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讲武德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齐襄最新章节!

第121章 不讲武德

清邑城此时就像一方硕大的棋盘,公子彭生的几道军令下来,齐选锋之士将棋盘的四边两角牢牢占住。

齐人守卫四门的四队人马死死控制住登城的阶梯,城内城外的交通被完全断绝。

郑人混入城中,毫无队列可言,连基本的建制都不能保证,不少部队一半被围在城内,一半被堵在城外。

结阵而战的齐人二连,以大盾开道,缓缓向前推进。

几名郑人挺着长矛前来迎战,两下刺来,一支被大盾向上顶开,一支被长戟的小枝卡住,找准破绽,齐卒刺出手中的酋矛,一击毙命。伍长上弦搭箭,就着甲胄的反光,一箭便将另一郑卒射翻在地。

郑军的乘司马在不远处敲响金柝,意图重新集结队列。齐人却派出一个小戎的士卒,以伍为单位,混在快步撤退的郑人中间,循着青铜的奏鸣声而去。

见了敲击金柝的郑军司马,齐人顾盼左右,约定共数到三,随即高喊着杀了过去。

周围的郑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司马的人头已经被齐军斩下,发令的金柝和小鼓也被齐人缴获了过去。

郑军重整队列的尝试还没有开始,就以失败告终。

齐军战阵一路推进,如入无人之境。三三两两各自为战的郑军无论有多少,也敌不上这小二百人一阵,军容严整的齐军精锐。

到黎明时分,齐军的小鼓和金柝在城北偏东的一处房屋转角相遇,宣告侵入城中的郑军惨遭全歼。

城外,不计其数的郑人向坚守四门的齐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却始终未能奏效。齐军的阵容就好像是青铜浇筑在城门之内的,任凭郑军如何进攻,就是岿然不动。

清晨第一缕曙光投下,登城观望的齐军这才看见,清邑城下已经集结了千余名郑军的徒卒,和二十五乘全副武装的驷马驰车。

昨夜派去侦察的弟兄遭遇的便是这些战车的追杀,以至于连一个回来报信的人都没有。

这些郑人根本不讲武德,超过了五十步的范围,照追不误,直到将所有齐军斥候赶上击杀,才心安理得地前来攻城。

这是由郑公子亹率领的郑军前锋,昼夜兼程,强行军两天两夜,这才抵达了清邑城下。

昨夜至今晨,五六百名郑卒命丧城中,损失惨重的郑军不得不暂缓进攻的计划,重整建制,将受损严重的部队拆分,充填到还算完整的队伍中去。

这样的做法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战力的下滑,但没有建制的部队更是没法使用。郑公子亹不得已,也只能捏着鼻子这么干了。

公子彭生立在城上,观望郑军的阵容,掐指算着侄儿率领主力到达的时间。

快则半日,慢的话,可能还要一日或一日半。

当面的郑军,看起来也与自己的汤乡之旅一样,是急行军赶来的。郑人的情况更惨,好歹齐人还在城内休息了半夜,而这些郑人,在城下列成歪歪扭扭的阵型,士卒看着就好像要睡着了似的。

公子彭生提笔挥毫,写下战书一封,派遣使者给郑人送去。

又命昨夜守卫武库和粮仓的士卒转移到城北的街道两侧待命,倚着房屋的墙根稍事休息,而昨夜留作预备队的癸连之卒在城北门的两侧列好阵势,以举红旗为号,随时准备发起进攻。

彭生在城上,望见使者掮着小旗,走进郑军军阵之中,递送了战书,正在返回。郑人听说约定正午交战,稍稍松了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
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
关于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别人穿越基本都是单程票,达辉朗却是个例外。他刚从大宋穿越回来没想到又去了明未,将那里搅的是天翻地覆。本来以为在明未当神仙也不错,皇太极和崇祯都把他当爷爷,谁知时空门又把他送到了抗联,因为他爷爷给杨靖宇当警卫员,他要去救爷爷的命……
哥哥曾经年轻过
天命败家子
天命败家子
关于天命败家子:顾修穿越成大乾十四皇子,被四皇子坑,买下了假金山。假金山?在顾修眼中,那就是真金山!硝石制冰,无烟煤!你们夺你们的嫡!我赚我的钱!当所有人都以为,顾修在败家的时候,顾修也已经成为了大乾第一首富!抱得美人归!
虾条
三国黄巾逆袭
三国黄巾逆袭
关于三国黄巾逆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人才辈出,故事很长,很精彩。诸君请随张远一起,看,黄巾如何逆袭。操纵帝王谁为雄,备恨刘汉难再续。权谋难战人心众。杀场将军显威名。
黑山鹰
大汉与罗马
大汉与罗马
关于大汉与罗马:袁华,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穿越到汉代的时空,在懵懂中被命运推动一步步开始艰苦的奋斗。悲,痛,壮烈,悲伤,他带着一群来自各个族群的老幼流浪在亚欧大陆之间,一切只为了回家,回去那个古老文明的国度,可这一路充满了血泪,也充满了人与人之间温暖。
云霞漫山河
乱三囯归墟
乱三囯归墟
关于乱三囯归墟:激情四射的三国时代,代入体验,去了解不为人知的故事,感受历史发展的本质。历史是小人物创造的,很多年后,一个伟大的人物给出了答案…
没用的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