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王羽略微思索后,点头说道:“既然大家都是熟人,我也就不在弄这些繁文缛节了,反正大部分也知道我!”
王羽说出这句话,众人顿时哄堂大笑,瞬间感觉和王羽之间的距离拉近不少!
只见王羽继续说道:“既然奉孝方才问起,慈明公也赞成,那今日我便在诸位学弟面前献丑,以我汉室为例,谈谈自己的拙见吧。”
在没有发生董卓霸京之前,汉室依然还有声望,众人谈论起来自然有所顾忌,但王羽可没有,反正灵帝已经挂了好几个月了,现在当政的看似是小皇帝刘辩,实则是何太后,只要王羽不太过分,谈谈又有何妨。
可是有人不是这么认为的!
“王太守,慎言,我等都是朝廷大臣,食天子俸禄,怎能在这些学子面前妄议朝廷!”袁绍闻听王羽以朝廷为例,当即就站了出来制止道。
“唉,本初兄此言差矣,我们只不是进行学术讨论,为治理天下提供一个良策而且,怎么扯的上妄议朝廷了,可不要给我带这么一个高帽。”王羽摊手说道!
这时,曹操连忙站出拉了袁绍一下,随后对其摇了摇头,到了现在,他哪里还不知道,王羽就是颖川书院出来的,而且在这些学子之中的威望非常高,如果故意在这拆他的台,恐怕会引起这些学子的不满,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经过曹操这番示意,袁绍也反应了过来,道:“是在下过于偏激了,只是我袁家四世三公,对朝廷忠心耿耿,方才见阁下以我大汉朝廷为例,这才言语过激,还望王太守海涵。”
王羽对此一笑,没有在意,说道:“袁将军不必在意,这足以证明阁下对大汉的忠心!”
王羽对袁绍点头一笑,而后继续说道:“其实,强国之法,刚才诸位见解也是颇为精妙,但依子英看来,欲强国的最为关键处,还是在于一个人,那便是:君!”
王羽稍稍停顿,在心中整理一番思路,而后才侃侃说道:“想我大汉盛世,历经二盛二衰,纵观二盛,又数汉武帝彻时期最为强盛,俗称汉武盛世。”
“有此盛世,我们来看汉武盛世的汉武帝其人有何如何?”
“一,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建立了汉武雄风,自武帝登基大宝以来,征异族,战匈奴,为我大汉开疆拓土,乃史上首位打通西域丝绸之路的明君。”
“二,武帝重视贤者,提拔贤者为已用,武帝虽杀人如麻,视人命如草芥,但武帝依然掩盖不了武帝求才若渴之事,曾有直言敢谏的汲黯批评武帝:‘皇上杀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宽恕,如此搞下去,天下人才早晚都会被杀光。’
对于汲黯的谏言,汉武帝丝毫不以为意,只是漠然一笑:‘何世无才,只是人主没有识得人才的慧眼,如果能够辨明人才,何必担心天下无才?’
诸位,其实当年武帝的这番话语,就充分表明了他对于人才的理解,而后,武帝破格提拔家奴出生的大汉名将卫青,又慧眼发现能臣东方塑,而后,又有武帝初读《子虚赋》而大为倾慕的一事;武帝得见《子虚赋》的作者司马相如后,如获至宝,让他享受与自己同等的写作待遇,由此可见,武帝之心胸与对待人才的宽宏;”
“这第三,则是圣德贤明,武帝虽然因为年迈,以至于一时不查而受人蒙骗,可是当他反应过来之后,却是第一个敢公然定下‘轮台罪己诏’,向天下人昭告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罪已诏’),并进行自我批评改正的天子,真正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诸位学子,以及在场的颍川师傅,从在下的方才所言就可以看出来,汉武盛世,其关键点便是武帝的贤明,亦可看出: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国君是否贤明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