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毒妃只想宠反派

第252章 伺候玥儿入浴

“秀色可餐,本王妃很、满、意!”

大反派眯起了眼。

这小姑娘坐在岸边高高在上,基本穿戴整齐,喝着小酒一脸惬意地望过来。

这是单方面在占他便宜?

唔,对,是收利息了。

那双浅瞳中光华流转,某人忽地低笑了一声。

黎清玥放下酒瓶,拿起一块小巧玲珑的点心塞进嘴里,美滋滋地舔掉了指尖的残渣,继续欣赏美男出浴图。

突然感觉脚心被什么东西轻轻蹭了一下。

她被痒得一个激灵,“呀”地尖叫了一声就要抬脚。

却没能抬起来,脚腕已被牢牢捏住了。

黎清玥不敢置信地看着大反派,眼睛瞪得溜圆。

这人竟然挠她脚心!

她伸手就掬了一捧水扬过去,大反派手疾眼快,稳稳地把酒瓶举了起来。

一副宁愿被扬一脸水,也不肯浪费好酒的模样。

颗颗水珠挂在他纤长浓密的睫毛上,晶莹剔透,映着那眼底水晶色的光华,越发养眼了。

黎清玥有些愣神,就没反应过来,某人已经不慌不忙地把酒一饮而尽,然后。

欺身上前。

一把揽住她的双腿,把人扛了起来。

黎清玥后知后觉地惊叫起来:

“呀!你干嘛!”

扑通!

她整个人已经被搁在了水里,一时间站立不稳,扑进了一个结实的怀抱里。

某人毫不意外地勾了勾唇。

嗯,他就是故意的。

大反派似笑非笑,低头看着怀中的小姑娘,等着瞧她抬起头后脸红心跳的俏模样。

黎清玥却趴在他怀里不动了。

半天没等到动静的某人挑了挑眉。

然后他伸手,戳了戳小姑娘的肩头。

“玥儿?”

黎清玥还是没动,整个人缩在他怀里成了小小的一团。

萧煌忽然就有些不踏实。

“……生气了?”

黎清玥蹭着他的胸口摇了摇头,闷闷的声音传了出来:

“……没!”

分明是气鼓鼓的。

又羞又气!

萧煌沉默了片刻,忽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嘶……”

黎清玥瞬间抬头,紧张地看着他:

“怎么?扯到伤口了?我看看出没出血……”

话没说完,就卡在半路了。

只见大反派正眉眼弯弯地看着她,薄唇轻启,悠悠地吐出一个字:

“疼~”

尾音都快撩到月亮上去了。

这哪有半点出了问题的样子?

又被这人忽悠了。

黎清玥的腮帮子都快鼓成河豚了。

萧煌忽地低笑一声,指尖触了触她的脸蛋。

“让玥儿自己在岸上吹凉风,为夫自然心疼。”

黎清玥心头一跳。

就见大反派的脸缓缓朝她低下来。

蛊惑的嗓音在她耳边响起。

“温泉浴,穿得太厚可不会舒服呢……”

“为夫伺候玥儿入浴,当作利息,如何?”

她忽觉哪里不对,一低头。

诶诶!

衣带已经被这人扯开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关于家父吕奉先: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董卓还没造反,吕布还没认干爹……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关于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武德七年,穿越成为太子李承乾。想到历史上李承乾的一生,他想着如何逆风翻盘。先阻止李治的出生,保证长孙皇后的长寿,解决第一女皇武则天问题。下雨天揍弟弟,闲着也是闲着。三天找李泰茬,五天揍胖弟弟一顿。大力发展唐朝经济,开创科技先河,创立唐人标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看穿越后的太子李承乾如
90后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关于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永乐第十六年,朱高烁穿越而来,成为了朱棣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第四个儿子。此时五龙同朝,他本想低调一生,逍遥的当自己的王爷。可万没想到,他的脑海里出现了历史人物。始皇帝嬴政,霸王项羽,丞相诸葛亮,兵仙韩信.....而就在他以为自己日后可以学朱棣靖难的时候。朱棣却获得了模拟器,可以模拟所有人的人生。他模拟朱高炽,发现早逝!他模拟朱瞻基,发现汉王造反被烹!他模拟大明留学
天蓝色的衬衫
世子无双
世子无双
关于世子无双:穿越架空历史,成为在青楼猝死的废材纨绔。王公家独苗,爷爷更是位高权重,手握兵马的军神。本想勾栏听曲,花船找女,纸醉金迷,夜夜笙歌……但……番邦蛮夷想他死。世家门阀想他死。就连皇帝也做局想弄死他。卫渊很慌,但却不完全慌。以纨绔人设,一路横冲直撞,从京师到江南,从庙宇到朝堂,从边关到草原,留下赫赫威名。当所有人反应过来时,发现他追随者名将如云,手握百万雄师,拥兵自重。
宁峥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关于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三国志为蓝本杂记英雄记为辅杀伐果决爽文偏群像介意勿入)青州黄巾渠帅之子张玉衡。在张饶死后,觉醒两世记忆。知道黄巾缺粮,便请汉末第一粮食官出山。面对没有士族辅佐这个问题。张玉衡:吾本北海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东汉末年分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