花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生于弱水彼岸,无茎无叶,绚灿绯红。佛说那是彼岸花,彼岸花开,花开彼岸时,只一团火红;花开无叶,叶生无花;相念相惜却不得相见,独自彼岸路。
终于,那一片红色花海,近在眼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