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王小花被老太太带在了身边,林娘子当时也没有想到别的,可能也是看在她很聪明的缘故上吧。但现在再看看,和以前完全是判若两人的王小花,简直是惊为天人!谁能想到才时隔三年多的时间,这孩子就会变得这么出色啊!
但林娘子相信肖石榴看出来了,她看出了这个孩子的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果断收入麾下,这眼光也没谁了!这也是让林娘子越发觉得自己跟对东家了。
大家都知道,当绣娘真的是太苦了。
她们一辈子兢兢业业,没有一刻闲下来的时候。到最后,无不是钱赚了,但眼睛也毁了。有那家人善良的,还会善待她们;遇见那没良心的人家,绣娘在外辛苦赚钱,结果钱全被男人们拿去养小妾、逛窑子了。说起来,很多绣娘,到老年时都是晚景凄凉。可以说,每个绣娘都有一部血泪史。
所以,刘氏绣坊非常注重绣娘们的休息,从未要求她们必须长时间,反而经常劝说她们停下手里的活,适当休息一下。这也让,绣娘们分外感激,这也让她们格外珍惜在刘氏绣坊里面的工作。
跟王小花坦诚之后,肖石榴也在悄悄观察着王小花的心里变化。见她在深谈后只是沉默了几天,之后就发现她眉目渐渐疏朗了,神态越发的从容不迫,而其行动坐卧也越来越落落大方了,这让肖石榴很满意,知道这是她从这件事中走出来了。
在王小花渐渐展现出在绣技上的天分后,肖石榴也开始从各方面对她进行大力培养。
肖石榴觉得王小花不仅仅在绣技上有才华,在跟绣娘的日常相处中,很有协调能力,她能将好多个绣娘团结起来共同制作一件绣品。
千万别小看这种协调性,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大件绣品,光凭一个绣娘是难以完成的。这时,要是几个绣娘能够一起动手,共同完成,那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么协调其中的关系,那可是有大学问的。
都是靠手艺吃饭的,大家都有自己的长处,谁都不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差。那么谁先绣谁后绣,谁绣花谁绣草谁绣字,这些都是绣娘们争相攀比的焦点,这时就需要一个很能掌握全局的人出现,说服大家按照她的安排进行。
这方面刘韩氏明显不具备这方面的才华,尽管这些绣娘都是她带出来的,但她惯会独自进行,人一多她就有些无所适从了,因而不能说出让人信服的理由。而王小花就可以,而且按照她的事先安排,不久后大家就会发现,这样进行既省时又省力,于是,绣娘们越发愿意听从王小花的安排了。
于是,肖石榴觉得王小花仅仅当一个绣娘太委屈了,她应该有更好的发展。
肖石榴在培养人才方面从不藏私,因为她觉得刘氏绣坊的发展,光靠自己是不行的,毕竟人力有穷时,必须得放眼周围,而人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人就不愁发展。
因此,肖石榴毫不隐讳地告诉了王小花,她就是看中了她的能力,这才加重了她肩上的担子。希望经过这些锻炼,她的未来能够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