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文娱行者最新章节!
《倚天屠龙记》迎来了新的**,张无忌的露面,读者才恍然大悟,知晓了这才是真正的主角。幼年失怙,身中寒毒,武功低微,惊险不断……武侠小说是成人童话,想象力在其中非常重要,而《倚天屠龙记》完全达到了这个要求,是一部相当经典的教科书。
跟随张无忌的脚步,书中那无边无际的想象力逐渐散发,看得人欲罢不能。有少年懵懂的情愫,有个性张扬的人物,有学医练武的经历,有江湖险恶的波折,有谷底神奇的遭遇……**迭起,简直一刻不愿停歇。
而张无忌这个人物,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同情,尽管不见得喜爱。
因为他的性格偏于懦弱,不知如何取舍,大部分的决定都是受别人影响。没有杀伐果断,没有快意恩仇,要说淳朴稳重,比不上郭靖;要说聪明凌厉,比不上杨过……这是一个并不很显眼的人物。
“许多人不喜欢张无忌,但却同情他的一切行为,原因无它,他与生活中的人们太相像了。每一个决定,每一个细微的心理活动,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若是换了身份,读者处在那样的环境,可能会做出与他一样的事情。
我们做不到郭靖那样质朴厚重,以天下大义为重;也做不到杨过那样快意恩仇,至情至性以至癫狂;我们只是普通人,总在徘徊犹豫,常常被动地生活。心底善良,却不敢豪气干云,心存爱恋,也不愿吐露人前。
见着美丽的姑娘,难于拒绝,却又不知如何处理……”
这是读者对主人公性格的分析,颇有见地。主人公与读者产生共鸣,是非常难得的事,一个写书的人,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成功了一半。当然,《倚天屠龙记》的厉害之处不仅于此,它整体的架构远比这更出色。
倪匡就曾说过:“……在《倚天》的著作上,有了新的突破,明教人物众多,一个一个介绍出场,直到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才总其成,其间过程繁复,头绪万千,但是一点点写出来,一个个出场,有条不紊,组织结构之佳,在任何小说中,皆属罕见。
能看到这样,已经是空前绝后了…………形成了群戏中有个体、个体和群戏结合的最佳范例……丰富的想像力,像大海中的巨浪一样,汹涌澎湃而来,一个巨浪接一个巨浪……”
从张无忌被挟与峨眉诸人一起,向光明顶进发,围剿明教。一路之上,各类的人物依次涌现,生熟参半,愚智相随。名门正派的青年俊彦,美貌少女,魔教黑道的高手异类,个性名人……数不胜数。关键是写的井井有条,没有一毫凌乱,那份控制力,令人心生佩服。
待到了光明顶,终极之战终于展开了。
这绝对是武侠史上最经典的章节之一,张无忌被牵连之下,替危在旦夕的明教出头,以一己之力,与六大门派相对。当着全天下人的面,将他们一一打败,可谓风头出尽,一时无两。那么长的铺叙,至此爆发,威力如何,可想而知。
而张无忌因缘际会,几乎一夜之间,由一无所有的无名小辈,成为地位崇高的明教教主。这一身份的转变,也是羡煞了无数的人,看报纸的时候,时不时要擦口水。
至于明教那几句话语,也是广为流传。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能光明教,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可以说,将一个魔教写成这样,在武侠小说史上同样是第一次。
那么多敢作敢当,豪气干云的好汉;那么多实例强悍,个性无比的高手;那么多复杂精妙,各司其责的部门……能当上这样组织的领导,简直令人欣喜欲狂。而明教的诸多人物,光明左使、四大法王,五散人……简直写的太棒了,完全是史诗的格局。
外间的评论,已经连篇累牍,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也是五花八门。
除了对于中途换主角一事,多有吐槽,其它的部分,到没什么人批评。本书一开,似乎写出了一种新的气象,那就是对帮派的细致描绘。许多写手顿时明白,这样的写法,似乎能造就另一种**。
于是,《倚天屠龙记》尚在连载的时候,跟风模仿的书籍已经遍及天下了。
“粗制劣造的东西,塞人耳目,实在令看书者厌烦。本想找同类型的书籍阅读,却写的如此简陋粗鄙,令人不敢直视。
这倒提醒大家一件事,并非什么样的书都可以模仿的。像《倚天》这样的大格局,需要同样的大手笔,方能控制。普通的写手,若非写的幼稚无比,就是写崩,对于这样的题材,完全没有驾驭能力。
所以学东西,要学它的精髓,这样才能随物赋形,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拼命地跟风,赶制烂文章,只能拉低自己的水平。同时,它还会将武侠界的水搅浑,使作者的公信力下降,会危害武侠作者群的利益。
到了此时,还有一个极为不好的风气。就是大家的书,都带着浓浓的‘张斯’味道,一嗅即知。不单情节人物,就连遣词造句,也是满眼仿佛。模仿的好坏,倒在其次,重点在于,长此以往,武侠界再无创新能力。
大家只顾着走这一条路,越走越窄,直至变成独木桥。等读者失去耐心的时候,市场也会随之消失,大家只好纷纷转行,或者饿肚子了。应该趁着市场繁盛,多锻炼一下其它风格,不停地开拓新类型,才能使武侠界存活下去。
现在,急需一部新风格的书,用成功向大家证明创新的意义……”
张斯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他作为明报的总编,又是通俗小说大师,对这一块还是极为关注的。为了避免风格同一,他有意提拔几位创新的作者,将他们捧红。而大势所趋,这些手段也抵挡不住。
“射雕三部曲”确实太出色了,放在这样的时空中,完全寻不到对手。又是接连出现,仿佛一记又一记的重拳,将原先的武侠界打的支离破碎。作者们目瞪口呆,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读者,纷纷跑去支持张斯了。
他们也想把人拉回来,可是面对“射雕三部曲”,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从内中心底难以控制的涌出。对于张斯的革新,他们竟连反抗的余地也没有,只是一个照面,便躺下了。而要想活下去,只有一条路,跟风。
这与张斯的写作速度也有关,与金庸不同,他的更新量极大。尤其连载《神雕》的时候,为了给冯轩轩脱困,简直是一两万字往上砸,火花四溅,金石作响,硬生生地将社会人群的攻势给打了回去。
而且又是一本刚结束,另一本就会抵上,中间完全没有空隙。
首先,大陆的武侠是堪堪起步,处于试验的阶段,大家还拿不出成熟的作品,更不要说形成独立的流派与风格。张斯此时冲进来,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将大家微弱的信心,全都打灭了。再加上恐怖的更新速度,侠坛诸位完全没有时间歇息,好好思考一条新路。
而“射雕三部曲”的利益又是那么惊人,为了生存,大家只好跟着张斯疯狂的步伐,疲于奔命了。时间一长,风格渐趋同一,已经没什么新意。张斯本人倒没什么好担心的,他的小说质量高,根本不在乎这些。
但其他人就糟糕的,市场如果萎缩,这些人就没饭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