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

第15章 兄弟终相见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最新章节!

第15章兄弟终相见

微风拂面,林木葱郁。

自山野之中离去,伍云鹤一行正式向南阳,哪里将是他真正的开始。

至于雄阔海,已然回到山寨之中,准备收拾行装去南阳投奔伍云鹤,赌约输了就是输了,雄阔海自然没有反悔的道理。

说起伍云鹤,雄阔海倒有种莫名的认同感,这厮似乎挺懂自己的,做山大王虽然自在,但出山也有出山的好处。

走出太行山路,便是南阳管道。

从此向前并无阻碍,伍云鹤甚至能远望南阳关,那里就是他们跋涉的目的地,奔波了近一个月时间,终于要到了。

“马上就要到南阳了,也不只是大哥情况如何,以他的性子,若是听闻大兴消息,恐怕会气得不轻吧,希望他没事。”

伍云鹤脑海中浮现前身记忆,虽然他原本是个废材,但他大哥伍云召却十分宠他,时常帮他出头撑腰,感情非常之好。

奈何随着年纪渐长,伍云召随军而去,后面立下功劳封侯,被安排到南阳关镇守,他们兄弟就没有再次见面了。

毕竞皇命不可违。

是以伍云鹤对伍云召颇为了解,他知道自己大哥虽然气质儒雅,但心性却十分刚烈,恐怕已经做好死磕朝廷的准备。

伍平同样松了口气,路上他难免觉得担心,生怕有官兵围剿过来,如今到了南阳关附近,就无需担心此事,真的安全了。

至于周肃,心情也颇为复杂,一路上他见识到了伍云鹤的手段与底气,如今马上到了南阳,他的选择似乎没有问题。

猛然扯动缰绳,伍云鹤喊道:“驾——我们快些走吧!”

众人纷纷策马跟上。

偌大的南阳关,肃杀高耸的城墙。

有士卒在城楼之上巡查,他们的神色凝重,眼中同样充满了愤然。

他们已经知道了消息。

整个南阳关守军,一部分是伍云召培养的亲信,另一部分则是伍建章的旧部,他们感念伍建章恩德,自然是义愤填膺。

并且伍云鹤爱兵如子,整个南阳关守军上下一心,在听闻伍家惨案后,每个人都愤怒异常,这件事无疑是挑战底线。

无论是主将还是士卒,他们镇守各地防御敌寇,家中却被昏君杀戮殆尽,那谁还愿意卖命厮杀,他们何必守护一个昏君?

再就是南阳关中百姓,同样对此愤恨不已,他们也受伍云召恩惠,就伍云召在任期间,整个南阳地区一派繁荣气象。

百姓安居乐业,勤劳耕种,官吏也都严守法规,忠于公务,别说从百姓口袋里掏钱,伍云召甚至还会时不时的垫钱。

总之,伍云召在南阳极得民心。

很快,伍云鹤等人出现在关门之前,巡查士卒颇为警惕,一边打量着他们,一边让人将上司找来,并且开口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此所为何事?”

伍云鹤站在最前方,大声喊道:“在下乃是忠孝王次子,南阳侯伍云召的胞弟,尔等速速禀明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关于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二十一世纪特种兵队长徐骏,执行任务归来,正值修假,他搭上一辆公交车准备回家,但是万万想不到他正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整个公交车都爆炸了,然后他就失去了意识,醒后突然发现自己被带上了枷锁,还成为了一个被刺配的犯人。
陆凌云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关于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朱钰作为蓝星一个普通打工仔,在一次骑行中被闪电劈中,待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母女二人所救,眼之所见家徒四壁。心已便是沉入谷底。随后女孩母亲还让自己娶女孩为妻。而当朱钰从母女口中知道这个时代的冰山一角时,已感觉举步为艰,他应该如何让自己与母女几人活下去呢?[注所有背景人物都是虚构,不带去任何真实历史]
三笔浓情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关于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21世纪曾任孔子学院老师的段书瑞,因一场车祸穿越回唐朝,还阴差阳错的成了幼年女主的老师。什么?这个女学生还是唐代三大女诗人之一的鱼玄机?史书中的她遇人不淑,因感情受挫而放浪形骸,后来在遇到婢女的背叛后失手将其杀害,最后被京兆尹处死。可现实生活中的她,分明只是一个心地善良,才华横溢的女孩。她渴望大展宏图,也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一次,作为师傅的他能否帮她改写命运,迎来更
飞渡关山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关于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贞观十五年,从小穿越过来的李承乾发现老李竟然提前嘎了?那既然老李驾崩了,那皇位可就是我顺位继承了。谁敢拦在我的皇位之前,那就领教一下我建立的三大营吧!然而,李承乾却不知道。李世民其实是因为李承乾实在太沉迷奇技淫巧了,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确立自己哪个儿子适合当后继之君,同时也想看看自己死后,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啥?李承乾带着大军入长安了?他哪来的大军啊?还想要肃清世家
哈李路亚
穿越之赵云传
穿越之赵云传
关于穿越之赵云传:赵小云莫名其妙魂穿儿时赵云,在这乱世始端,赵小云利用后世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同时不断学习当代知识开始了,融入当代社会,打造他的传奇人生
九龙玄宫塔道的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