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问题本身不好答之外,祝无邀还在揣测、钱长老为何会问出这两个问题。
莫不是与此次秘境之行有关?
如今她用得祝无及身份,也许钱长老是在顾虑、在秘境中祝无及会横生事端。
那么……
“最好别动。”
——
为何侠?
藏剑于匣,伺机而动。
何时动?
最好变动。
——
世间虽有法纪,却多有赖于地方推行,修士行走于世间,偶尔见了不平之事,也会凭个人善恶观进行论断。
而祝无邀这个回答,则是对修士个人道德的不信任。
而原因则是《七杀碑》中写得那样,正义有时会被利用,即便本心良善,也架不住耳聋眼盲,因信息的不完备而做出错误判断,从而与加害者为伍。
这些年来,祝无邀走过很多地方。
她已经习惯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已经习惯了「判官」身份,这样下去,说不定会走向专横武断。
据她所知,很多反派都是这么养成的。
祝无邀虽然在努力适应修真界,但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总不能随波逐流,总得有点儿自己的性情在。
恩仇无牵的现状,让她迫切想要抓住些什么,来求一个支点、感受到自我的存在。
钱长老神情微动。
他从未想过,会在眼前之人这里,得到这样的回答。
虽未看过《夺金佛》,但那本《七杀碑》,却被他翻来覆去看过了许多遍。
在他眼里,这本七杀碑,算得上有道是的又一力作。
“你这个回答,是在说看不清全貌时,与其妄动、不如不动?”
钱长老的目光略带些审视。
似乎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格外重视。
在这样的注视下,祝无邀敏锐察觉到,自己的回答、似乎触动了钱长老对要做之事的抉择。
压下心底莫名的异样感。
祝无邀心中略一权衡,说道:
“对七杀碑的解读已经很多了,弟子仅是一人之见。”
说着,她将那书贩赠与自己的纸条取出,呈上前,继续说道:
“我从《夺金佛》这出戏的写手那里,得来了这样一句赠言,所以才会有刚刚那番感悟。
“这句戏词令弟子茅塞顿开,有几分拨云见雾之感!”
巧妙地圆上了祝无及智商问题——
这都是从别处得来的灵感!
钱长老这么一问,正好撞上了,所以才能「颇有见地」。
纸条随着灵力呈于钱长老手中,他将纸条展开,只见宣纸上的字迹略带颤抖,明显是凡人紧张之下写出来的。
「刀剑莫要妄出,只怕遭到利用。」
「善恶不敢轻断,唯恐错伤人命。」
钱长老微不可见皱了下眉。
他本就擅长躲于幕后利用旁人,自然能读懂这两句话、到底讲得什么意思。
钱长老重新将纸条合上,却并未还给祝无及,他点了点头说道:
“你外出游历归来,回平澜山见一见你的师傅吧,他对你颇为上心。”
祝无邀见他没有归还纸条的意思,心里有些郁闷,却也只能低头称是,转身离去。
钱长老看着祝无及的背影,直到人影消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