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斯大力提拔年轻人,一些老员工看不过去,悄悄向张倩依打报告。
张倩依没解释什么,将反对张斯比较激烈的几个人,直接解雇,让他们卷铺盖走人。
这一下的震慑,非同小可,报社的议论声,顿时湮灭。
当然,张斯不会一味地使用这种手段,特殊时期,特殊对待,若要长久,便需要另一种处事方式。对于留下的老员工,给了非常好的待遇,工作简单,薪水却高。如此一来,那些心有怨气的人,也感到十分开心了。
至于报社中的年轻人,在他的鼓励支持下,热情高涨。
这一次,将年轻人放出去,一是借用他们的锐气,同时也在磨练这些人,以后说不定有大用处。
而年轻人的工作成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尽管用的时间比较长,花费的也大,更有轻重问题未曾辨清。
但瑕不掩瑜,看着一条条细致的报道,张斯与张倩依都松了口气。
“销售情况如何?”张斯问道。
稿件铺满桌面,横七竖八,十分繁多。
他则趴在桌边,仔细地阅读,手中拿着几只笔,红黑蓝都有,夹在指缝间,不时在稿件上涂改写画。
耳朵上也夹着笔,常与手中的笔交换位置。
“你是不是该休息了?”
张倩依见他面色疲惫,关心地说了一句。
张斯仍低着头,边改边说:“等会儿吧,就快好了。”
张倩依哼了一声,说道:“你若再这样下去,身体就要垮掉了……听我的,不然,我可将你撵出报社了。”
张斯闻言,呵呵一笑,将手中的笔抛下,哗哗作响。
“好,好,听你的,小姐姐大人。”他伸了个懒腰,说道。
张倩依说道:“嬉皮笑脸的,你以为我在开玩笑么?”
张斯摆摆手,说道:“年轻人嘛,没听说有累死的,并且我还是练武之人,身体可非寻常人可比。”
张倩依说道:“我不管,反正你得听我的,不听就卷铺盖滚蛋。”
“好,好……”张斯哭笑不得,说道:“说销售吧,是高是低?”
张倩依从旁边拿起一张纸,抖了抖,说道:“涨了,多卖两万份。”
张斯点点头,说道:“这就好,能见到效果,大家才会有热情干活。要是销售下降,员工可能就不愿跟着我了。”
张倩依说道:“卖的多了,危险也在增大……唉,算了,不说这些。”
这几日,由于电视节目的播出,批判力量在减弱。
大家的目光在转移,报刊也就相应地改变了报道方向,开始寻找其它内容。
唯《桃源报》始终坚守,独树一帜,不但不曾改变,反而加大了报道力度。这样一来,与其它报刊立即形成反差,而由于下的功夫多,它的内容却是很吸引人。
大家发觉,这份报纸的气质在改变。
原本只是一家小报,低俗而无聊,靠着一些民间传奇,香艳小说吸引读者。而后,伴随着张若虚的强势崛起,利用《射雕》的影响力,石破天惊,打开了新的市场。
从此,它开始走小说化道路,尤其武侠小说,以张若虚为旗帜,优秀的作品纷纷聚集,在大陆可谓首屈一指。
接着开始开创文学方面的道路,先是鼓励新人新作,推出了许多有创意的作品,顾郁馨与王闯便在其中。继而引进名家手笔,雪伦,郦清,“三剑客”……等等,一系列的人物,都在为《桃源报》写稿。
这提升了它的文化品位,读者由单纯的武侠爱好者,走向文艺青年与上层社会。
可以说,它的市场在扩大,一步一个脚印。
如今,敏感的读者,都能感觉到,《桃源报》又开始转变了。
从张斯那篇略显刻薄的文章,到这几篇朝气蓬勃的报道,显得如此锐利,而在锐利背后,则能让人明显地感到那种责任感。
这种感觉一下子抓住了年轻的读者,可以说,进入了他们的内心。
在他们看来,如今的报纸,只有《桃源报》是有良心的,有魄力的,其它的报纸不是在拍一些人的马屁,就是在报道明星的花边新闻,除了无聊,就是低俗。
当然,这种看法太多片面,没多少理性。
但它能说明年轻读者的喜爱,也能体现出年轻人心中的美好,与尚未被社会磨平的棱角。
《桃源报》在此次的行动中,正是靠这种异于其它报刊的做法,赢得了许多的人喜爱,使报纸销量进一步增长。
张斯拿着专家的报告,与张倩依对视了一眼。
前面的铺垫已够,该是得出结论的时候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