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这不止不牛逼,反而特别傻逼,特别让人作呕。或许你们因为低俗恶心的行为得逞,而感到满足,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形势逆转,你们出于弱势的一方,被这样捉弄会作何感想?还会觉得好玩吗?就因为你们的【玩笑】,会给另一方带来多大心灵创伤,你们知道吗?”
“我知道大部分男生都看过香港那边的黑帮电影,总觉得自己是电影里讲究义气的正义一方,可扪心自问,你们的行为配得上义气二字吗?再稍微琢磨一下,是不是觉得反而更那些大反派有些相似?别他妈最后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呵呵,言尽于此吧。”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别他妈再让我看到有人在班上搞这种恶心人的事,如果让我知道了,我会让他明白花儿为什么这么红。这不是威胁,请相信我,我发起疯来,连我自己都害怕。”
任栎说完后,拿着那个纸包走出了教室。
安静,教室里安静的落针可闻,谁也没想到这个平日里嘻嘻哈哈,跟大家打打闹闹的班长竟然有这么强的气势。
前世任栎看过一部电影,叫《少年的你》。不同于其他狗血的青春校园片,套路式的演绎,似乎青春片没有堕胎撕逼,劈腿出国就不足以讲好故事。
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他脱离了青春片的拙劣套路,直面青春的痛苦和无奈,把校园霸凌话题带入公众视野,给受众的反思。
电影最大的作用就是传递核心价值观,并引发人们的深思,无疑,这部电影做到了。虽然有人说它抄了东野圭吾,但作为文化载体,它的确发挥了足够的作用,不管如何,都值得被肯定。
在现在,2003年,校园霸凌这个名词还没有诞生,大多数人,包括同学、老师和家长都只当这是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并未重视,可任栎知道,如果不加以控制,严肃对待,终究会出现严重的事故。
今天的王亚文和胡红梅正是初代校园暴力的缩影,或许情况比较轻微,但校园暴力就是校园暴力,它并不以受害者是否出现严重损伤为判断依据。这就跟杀人未遂差不多,即便是杀人未遂,那也为杀人犯。
很多在我们看来比较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演变成巨大的恶性事件。这也比较符合任栎家乡那句谚语“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为什么会有防微杜渐这样的词语,不就是因为一些我们不以为然,或者觉得玩笑的行为,有可能引发冲突吗?
以前就说过,树德中学一些同学家里的确有钱,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凡是不顾及别人感受,总觉得世界一定要围绕着自己转,慢慢的这些人的价值观因为原生环境的宠溺而扭曲,不再满足于当下获得的快感,开始把邪恶之手伸向其他人,比如像胡红梅这的弱势群体。
可他妈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凭什么一定要委屈自己,让你来在他们痛苦的基础上找寻满足感呢?
你觉得只是好玩的恶俗玩笑,于别人确是穿肠毒药。
别人反抗了,挣扎了,冲突了,最后酿成大错,于谁都难以收场。
这时候你再来说,你觉得只是玩笑,你妈也说是玩笑。可你觉得是,就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