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老婆子也被突然凶猛起来的王母吓了一大跳,她只是听见有人在说这闲话,随便传一下而已,这话又不是她编出来的,干嘛这么骂她啊?
她可不敢跟王母叫板,人家毕竟是秀才娘子。再者说了,平时王大水也没少给他好东西,可不能把人得罪死了。
而那老婆子也是个能屈能伸的,连忙陪起了笑脸,冲着王母就一边作揖,一边打着自己的嘴说道:“哎哟!秀才娘子啊,这话可不是我说的,你们家宝儿和王小哥,我们这些街坊邻居还不清楚吗,那都是顶顶好的姑娘跟后生,这不是外面都在传吗?我就这么一说,可不是老婆子我胡编排,你可不能愿在我头上啊。”
说完,那老婆子就急忙跑了,可不能得罪这个秀才娘子,他们家可是立了大功的。
其他邻居也纷纷回家了,不一会儿,巷子里就剩下王母一个人了。
看着平时跟她相好的那些街坊邻居们,王母都要气死了。都是些什么人啊,平时没少让他家帮忙,现在倒编排起她家宝儿来了,她的乖乖女儿竟然被人传成这样······
当王母回去跟王秀才说起这些谣言时,王秀才也是愣怔了许久。
王家人觉察不出来王大水的变化,那是因为他们一直在一起朝夕相处的,但落在外人眼里却不是这样。
王大水稳重成熟,敬老尊贤,知书达理,而且,面貌端正,身姿挺拔,他身上本带着一股让人信赖的气质,这会儿住在又老王家,耳濡目染之下又多了一股书卷气,即便长得不是十分俊朗,但那谈吐气质便让人心生好感。
而且这人还会往家搂东西,别小看王大水平常带回来的那些吃的用的,周围哪家后生有这本事?要知道,那可都是钱,家里如果舍不得吃,拿到集市上就能立即变现。
有那没事干的老婆子,早就偷偷的给王大水算了一笔账,就他拿回来的那些东西每个月都有几百钱了。光靠这些,养一个家就没问题了。
更何况王大水还跟那些地主、管事处得特别好,人家的手指缝稍微露一点出来,以后就吃喝不愁了。就凭王大水那心计,那套哄人的手段,早晚都有发达的一天。
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说了,以王大水的本事,就算没有老王家,他也能把日子过得很好,甚至更好。
什么,他是来历不明的外乡人?只要人心好,肯踏实的过日子,本地外乡又有什么打紧呢?看看他对巷子里的老人多好,孙老头家的水基本上都是王大水给挑的,还有李阿嫲家的柴火垛,都是王大水抽空劈的,还有上次王大娘生病了,还是王大水把他背去药房的······这种好后生谁家不喜欢?
人们都在私下里细数着王大水平时做过的好事,不数不知道,一数不得了,越发觉得王大水难得了。就这样,人们对王大水的观感越来越好了。
尤其是他力悍流寇,就下了老王家一家之后,他又多了个重情重义的好名声。那可真是在拼命了,那几个流寇也说了这个二当家不简单,稍有不慎那是会丢命的,可是王大水胆大心细,仅凭一己之力,就要了贼寇的命。这人能是一般的小伙计吗?
对于有侠义心肠的人,人们自然都会心生好感。要是自己女儿嫁给他了,他能不对自家好吗?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跟王秀才询问王大水的身世问题了,这其中的意思不就不言而喻了。
一联想到,这些街坊邻居的打探,王秀才就明白了。这是有人在惦记着王大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