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新宋当保安

第131章 分析局势

从此,整个国家成为了统治贵族的玩物了,任何罪责都仅仅是银子就可以打发了。

各层官吏更是为了自己的钱财,加紧盘剥百姓,从当时西方的很多游记中就可以发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腐败。

更加重要的是,清朝对于文化毁灭性的打击,任何不利于朝廷的文字都无法留下来,所以整个国家的历史就留下了,对统治阶层歌功颂德的字样了。

也因此,大清帝国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自己内部的竞争力下降,一旦被别人打开国门之后,就迅速堕落下去了。

自从一八四四年开始,到庚子之乱后,大清帝国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揭下来,直到武昌的一声枪响,彻底终结了这个腐朽王朝的落后统治。

所以,萧成每每想起这个事情,就觉得自己不能像大清朝一样。

在萧成看来,大清朝比起其他王朝来说,是一个比较黑暗的大一统王朝了。

这个王朝没有像汉朝一样轻徭薄税,也没有唐朝的万国来朝,更没有宋朝的繁荣昌盛,甚至连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都做不到。

这个王朝最后就如此,一阵风一样,将其腐朽的外壳吹去之后,就剩下空荡荡的一片。

甚至之后的人,也很少会提及这个王朝。

不过,这些事情都让萧成引以为戒,不希望自己的统治如同清朝的统治一样。

将人民当成了牲口,只留给了人民仅能维持生计的口粮,其他都一并夺走了。

当然这一切,从萧成看来,自己的这个大夏国应该不会发生。

因为萧成这个大夏国,属于海洋国家。

若是靠着国内的耕种生产,是无法达到自给自足的,他需要对外拓展,谋求生存空间。

商贸是萧成目前为数不多的选择,所以他组织和鼓励人民,朝着大海拓展,开发远洋贸易。

同时他还组建了一支强大的舰队,来维护贸易航线的安全,同时也是稳定商贸环境。

因为在大海上谋求生活,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大海不比陆地,随时都有任何事情发生,在海上的生活过的人来说,对于他们而言,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到。

也因此,能去远洋贸易的人,都是一个一个草莽好汉,或者是实在走投无路的人。

甚至,有些人还会欺骗别人,加入自己的舰队,将其裹挟上船。

其中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上海的理由。

在英语语境中,上海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欺骗,尤其是那种将人灌醉,骗到船上的人。

因为在那个时代,上海就是远洋贸易的重要中转地方,所以这个词也逐渐变成了这个意思。

当然,萧成这一套做法也是学着昂撒人的做法。

通过舰队不断拓展海外殖民地,依次打造强大的舰队,然后组建贸易路线,获取大量财富,然后再不断扩建舰队。

依次达到了正循环,也由此给了工业革命一个非常大的海外市场,这才造就了工业革命的基础。

所以,萧成决定模仿昂撒人的做法,将自己的国家打造成了海洋帝国,先是占领整个东来半岛,扼守住马六甲,然后依次向上,攻占东南亚。

然后,双路并进,一路组建强大的陆军,从越南缅甸出发,进入云贵之地,控制住西南半壁。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关于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王牌特工巴桑魂穿到大安朝,不料穿到一个婴儿身上,幸被屠户所救,当夜就遭到追杀。为什么对一个婴儿穷追不舍?时大安朝危机四伏,外有邻国虎视眈眈,内有皇室内斗、外戚专权,老百姓苦不堪言。幸得巴桑横空出世,拯救黎民于水火,一统天下。
着花无丑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关于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嘘!知道吗?韩非当年没有被李斯害死,而是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为机密的事情。从话都说不清的结巴男,到怼遍神、仙、妖、鬼四界的怼王之王,最终以一人之力开启末法时代。两千多年,韩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艾迪蓝波
征服者在清朝
征服者在清朝
关于征服者在清朝: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讲述了一位名为征服者的人物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主人公征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力征服者,而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深邃洞察力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清朝的政治格局。他的名字象
征服者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