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逆流文艺时代最新章节!
第137章 怎么着也该拿个奖吧(求订阅)
袁梁一首《最初的梦想》,将这股青春蓬勃的气息带进晚会现场,瞬间把赵大爷留下的欢快气氛冲淡了很多。
歌曲结束,不少人都变得热血沸腾。
晚会的现场变了一种氛围,《力量》《我家在华夏》这些节目逐一登场,也取得了观众热烈的欢呼。
午夜渐渐来临,尽管是春晚,不少人也都有了些疲惫和困意。
主持人在舞台上慷慨激昂的挽救着晚会现场,金陵演奏团也登上了舞台。
当两侧掩住后台的帘幕逐一拉开,电视机的屏幕上出现了关于这首曲子的介绍。
作曲人一栏那个熟悉的名字,不由让人响起了之前的那一首《最初的梦想》
没等多久,电视机前的观众就看到了主持人口中所谓的《时代的终章》是什么样子。
轻柔的钢琴声率先响起,那轻灵的琴声缓缓敲击着观众沉睡的心灵。
渐渐的小提琴的声音也响了起来,抚慰着心里刚刚升起的沉重。
舞台上的声音就像刚刚拉开的帘幕一样,开始呈现出华丽的乐章。
当钢琴声、小提琴声、架子鼓逐一响起,观众好像被突然唤醒了一般,都一一沉浸在音乐声中。
然而高昂的琴声却没有持续多久,又变得低沉,变得消极。
整个晚会现场仿佛笼罩了一层阴霾,观众的心里没来由变得沉重。
《Last reunion》就是这样的一首曲子,沉重而又让人震撼,就好像为这个时代划上了一个句号。
曲子结束,主持人郑重的举起话筒。
“旧的时代已经过去,就如这首《时代的终章》一样,为过去的时代划上了一个句号。我们应该着眼当下,做好准备,勇敢的迎接明天的到来。”
《难忘今宵》的声音响起,2002年的春晚就此划上了一个句号!
第二天,报纸上出现的很多的新闻都是关于春晚的,占据头条的自然是赵大爷的《卖车》,然而关于袁梁的新闻同样不少。
《最初的梦想》至少是一个很受年轻人欢迎的歌唱节目,再加上报纸上披露的《时代的终章》的原作者身份,袁梁的新闻版面不比赵苯三少!
更重要的,当下的春节档,袁梁还有一部正在的上映的电影。
春晚的舞台,让那个青春飞扬且极具感染力年轻身影进入了千家万户,当从报纸上再了解到袁梁的信息之后,不少人突然就来了兴趣。
只是这个年代的新闻传播速度,远远不及后世。
袁梁也不急,尽管大年三十票房惨淡得不像话,年初一也不见任何起色。
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着充足的时间让子弹先飞一会!
“妈,你们都去了晚上我吃什么?”
大年初二,2月13日,袁明友就约上了陆云枫魏朝阳两家人,说要去爬长城。
“叫你去你不去,难得有次机会来燕京,伱陪我们去一趟都不行,也不知道大过年你还有什么要忙的?”秦安慧没惯着他。
“去吧去吧,等会我自己找地方吃。”
袁梁摆了摆手,将老头老太太送出门,随后关山门就朝四合院旁边的巷子里走去。
雪姨也没回浦江,孩子的事情她也一直瞒着家里。
虽然年三十没能和雪姨吃顿年夜饭,但只要一有时间,袁梁都会到这边来坐一会。
“玲姐,预产期是什么时候?”
“四五月份吧!”
“没想到都过这么久了,有没有想过给孩子取个什么名?”袁梁轻轻抚着雪姨的隆起的肚子。
“你这当爹的都不取,让我取?”
袁梁知道她的意思,“跟我姓以后没准会有麻烦!”
“没良心,不过跟我也好,以后起码有个伴。”
“瞎说什么呢,玲姐以后随叫随到。”
“说得好听,说不准过两天就被哪只狐狸精勾去了,你那电影这个样子你就一点都不担心?”
雪姨没再纠结孩子的事情,她知道就算纠结也没多大用。
“不急!”袁梁摇了摇头。
“你就那么有把握?”
袁梁不由苦笑,“奥斯卡的事情,谁都没把握,反正今晚结果就出来了,也等不了多长时间。媒体上的新闻其实已经足够了,只是这两天大家都忙着过年,还没时间去影院而已。
今天的效果应该会昨天好一些,等年过完新闻也该到爆发的时候了。
况且明天还是情人节呢?”
“情人节你就不去找你那些小狐狸?”
“去,怎么不去,我这部正在陪一只怀了宝宝的小狐狸吗?”
雪姨不由伸手掐了一把他的腰肉,“之前你不是发了一份《长城》的资料给我吗,我整理了下,加了些故事线,你要不要去看看?”
“反正也没事,看看呗!”
玲姐慵懒起身,随后便从书房里拿来了一个文件夹。
不知道她在哪听说电脑有辐射对孩子不好,整理出来的资料都是手写的,好在雪姨的字挺漂亮。
袁梁版《长城》的故事,是从边关的一个游牧部落开始的。
部落的族长有着一双儿女,这对儿女也有这好几个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
然而好景不长,战乱打破了部落的宁静,部落被屠戮殆尽,部落里的牛羊也被边军给抢走了。
逃出去的男孩看着被抓走的妹妹和村里的伙伴,眼里有了恨意。
然而他却要面临闻着血腥味而来的饕餮。
看完雪姨做的笔记以及延展出来的故事线,袁梁不禁沉思着。
“玲姐,饕餮在《山海经》上代表着贪婪,我原本的设定是饕餮的血能够让人起死回生,但是人也会就此染上饕餮的贪婪的本性。
这个主角可正可反,但不能一开始就是表明得很清楚,那样故事就失去了看点。”
雪姨点了点头,她在小男孩的身上加了不少的剧情,现在听袁梁这么一解释,也大致明白了袁梁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