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人从1620开始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乱象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900人从1620开始最新章节!

第217章 各方乱象

孙承宗和徐光启的行为看似让大明王朝有了选择,但实际上在如今的大明,这无疑又是一种挑拨内部争斗的理由。

或许孙承宗和徐光启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都希望能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迫使整个朝廷走上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但很多时候,正确也只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概念罢了。

东林群贤和徽商一派就在这件事上感受到了明显的威胁,哪怕孙承宗和徐光启理论上都是他们的人也不行,这是在打破整个文官集团压制武官集团的格局。

雇佣兵听起来是个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手段,但只要文官们愿意,无数个弹劾孙承宗和徐光启的奏疏就能堆满司礼监,甚至理由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这两人的提议就是国贼行为,是在效仿唐末藩镇格局,欲要分裂大明。

天启皇帝尽管年幼,但对于一个‘拖字诀’却是玩的非常溜,已经颇有他爷爷万历老皇帝的风范了。

换做是万历皇帝面对这种局面,人家可以复制壬辰倭乱局面,表面上拖着这些文官,让他们自己去打嘴仗,私下里抽调皇帝内帑资金来支持军方对外开战,迫使整个朝廷被绑在一起。

天启皇帝朱由校才刚刚继位,因为自家老爹继位一个月就挂了,所以他的继位算是个意外,有那么点措手不及的感觉,所以无论是威望还是实力,可还做不到万历皇帝那般任性的地步。

于是乎天启皇帝提前启用了魏忠贤,借着自己不懂朝政,干脆就躲在皇宫里研究起了唐人公开对外发售的‘魔方’,看意思是准备先玩明白,然后自己仿制一个。

魏忠贤没有立刻拿到九千岁时代能够拿走的所有权柄,但由于天启皇帝纵容,他还是先拿到了东厂提督和御马监监承两个头衔。

与历史不同的地方又在这里出现,天启皇帝给魏忠贤东厂是为了让他梳理情报机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应对那些文官勋贵,顺带着帮他老师孙承宗募集银钱来应对辽东局势。

小皇帝还不懂辽东将门的小心思,但他知道那群人并不是很听话,更知道整个大明真正听他话的人很少,所以小皇帝也借着孙承宗砸锅这个机会准备让孙老师和徐光启一起掌控一部分军权来确保他的皇位。

御马监是皇帝亲卫,皇帝登基后历来都会第一个梳理掌控这个位置来确保皇帝个人安全,天启皇帝对于大臣们奏报的唐人情况其实没有什么概念,充其量就是对所谓的钢铁大船有点兴趣,实际上对于一个不足一千人的团体,甚至不如皇宫中的太监数量多,小皇帝根本不觉得能有多大实力。

所以御马监这里天启皇帝是打算让魏忠贤搞一支能打的小规模部队,是从唐人那里采买武器也好,魏忠贤拉拢勋贵训练也罢,总归就是为了以后没人敢大声跟他说话。

这种看似任性随意的小动作,实际上却在京城官员士绅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皇帝不声不响的在谋划掌控军队,这信号分明就是对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同时不满,反应再迟钝的官员也能感受到小皇帝的态度。

这就是史书中被严重嘲讽,甚至诋毁成‘木匠皇帝’的天启朱由校,手段不算高明,但远比他那个不成器的弟弟更加精明。

皇帝用一种无伤大雅的小手段展示自己的不满,偏偏东厂和御马监都是皇帝的私产,官员们又没办法干涉,信号意味足够,又不算和文官集团撕破脸皮,大家自然就只能在规则内继续寻找妥协和平衡点。

魏忠贤对于皇帝的小情绪十分清楚,无非就是银钱、武力才是小皇帝需要的,他很明白那些文官的奏疏在小皇帝那里就是一堆废纸,于是乎从不把文官放在眼里的魏公公索性一上任便下令东厂幡子抄了朱万良的家。

东厂和锦衣卫的情报其实是一条线,包括西厂在内,实际上都是一群幡子从锦衣卫抽调人手做事,实际上锦衣卫才是最终执行机构。

因此魏忠贤是知道辽东情况的,而且在那封八百里加急之后,很快后续的沈阳战况也都汇总到了京城。

魏忠贤去向皇帝请令的时候故意选在了皇帝做手工的时间点上,小皇帝看似专心玩手工,根本没在意魏忠贤的奏报就随口答应了他的请求,实际上这就是主仆之间的默契,魏忠贤很清楚自己伺候的小主子心里精明着,摆明就是拿他当垫手。

抄朱万良的家只是一个态度,紧接着魏忠贤便公开将朱万良家中抄没的钱财直接送给了孙承宗,并且公开替朱由校传话:朕年幼,不通国事,还在潜心学习孙师教诲,辽东局势危在旦夕,朕自知学习时日尚短,因此请孙师主持辽东大局。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然后堂而皇之的让司礼监那边批复一个孙承宗接手辽东。升孙承宗为兵部侍郎、兼辽东经略。

这玩法其实有点古怪,因为本时空的辽东经略袁应泰还在辽阳抵御建奴,按照原时空进程,沈阳城丢失之后辽阳也跟着一块被拿下,袁应泰在辽阳城破时剧火自焚。

但由于乔羽的出现打破了沈阳格局,后金在沈阳城的损失远超原时空,这就使得两红旗在代善率领下比原时空晚了几天进发辽阳。

晚的几天让辽阳方面的袁应泰有所准备,加上乔羽并没有告知后金方面大唐究竟出售给大明多少火器,代善忌惮明军手里可能有火箭弹而对辽阳城来了个围而不攻。

也就是说,人家正牌辽东经略袁应泰还没有战死,京城这里天启皇帝就打算把他的老师送去接位置,而且还没有明确给出袁应泰该如何处置的意见。

这个行为直接让孙承宗和其他文官们懵了,孙承宗砸锅大家能够理解,人家一心为国,最终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迫使辽东将门和其他大明武夫集团妥协,所以理论上来说,文官们并不是很反感孙承宗。

但皇帝这个小动作就有点耐人寻味了,辽东局势败坏如此,袁应泰这个辽东经略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但按照正常逻辑,最起码也要袁应泰自己逃出辽东或者干脆自杀之后才能给出评判,总不能前线还在打仗,这个时候就拆台吧!

小皇帝肯定是人畜无害的,他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又哪有什么坏心思,肯定是受了小人蒙骗,这锅就只能由魏忠贤来背。

魏忠贤不了解文官吗?这肯定是个不好笑的笑话,至少魏忠贤可以说是明末这段历史中少有的能够看清文官德行的人之一。

所以人家老魏根本不在意文官是什么反应,更不在意这种事情皇帝会不会给他承担,借着给孙承宗送钱的理由,他又顺带手去联系那些京城勋贵们打秋风,暗示京城各家勋贵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组建属于自家的‘雇佣兵’,以此来城镇家风。

大明皇帝说这种话,勋贵是不会相信的。别看晋商、徽商甚至南方士绅们都开始私底下豢养武装力量,这种事皇帝和朝廷都给予了默许,但勋贵们心里门儿清,那无非就是安抚唐人的一种手段,老朱家在控制军队方面比其他朝代还要严格。

不说那些被当成猪来养的藩王,就是他们这些勋贵其实也是一样在当猪养,加上文官打压武将,这些勋贵才不得不逐渐靠近文官以求生存。

各家勋贵手里倒是有些家丁,但数量其实很少,少到了和一般大家族的标准差不多,最多也就比其他家族多几套合法的铠甲和兵器而已。

魏忠贤暗示勋贵们可以效仿南方商帮士绅们那样组建雇佣兵队伍,勋贵们自然是当成了这是皇帝在等待他们的表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惜芳时
惜芳时
关于惜芳时:作为冷宫里的公主,楚心从小就知道想要得到什么,便要靠自己去算计,只是人这一生总有累的时候,尤其是在绝望过后寻到一处暖阳而又被毁灭之时。…楚心:你可以算计任何人,但千万不要也算计我。萧止:任何人都是我手里的棋子,但你是我的整颗心。…一场有意的错嫁让这些承诺落了空,楚心明白自己终究也成了一颗牺牲的棋子,那一刻所有的承诺誓言通通便不做数,她绝不原谅。数年后萧止盯着那宫殿处燃起的熊熊大火,双目
芋圆奶茶
我不叫谢石头
我不叫谢石头
关于我不叫谢石头:程序猿谢石意外穿越到魏晋时期,竟然偶遇了竹林七贤?!只对历史有一点的了解的他,该怎么应对自如?开始他荒诞的穿越之旅!
欧阳安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关于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贾珏穿越到红楼世界成为贾家庶子同辈。他借助系统,凭借现代知识与过人智慧,在异族扣关时活捉单于,回朝掌握兵权。贾府之中,他收服诸多原着女子。贾珏一路改革创新,以理性、机智、心狠手辣的手段向着目标进发,开疆拓土。他在这个红楼时期的世界里,凭借各种金手指,开启一段强爽之旅。
书山有路秦为静
三国之风起扬州
三国之风起扬州
关于三国之风起扬州: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三国鼎立的壮阔历史画卷中,主角横空出世,以非凡的智慧与勇气,书写了一段超越时代的争霸传奇。张固,本是现代世界的一名普通青年,因缘际会之下,穿越到了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面对即将崩溃的汉室、割据一方的诸侯、以及蠢蠢欲动的外族,张固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凭借着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超前的知识,逐步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兜兜闹不闹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关于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中科大高材生杨林考公上岸却意外穿越到古代,还是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朝代,成为了一名落魄的书生,家里只剩下一个童养媳,饭都吃不饱,还有人上门讨债,怎么办?穷乡僻壤出流寇,北有蛮夷祸乱,东有海盗横行,想安生做个生意挣俩钱,当个富贵咸鱼咋这么难。既然你们不想我逍遥自在,那大家都别玩了,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我这条咸鱼要兴风作浪了。
烟云客横渡积水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