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伯是因为不在乎前程、所以才敢胡来。宣武伯不要名声、王鹏君显然是要的。
“大姐糊涂了,写得出《咏竹》的人,又岂会是那等混账人。”李贞丽是李香君的养母,其为人豪爽又乐于助人、在秦淮河也是一号人物。
李香君闻言张牙舞爪,显然不认同养母的话。
“救命之恩,光《西厢记》可报答不了,若是李姑娘愿意弹唱《琵琶记》,这事就两清了。”得知小女孩子是李香君后,王鹏君一下来了兴趣!
老鸨忙点头应许,李香君刚想出声反对,却被陈圆圆拦住:“妹妹就帮姐姐一次。”
“她不想唱就算了,她这嗓门、料想唱的也难听。”王鹏君话音刚落,李香君气得无名业火都冒了出来。
不唱、让人看轻,唱又心不甘情不愿,李香君气得恨不能咬王鹏君两口。
“以后有事就直说,我能帮的就帮,切不可在如今日一般!”王鹏君直接无视李香君,笑着和陈圆圆说道。
“是我孟浪了,不怪姑娘,下次断不会在如此。”老鸨忙开口说道。
精心打扮的陈圆圆美的让人惊艳,但戏中的陈圆圆却美的让人如痴如醉。
李香君最终还是没有开腔,王鹏君也没有逼迫,就好像是真的嫌弃李香君的弹唱难听。
两世为人的阅历摆在那里,即便是世家子弟、论风采也不及王鹏君,在加上有救命之恩加持,所以两人聊得颇为投机。
李香君不知是故意使坏、还是受了老鸨的安排,王鹏君几次暗示她不要当电灯泡,李香君都视而不见。
南京千户所的百户纷纷服软后,王鹏君从另外四个百户所中获取了一些编制——出身武馆的锦衣卫扩充到了两百人,这些人皆归千户直属,王鹏君称他们是快速反应部队,专门用来处理突发事件和逮捕悍匪。
千户所内部称这些人为内卫,内卫无须巡街,每日都在武馆训练!
罗益诚来南直隶后,各方势力不仅好酒好肉招待、而且也纷纷表态愿意配合征收辽饷,所以罗益诚原本以为在辽饷一事上不会出乱子,因此便对朝廷打了包票,结果一个月过去后、辽饷征收的进度才完成了十分之一。
在辽饷一事上,江南七姓显然陷入了分裂,江南七姓无法统一,江南士绅的态度也就自然无法统一!
罗益诚气得暴跳如雷,当即杀鸡儆猴、罢免了苏州知府,结果没有任何作用,于是罗益诚开始直接下狠手——苏州知府、通判、吴江县令等十几名官员皆被抄家下狱。
南直隶这帮官员,只要肯查、个个都要吃牢饭,所以大家一下便紧张起来。对南直隶的官员而言,宁愿丢官也不愿得罪江南士绅集团,但问题丢官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弄不好就要灭门,所以征收辽饷的效率一下便高了起来。
弹劾罗益诚的奏折如雪花一般飞往京师,但罗益诚有内阁和天子撑腰,所以稳如泰山。
天子要一两,到了下面最少要征收三两,所以辽饷给南直隶的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掌握话语权的士绅趁机添油加醋,南直隶百姓对罗益诚的不满开始直线上升。
为避免出现乱子,罗益诚的标兵增加到一千人。
罗益诚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王鹏君的许多小动作便被人忽视了——除了没有火器,内卫已经被王鹏君武装到了牙齿。
一流的军队靠信仰、二流的军队靠升官发财、三流的军队混日子——就好比现在的卫所军。
王鹏君现在无法给锦衣卫信仰、也无法让他们升官——庙就这么大,想升官也没有位置,所以王鹏君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发财。
在王鹏君的操作下,千户所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拿的多的锦衣卫和拿得少的锦衣卫、饷银相差七八倍,所以锦衣卫上下都干劲十足。
南京锦衣卫有三个千户所,一个在南京城、一个在宁波府、一个在苏州府。
南京千户所是南京锦衣卫的核心千户所,被王鹏君彻底掌控后、张若锦的权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但张若锦被罗益诚和士绅的冲突牵制,压根无力打压王鹏君。
从张若锦的个人立场来看,他自然是支持士绅集团的,但他也知道守备太监已经对南京锦衣卫极度不满,自己如果继续阳奉阴违,搞不好就会被抄家下狱。
锦衣卫如果没有王鹏君这个异类,那么程鲤或者还不敢轻动,但如今张若锦只要稍有异动,程鲤就会迫不及待拿下张若锦,扶持王鹏君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