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潘凤

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子累点,儿子争气就行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战神潘凤最新章节!

,三国之战神潘凤

随着千童县上的守军爆发出震天欢呼,潘凤的系统面板上崇拜值也瞬间刷屏。

甩了甩方天画戟上的血迹,潘凤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黄巾大军上。

此时的黄巾将领们还没从管亥身死的震惊中缓过神来。

以往他们纵横青州的时候,管亥遇到哪个将领不是三五下就解决的,本以为冀州将领也不过如此,却不想被瞬间解决的反而是管亥!

这该如何是好?

“咯吱咯吱!”千童县的城门缓缓打开。

不等黄巾军反应过来,里面早已准备就绪的麴义就率军杀了出来。

早在潘凤出门的时候他就开始准备人马了,因为他知道外面那个黄巾将领必死,之后大军掩杀将会获得巨大的胜利!

果然,管亥的死直接将黄巾军剩下的将领们给整懵逼了,直到麴义率军冲杀出来,他们才如梦初醒般地慌忙撤退。

这一战,潘凤与麴义率军从千童县追杀到重合县,直到把青州黄巾赶出重合地界这才收兵回来。

战后统计,此次黄巾伤亡超过十万人,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张郃那边冲散五万黄巾后斩获的首级。

这一次青州黄巾举三十万大军前来,最后跑回去的不足一半,就连渠帅管亥也死在了潘凤的戟下。

自此青州黄巾元气大伤,回到青州地界后不敢再跟往常一样嚣张行事,这倒让青州各郡对潘凤多有感激。

其实潘凤在掩杀青州大军的时候不是没想过要收服这群青州黄巾,毕竟当年曹老板就是收了一大群青州黄巾才让他的实力瞬间膨胀的。

但转念一想,曹老板当时是实力不足,而如今的冀州根本就不需要这些青州黄巾的加入。

一方面是青州黄巾那死性不改的劫掠性子潘凤估计忍不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冀州的兵员十分充足,用不到这一批黄巾军的加入。

冀州物产丰富人口众多,韩馥如果要强行暴兵,整个冀州招募个五十万兵马还是做得到的,当然这样的征兵方法肯定会让冀州的生产遭受严重打击,如果没有在战争上取得较大的利益,那么整个冀州的生态就会面临崩溃。

潘凤是不会建议韩馥这样做的!

杀退黄巾,肃清境内后,整个渤海郡内还能对潘凤等人造成威胁的也就远在浮阳的袁绍了。

不过潘凤来支援麴义的时候派了高览在那盯着,袁绍就算想要搞小动作也瞒不过潘凤的眼睛。

随后潘凤一行打扫战场,继续运送百姓,而青州黄巾战败的消息已经火速送到了袁绍的手中。

......

浮阳府衙。

袁绍脸色阴沉。

整个冀州及周边地区,他能够借用的力量都借用了,此时就差他明面上直接反对韩馥这一步了。

当然了,明眼人都看出来了韩馥与袁绍之间的恶劣关系,两人之间早已势如水火,比隔壁公孙瓒与刘虞的而关系还要糟糕,如果不出意外,只要袁绍敢留在冀州境内,韩馥绝对会想方设法给袁绍使绊子。

这一点,袁绍非常清楚!

因为以往他跟韩馥的关系还算正常的时候,韩馥就经常依靠克扣粮饷来抑制他的发展,如今再明显一点又有什么可稀奇的?

下方,许攸逢纪一行也都垂头丧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袁绍手头没有多少可以动用的力量了,以至于他们也想不到可以破局的计策。

难啊,太难了!

在场的人包括袁绍在内所有人都没想到三十万青州黄巾会在短短半个月多的时间里直接败成这幅模样,这要是换做袁绍来抵抗,不打个三五个月几乎不会出现这种明显的胜负。

此时此刻,便是许攸这些谋士也不得不感叹韩馥命好,有了潘凤这样战无不胜的大将,冀州无忧!

只是,对于韩馥的敌人来讲,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主公...我们现在怎么办?”许攸也想不出法子了。

如今的冀州几乎都落在了韩馥的掌控之中,原本困扰着韩馥多年的黑山军也已经迁往了河内屯驻,因为韩馥上表朝廷的文书有了回应,张燕得到朝廷允许暂领河内太守。

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暂领的‘暂’跟‘占’是没有区别的,在张燕死之前,下一任河内太守是不可能再出现了。

如此,冀州西面安定了。

再加上北面幽州的刘虞因为公孙瓒的事情与韩馥建立了友谊,所以北面也算是安定了下来,至少在公孙瓒重新振作之前是不会有任何事情了。

如今位于东面的袁绍也用尽了全部的力量,便是辖地内的百姓也都被转移地差不多了,可以说东面袁绍的这根眼中钉肉中刺距离拔起也不远了。

至于南面的兖州刘岱,他与韩馥的关系说不上好,但也不至于兵戎相见。

本来刘岱是有些支持袁绍的,而且他与公孙瓒的关系也不错,但两人在入侵冀州的时候刘岱因为跟着曹操一起在攻打叛变的于扶罗、白绕等人,所以暂时没有跟着进兵。

结果这一慢反而救了刘岱的曲部,当他得知公孙瓒被围、袁绍被逼逃回渤海的时候,心里北上侵扰冀州的想法也淡了一些,如今公孙瓒和袁绍都怂了,他就更没那个想法了。

在借用黄巾军的力量之前,袁绍不是没想过借用刘岱的力量,但刘岱毕竟跟公孙瓒不一样,身为汉室宗亲的刘岱不像公孙瓒那样可以随意打发,又因为刘岱是州牧而袁绍只是太守,两人若是真的联合出兵,到时候谁听谁的?占的土地又怎么分配?

要知道,袁绍图谋的可是整个冀州!

盟友,也只有在实力相当的时候才能和平相处!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袁绍即便是想借助刘岱的了力量也已经迟了。

举目四顾,却无一处容身之所。

这是袁绍目前真实的写照,也是他面临的最大困境。

渤海这个样子他显然是待不下去了,可除了渤海这里,他还能去哪呢?

袁绍叹了口气,心中的挫败感从未如此强烈,此时的他早已没了当日成为讨董盟主的意气风发,也没了年前各方压境以势强取冀州的信心满满,如今的他,真的有些走投无路了。

“尔等,可有计策能破此局?若无良策...休矣。”想让袁绍说出等死这种话可不容易,但现在他已经没有任何骄傲了。

死也不过近在眼前。

袁绍这话一出,下方文武中多有暗自垂泪之人,他们都是见证过袁绍春风得意尽显峥嵘的日子,哪料到这才短短一年,往日的荣光就此散去,迎接他们的或许只有死路一条了。

想到这里,便是许攸逢纪等人也多有悲戚。

人群中,只有荀谌依旧面不改色,只见他主动站了出来对着袁绍深深一礼。

这还是荀彧离开后他第一次主动站出来。

“主公,在下有一个提议,还望主公仔细斟酌。”

袁绍一喜:“友若有何良计不妨道来。”

荀谌知道自己要说的话有可能会得罪袁绍,但犹豫了一下后还是说了出来。

“主公,如今河北之地已无主公可借之力,主公与其在此苦苦支撑,不如南下江淮去...去投后将军袁术,主公与袁术乃是同门兄弟,虽然主公与其有过嫌隙,但同门之谊总归还在,只要主公去投,袁术是一定会接受的。”

“主公到了淮南后,方能脱离韩馥的掌控,徐徐发展自己,如此,才有再次北上之日,否则...”

荀谌后面的话没有再说下去了,因为袁绍比较讨厌不吉利的话,但他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

投靠袁术,徐徐发展,来日再图北上!

荀谌的话音落下,堂中鸦雀无声,便是那些正在暗自抽泣的人也顾不得悲伤,只是直愣愣地看着荀谌。

袁绍与袁术不合是在场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以往任何时候,袁绍不管是能力还是处事方面都要远胜袁术,便是在招收人才这一点上也是袁术拍马不及,可以说袁术从很早以前开始就一直被袁绍压着抬不起头。

如今荀谌居然想要袁绍去投靠袁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关于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现代青年李宏济魂穿成为明末大海商李旦的儿子李国助。他请求父亲为他聘请了三浦按针做老师,学习西方的造船、航海、天文等知识。学成之后,李国助亲自主持建造了一艘双桅纵帆船,命名为仁王号。他组织了环日本海的航行作为仁王号的首航,并邀请了颜思齐、杨天生、陈衷纪等着名的海盗加入探险队伍。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的同一年,仁王号也开始了它的首航。当船航行到海参崴的时候,李国助
眼魔的秋波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关于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凡读过者,皆知宋江终生未婚,自然无子无女。孰不知却有一私生子,原名宋大海,因其属龙,自改名字宋大龙,立志做真龙。宋大龙在其生母被宋江杀害时出生,由其姥姥抚养。十一岁时认祖归宗,,因不爱读书,与爷爷关系日渐对立;十三岁外出寻父,流落河北拜师学武,所到之处皆以我爹是宋江为名招摇撞骗;三年后宋江派人将其掳到梁山,但因受不了束缚逃离梁山,打着宋江旗号混迹江湖,拉起了自己的队
王文达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关于开局封侯,九品到头:穿越到异界的无业游民,凭借华夏五千年经历,通吃一个封建帝国。立功多,惹事儿能力也不小,但没办法,皇帝信任,还好用。能动手绝对不吵吵,没什么是一刀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试试精神不正常的小侍卫的刀。
虫子阿疯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关于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李彻穿越大庆王朝,成为皇帝最不受宠的皇子。太子诬陷他,皇帝冷眼旁观,堂堂皇子被逼的当众撞柱自杀!天崩开局,又被封到关外东北,李彻却丝毫不慌。他人眼中的苦寒贫瘠之地,其实富含各种矿产资源,拥有全国最优质黑土地和养马地。东北寒冷?无法耕种?我一季的收获,够大庆全国吃上三年的!东北偏僻?难以发展?煤炭、炼铁厂、水泥路、火药厂......我奉国的科技领先你们几百年!东北
橡皮泥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关于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穿越后,遇到被调戏过的林冲娘子,人家正迟疑要不要自尽,但不认识她的高衙内扭头就走:这妞怎么不整容就出来吓人。林冲野猪林即将遇害,高衙内跑出来尴尬解释不好意思,害错人了。年轻美貌的李清照,坐于汴河边,思索最后一句画龙点睛词为难时,小高衙内哼着小调路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惊为天人……平日里狗仗人势的泼皮无赖官宦子弟们,被整的怀疑人生,无奈惧于大奸贼高太尉权威敢怒
青冥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