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说完士绅优免,我们再来说说明朝的朝堂顶层设计。
朱元璋心里还在想刚刚说的士绅优免的事情。
这岂不是说他这么做是错的
可士绅优免应该是个有利于读书人的好事吧
朱元璋咂咂嘴,摇了摇头。他本来是想鼓励天下人好好上进读书,免除普通人家的负担的。
结果可能这个政策有点对读书人太好了,很快被有功名的人钻了空子。
啧,果然读了书,脑子灵活了,花花肠子也就多了。
他想起前几天翰林学士给他讲读时说过的一句话“治国首在治吏。”
人,永远是最难管的东西啊
朱元璋时期,文官占据六部九卿,宗室与武将勋贵只有统兵权,没有参政议政权,也没有调兵权,更没有行政权,这些权力都在文官手里。只有中山王徐达,曾经以武将勋贵的身份短暂的进入过中书省。
内阁其实早在朱元璋时期就有雏形了。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就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原来的中书省只保留了一个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但是全国奏折那么多,朱元璋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仙,所以他设置了文华殿、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来参赞政务,这些大学士为正五品,相当于皇帝的政治顾问团。
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这些辅官大学士,只是辅佐皇帝的秘书机构,负责起草诏书御令,还有一些建议权,并没有议政权、行政权。
而在永乐大帝之时,内阁才真正的有了议政权,但是也没有行政权。不过u认为他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为以后内阁的大权独揽埋下了伏笔。
嗯这算是给朱元璋透露了未来之事,毕竟现在才是洪武三年。
胡惟庸是个不错的官员,虽然有点小野心,但他欣赏他的干劲,觉得问题不大,可以拿捏。
听这个意思,自己未来居然会让他当中书省的丞相然后还把丞相给废了
废丞相他倒是早就有想法,毕竟元朝最后几十年,那权臣真是一个接一个的跳出来胡作非为,他觉得这种大权独揽的制度就是在给子孙埋祸根
不过这个永乐到底是他哪个儿子啊
朱棣听到天幕提起自己,赶紧抬头。
咋地,他用的内阁跟他爹的也没差多少吧
虽然说是议政权,但对他来说也只是建议,听不听的不还在他和他儿子身上嘛
朱棣回头瞅了一眼自己的大胖儿子,疑惑的问“不会解缙他们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吧”
朱高炽赶紧摆手,哪儿能啊,他又不是傻子。
那就是他并没有取消内阁起草诏书的职责。
不过当时的六部、包括地方奏章题本都先交给皇帝,由皇帝处理。如果皇帝太忙了管不过来才会让,内阁附上意见,节省皇帝的精力。
宝贝们注意了,这个顺序很重要奏疏先给皇帝,那皇帝才是老大,内阁只能是个辅佐性质的机构。而以前有中书省的时候,奏疏都是先交给中书省,挑挑拣拣之后再给皇帝,中书省才是老大所以朱元璋才一定要废了丞相这个副皇帝。
但是吧,文官作为制度的解释者,又特别擅长步步蚕食的策略。任何有利于他们的变革,都会被冠以祖宗成法之名保留下去。不利的则都是恶政,一定要拨乱反正。
这个话倒是说到崇祯的的心坎里去了,恨不得当场给天幕倒倒心里的苦水。
文官就是这么得寸进尺的不要脸
要真是按照太祖的祖制,贪污六十两都得拉去剥皮填草,全国的官员,不论文武,没几个逃得过
下次再提祖制,他就这么说看这些人敢不敢
所以明朝的这套内阁制度一直延续到明英宗时期被破坏了。
因为朱祁镇年幼,由三杨辅政,所以全部政务的处理、裁决,重大问题的决策,几乎由各部门议定。府、部、院诸衙门该管事务,皆由各衙门先行提出处理意见,是为“部议”。然后再由六部尚书、都察御史、六科给事中聚议载处,是为“延议”。所有奏疏,包括部议、廷议的结果,均由内阁票拟批答。
票拟后,交给司礼监进行批红,皇帝就发诏令敕谕来颁布,最后这些诏令得由六科给事中审核签署,不同意可以封驳。
因为明英宗当时还小,所以他基本就是个人形图章。但是后来的皇帝如果对于内阁的票拟不满意,就打回去让内阁重新票拟,直到满意才发诏令。另一边的给事中也是,如果觉得皇帝是乱命,也会把旨意封驳回去。
所以操蛋的点来了。
皇帝可以不断要求内阁重写批复意见,但根据\"祖宗成法\"他不能亲自下场写稿子。同样,六科给事中有封驳权,但他们不能改动批复内容。三方里只要有两方不对付,就可以无限打回重写。
“君权”和“臣权”就这样不断的来回拉扯。
朱棣呆滞
啊这后来发展到这么复杂了给事中居然能封驳皇帝的命令,简直岂有此理,以为自己是门下省呢
明初时,对于武官的违法乱纪,皇帝除了训诫和警告以外,并没有形成制度的考核措施和惩罚条例,所以武勋集团堕落的非常快,渎职腐败屡禁不止,欺压士卒导致卫所军户逃亡的事例频频发生。
土木堡之后,武勋集团彻底没落,基本开始自暴自弃了。
成化二年,明宪宗下令在军队中推行军政考选制度。起初镇守总兵官还与巡抚和巡按御史拥有一同进行考选的权力,但到了他儿子弘治开始,巡按御史对于考选的职权不断扩大,甚至开始拥有对总兵官人选地提名权。
武臣的仕途完全被负责考选的文官所掌握,明军的人事权从五军都督府转移到了兵部,五军都督府开始就被架空。连卫所土地和军户户籍管理的权力也给了文官,然后,本来就被
各个武将勋贵侵蚀的有些崩坏的卫所制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加速消亡。
朱元璋心头一跳,虽然他已经知道了卫所制度崩溃,但他还是没想到武官也会腐化的这么快。
他问徐达“老徐,武将的考核和惩罚措施,你怎么看”
徐达是个谨慎的人,从来不会信口开河,尤其是这种涉及国家大事的。
他斟酌了一下,开口道“原本五军都督府掌管这件事,但都督府也只是涉及武将的升迁,以及战时军功的奖励惩罚,其他的确实没有。”
其实他说的这些朱元璋当然知道,所以他又加了一句“臣心里有些想法,待回去后仔细思量一番,再报与陛下,毕竟这种事,还需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才好。”
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不急,朕知道那些实际带兵的中下级军官比较重要,你就代朕去好好问问,回头写个陈条上来。”
想了想,朱元璋又补充道“陈条你自己写,不要让你师爷代笔。你那个师爷废话忒多,之乎者也一大堆,一句有用的没有,朕看着头疼。”
兵部只顾大肆揽权,根本没考虑过自己能不能做好。
u就直说了,没这个能力你知道吧
职权太多了,但人数没有增加,而且大部分兵部的官吏只是看过点兵书,根本没有领兵的本事。所以兵部根本没法完全代替五军都督府的职责,无暇议定戎政方略,致使很多兵事突然发生时而无准备之策,如庚戌之变与倭乱发生时,一开始兵部就毫无准备,连粮饷物资都凑不齐,更别提什么谋划方略了
崇祯转头问向兵部尚书梁廷栋,道“梁爱卿,你认为如何”
“臣”梁廷栋顿住了。
这让他怎么说
要他自己觉得,他觉得天幕说得对,兵部就是管不了那么多事。可这话他打死都不能说出口,否则就是得罪大半朝臣。
毕竟兵部过手的粮饷物资那么多,随随便便漂没个四五成,大家分了,真的很香。
要不还是主动辞官吧反正最后皇帝对他的辽东方略也不满意,已经骂过他两次了。
到万历时期由张居正主导内阁,内阁地位力压六部,六部实际成为内阁的下属。
也是因为万历不能亲政,所以张居正借此改革的机会,将六部以及地方送上来的奏疏,从之前的由皇帝转交内阁,变成了内阁转交皇帝。
且张居正借着内阁有起草诏书,敕命的权利,直接用内阁的名义给六部地方下达命令,从此内阁便有了行政权。所以张居正这个“摄政”,是真的摄政,而不是辅政。
前面说过,张居正推行的万历新政里,有一条非常好用的考成法。
考成法好呀,考成法妙哇,让u看看有那个社畜没有被ki搞得焦头烂额
但是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把国家的监察大权收归到内阁手里了。
朱棣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当
时他听说考成法这个东西很好,就想立马安排下去。可在用谁监察这个问题上,大家却扯皮扯了一个多月也没出好结果。
朱棣的耐心已经快耗尽了。
正好他现在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不能给内阁。
不然内阁得膨胀到什么份上
各科道负责监察,对内阁负责,内阁获得了国家的最高监察权。强大的监察权使六部处处受制于内阁,如有不从,内阁便可督促六科对六部进行弹劾。
这样的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政治格局。
从这时候起,内阁终于获得了最高权力,全面控制了国家议政权、行政权、监察权,甚至是一大部分军权。相比于之前的中书省都更近一步,可以基本把皇帝架空的程度。
看上去皇帝似乎拥有近乎无限的人事权,比如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十九个首辅以及其他数不清的六部、地方官员,但他的人才储备里有且只有文官。
这些文官又通过科举建立的师生、同榜、同乡等纽带,使得皇帝很难真正的跳脱这个框架。
比如皇帝通过内阁下发的诏令叫“令旨”,是正儿八经的圣旨,谁都要执行的。
但是皇帝没有通过内阁,直接下发的叫“中旨”,只有皇帝的玉玺而没有内阁的用印,那就是白板圣旨。
中旨管管武将、勋贵和宦官还可以,但是那些文官甚至可以不认,不执行、不上任。你要是接了这个白板的“中旨”去上任,白版官员,会被其他官员看不起排挤的,干不了事。
别笑,就是这么离谱。
岂有此理
朱元璋气的不行,皇帝可以昏庸,可以残暴,他都能理解。
但绝对不能是个傻子
还是割自己的肉去喂大臣的那种绝世痴呆
以前也不是没有过权臣架空皇帝,但是能从制度上被架空成这样,朱元璋真的很不理解
宋濂和刘基都偷偷的去看李善长,用眼神询问他“需要请罪么”
虽然这些东西不是他们搞出来的,但是鉴于皇帝陛下肉眼可见的想骂人,要不要主动来背个锅让皇帝骂两句
李善长却在想,后辈真的可以,居然能搞出这种东西,真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张居正,岂不是爽翻天了
万历后期为什么会缺官员
就是万历一直和那些官员闹别扭,他只能靠内阁来治理国家,可他控制不了内阁,所以他就摆烂,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
内阁推选的皇帝不想用,皇帝选的内阁不同意,皇帝绕不过内阁直接任命官员,内阁推选的皇帝一概留中不发,导致高层官员严重缺少。
中央基本靠司礼监来传达内外,地方是靠着中低层官员和政体的惯性运行,直接一步到位开启了内阁责任制。
要我说,跟现在的带嘤也不差什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