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老刘家绣坊里,绣娘已经达到了五百人,再加上每年收的学徒和杂役,人数早已过千了。原来的工坊早已被扩建了两次了,一排排青瓦白墙,整整齐齐的非常有规模。
为了方便绣娘们的生活,绣坊后面就是一座座小院落,用以安排绣娘和她们的家人居住,而学徒和杂役,则另外建有房舍,那里是几个人合住的院落,只要成婚了并且有绣娘资格的人,就能分一间小院子居住。
当然很多绣娘都是成婚了的,要知道老刘家的绣娘可都是很抢手的,谁家能娶回去就是件很长脸的的事情。那可是会下金蛋的金娃娃,老刘家给的月钱不低,偶尔有一些大的单子,还有额外的奖励,这可比土里刨食强太多了,娶了这么一个媳妇,连带着一家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而且白送的院子,谁不想要,反正他们又没有别的去处,就在老刘家安安心心的干活,顺带着孩子还能送到刘氏学堂里读书,并且还能提拔一下自家相公,有什么不好的呢?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事。
因此,相较于整齐划一的工坊,绣娘们居住的院子更有特色。
都是跟“美”打交道的妇人,谁不愿意将家里布置得美一些呢?
于是,绣娘们各显身手,闲暇之余都精心布置自家的小窝。
所以,现在的胡家村,最吸引人的就是工坊后面的院落,那真跟一个个小花园似的,各种常见的野花、野草、树篱笆、竹竿子,经过绣娘们的一规整,哎哟哟!真跟画里的仙境似的,精巧中又带有野趣,美的无以言表。
所以,现在汪氏和张半夏的身份也很不一般了。
如无意外,汪氏的相公,族长的长子就是胡家村的下一任族长,现在已经开始跟在刘族长身边热身了。
而张半夏也成了娘家的贵宾,每次有个大事小情的,张大哥都会亲自来接这个妹妹回家。
而张半夏的大侄子最后真的娶到了一位绣娘,可把张大哥两口子高兴坏了,这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啊!都是托了这个小姑子的福,那还不得吧张半夏当成活菩萨供啊!
而张半夏也不是原来的受气包了,自从被肖石榴放在二管事的位置上,她可是很用心的,每次加班加点的,都是最后走的那一拨人,就是怕有个万一,有负肖石榴的重托。她的努力很快就有了回报,半年内,她就做平稳了二管事的位置,并且是第一批拿到院子的那波人。
跟绣娘住的院子不同,张半夏居住的院子是属于她们个人的,这就是管事和绣娘们的最大不同。
也就是说,她可以把这间院子留给自己的孩子,那是她的私产,就跟妇人们的陪嫁一样,夫家无权染指,这对一直在娘家、婆家都不受重视的张半夏来说尤为重要。日后,她再也不需要看别人脸色了,她张半夏不需要任何人,自己就有本事养家糊口,惠及子孙。
胡家村经常有很多外地的客商前来洽谈生意,而且很多的都是妇人,毕竟老刘家绣坊做的都是针线上的生意,因此,由女人接待很适合。
现在的老刘家绣坊内务基本上都是族长家长媳汪氏、张半夏、李娘子三个人在打理,外务都是李思和方来喜在联络,现在这几个人都是宝县名人。
老刘家绣坊在他们手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既给族人提供了一个赚钱的地方,又成为了他们跟族人维持关系的纽带,而且还能为刘氏绣坊源源不断地培养新人,对此,肖石榴很满意。
自从老刘家于庆华十五年搬迁至府城至今已经有六个年头了,老刘家的孩子也从三个,变成了八个,最小的龙凤胎都已经八岁了,而在村里出生的双胞胎刘毅和刘恩也是二十一岁的大小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