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我不是阉党最新章节!
明军攻上城墙后,后金并没有慌乱,多尔衮的弟弟多铎亲自领军冲击吴山桂的军阵,试图把吴山桂赶下城墙。在多铎的猛攻下,明军在城墙上的领地开始缩小。
王鹏君见状,亲自披甲领着先登营从城西攻城,先登营并不是正式的编制,外人并不知道先登营的存在。
先登营是千挑万选的虎贲,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职业军人,不打仗时,只训练作战技能,不干别的事,其中一些老卒在南直隶经历过平叛和剿匪战争,入京勤王后又多次与鞑子精锐死战,不仅单兵战力强、战斗经验丰富,而且装备的是大明最好的盔甲和武器。
双方厮杀的异常惨烈,王鹏君的盔甲几乎全部被鲜血染红,先登营的每一步都是踏着敌人的尸骨前进,若没有赵二和郭震戎这两名虎将护着王鹏君,搞不好王鹏君都要受伤。
先登营和敢死队与鞑子厮杀将近一盏茶的时间后,开始在城墙上占据稳固的根据地,祖大寿忙命援军冲了上去,
王鹏君领着先登营朝吴山桂的方向杀去,敢死队则朝南面的城墙杀去,赶来的援兵分成两路跟在先登营和敢死队的身后杀敌。
明军彻底占据西面的城墙后,第一时间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后金大军兵败如山倒,多尔衮第一时间选择突围!
虽然锦衣卫加入战场后才一举奠定胜局,但论功当以吴山桂为首,如果不是吴山桂牵制了大量守军,锦衣卫也无法拿下西城。
多尔衮领军突围时,石柱宣慰使马祥麟单骑冲阵、接连斩杀数名鞑子,颇有几分赵子龙的风采,多尔衮无心恋战,被马祥麟领着骑兵追杀数里,明军士气大振!
收复蓟州后,洪承畴命祖大寿、王鹏君、吴山桂领军进逼遵化,试图拦截永平、迁安等地鞑子的退路,多尔衮在遵化守了两日后在次弃城。
多尔衮从遵化撤兵后,鞑子草木皆兵、劫掠的财宝丢的到处都是,明军诸将奋勇争先、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收复永平、迁安等地。鞑子撤回关外后,王鹏君第一时间命明军精锐出关驰援辽东!
崇祯接到捷报后,高兴的手舞足蹈、几乎落泪。
“陛下,大局已定,当让永安伯返京。”洪承畴报捷的文书,祖大寿、王鹏君、吴山桂等三人的战功并列第一。在温体仁看来,让王鹏君继续留在军中,危害实在太大。
崇祯看向兵部尚书杨嗣昌,温体仁在军事上的能力,崇祯已经开始质疑,若不是温体仁等人瞎搞,局势也不会坏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以崇祯想听听兵部尚书杨嗣昌的意见,在崇祯眼里,兵部尚书杨嗣昌是专业人士。
在崇祯看来,洪承畴、祖大寿等人之前一直无所作为,王鹏君去了后,一个个突然神勇无比,所以自然不能贸然把王鹏君召回来。
“陛下,鞑子撤回关外后,剩下的事洪总督足以应对,应该让永安伯返京。”为了接应郑芝龙,洪承畴已经决定领大军出关、进驻锦州,然后屯兵义州、大凌河堡和右屯,做出攻打广宁之势。
从军事上来考虑的话,王鹏君显然应该随洪承畴前往辽东;从政治上来考虑的话,应该让王鹏君返京——在文官集团看来,王鹏君在军中的影响力越大,给大明的伤害也就越大,如果王鹏君的影响力在军中持续膨胀,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大明版的曹操。
在温体仁和东林党看来,越晚弄死王鹏君,对大明的伤害就越大。
“陛下,鞑子虽然败退,但主力未损。大明以往与鞑子交战时,之所以经常吃亏,皆因诸军不肯通力配合,永安伯在军中能震慑三军,令诸军通力合作,臣以为应该让其暂缓返京。”赵德业开口驳斥道。
崇祯其实也有这方面的顾虑,明军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浑河之战时,川浙两军发生火并;白杆兵与八旗兵血战时,浙兵和辽兵不出兵支援白杆兵;八旗兵打浙兵时,辽兵不管浙兵,结果被八旗兵逐个击破。
“洪总督帐下的大军主要是牵制后金的大军,不会出什么意外,何况洪总督已整军多日,帐下各路大军已经融为一体,断不会因为籍贯发生冲突。”新组建的蓟辽军是兵部尚书杨嗣昌的重点关注对象,对蓟辽军,杨嗣昌还是比较了解的。
崇祯思考了一下后,还是同意了温体仁、杨嗣昌等人的提议,为了确保安全,崇祯还特地下了一道旨意,不许辽东的明军真的去攻打后金。
王鹏君赶至山海关时接到了崇祯的圣旨,王鹏君对此是颇为气恼的——仗打到这个地步,双方都开始收尾,王鹏君即便离开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这十几万勤王军有大明各地的将领,对王鹏君而言是一个结识军中将领的机会,而且郑芝龙那边还没有消息,王鹏君留在辽东,有利于洪承畴整合各地的军队牵制后金。
王鹏君即是伯爵、又是锦衣卫指挥使,不仅战功显赫、而且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有他压着、即便是辽东将门也不敢阳奉阴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