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帝国崛起

第两百三十三章 开价

你们指望本王与阿济格互相厮杀,不管最终战局如何,至少你们就能抽出最大的精力来应付多铎的压力,可以确保潼关不失,潼关不失,西安稳若泰山,潼关若丢,西安则危如累卵。

你们的如意算盘本王很清楚,本王清楚,阿济格也不是傻子,阿济格更清楚本王如今代表的是大明官军,也知道闯逆和本王之间的死仇难解,所以你觉得建奴不会联络本王先灭汝主?”

张元才脸色一白咬牙道:“想必大王早有决断。”

冯恺呵呵笑道:“本王当然有决断,不过建奴虚情假意,本王为何不能虚与委蛇,要知道对于本王来说不管是建奴还是闯逆都是大敌,先灭谁后灭谁并没有太大区别。”

“外臣不相信大王会枉顾民族大义,哪怕只是和建奴表面上眉来眼去对于大王这样的豪杰而言都是耻辱。”张元才目光炯炯的看向冯恺道:“大王也无需试探外臣,外臣也知道大王的立场,外臣只会相信大王会做壁上观,但绝不会相信大王与建奴苟合。”

冯恺道:“就凭你这番话,本王来日攻破西安之时,便可给你留下一条活路。”

张元才呵呵道:“外臣不过是大明朝一个失意的文人,胸无滔天之谋,腹无景绣文章,蹉跎半生侥幸入得吾皇幕下,这些年无寸功报吾皇之恩,故而此番甘冒生死之险来面见大王,陈述利害,张某感念吾皇知遇之恩,亦知忠臣不事二主,崇祯无道,其殉国之时尚有忠臣同殉,他日西安若挡不住大王之军,张某虽是文人亦当披坚执锐,战死城头报吾皇之恩德。”

“没想到贼窝之中还有你这等忠臣。”冯恺摇了摇头,似乎对张元才是否是愚忠不太感兴趣:“说吧,说说看,你侍奉的皇帝开出什么样的条件,能让本王不做壁上观。”

谈到正事,张元才脸色顿时肃然了三分道:“只要大王能率军击退阿济格,那么吾皇愿意支付武锐军粮食十万石,金五万两,银百万两!”

“乱世之中金银不值钱,不过本王听说李闯退出北京城之时,将在北京拷掠得到的七千万两白银大部分留在了山西,其中一部分在晋商手里还有一大部分藏了起来,不如你让李闯把藏银地告诉本王如何?”

“这个外臣未曾听闻也做不了主。”

“好了。”冯恺摆了摆手道:“本王提兵而来自然要会一会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建奴到底有多凶悍,这阿济格既然来了西安就别打算回去了,你回去告诉李过,让他准备好二十万石军粮送来给本王,至于金银这些身外之物,他现在给不给无所谓,大不了本王破了西安自取便是。”

张元才神色一凛,最后拱了拱手道:“那外臣便恭祝大王旗开得胜,待到大王击溃建奴之日,吾皇自当与大王会战于野!”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关于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拥兵八千魏武卒,朱元璋逼我交兵权——父皇,孩儿愿为大明镇守一方!拥兵十万铁浮屠,朱元璋让我卸甲归田!——父亲,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可郁郁久居人下?拥兵百万关宁铁骑,朱元璋逼我留在皇城养老;——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朱柏穿越大明王朝,成为朱元璋众皇子之一!大明初立,内忧外患;好在朱柏觉醒了签到系统,随着日复一复的签到,逐渐拥兵百万,威震天下!……这一日,朱元璋召
敏敏敏子
三国之董卓
三国之董卓
关于三国之董卓:东汉末年董卓的人生起伏,从一个满怀梦想的少年如何做到百姓爱戴的游侠,又是一个忠心为汉的士兵一步步做到一代权臣,可屠龙少年终变恶龙,可谓是一代人推着一代人,历史车轮难以改变
心百川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关于三国之醉卧美人膝:李复穿越了…一觉醒来,李复发现自己穿越到东汉末年。还是陇西李氏子弟!什么?再过几年就是黄巾之乱了!这可如何是好。还有那么多历史上的美女我还没见过呢。为了更好的活下去,李复决定高筑墙广积粮,迎接乱世。
狂徒K
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
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
关于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萧逸尘,萧家庶子,于困苦中得,自此踏上逆袭之路。他在萧府饱受萧承业欺凌,却凭借坚韧毅力与过人智慧,一次次化险为夷。苏婉清,名门之女,与萧逸尘情投意合,在其艰难处境中始终坚定支持。她的温柔善良与深情厚谊,成为萧逸尘在风雨中的温暖港湾,二人携手共对诸多挑战。萧逸尘在朝廷权力的漩涡中奋勇拼搏。面对萧承业的百般陷害、慕容烈的谋反阴谋,他毫不退缩,凭借自身实力与智慧周旋。
潮流先锋
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
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
关于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于十一,一个现代平凡之人,意外穿越至明末的乱世。在这硝烟弥漫、生死无常的时代,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凭借着智慧与勇气,于十一带领他们在战火中崛起,初露锋芒。然而,前行的道路布满荆棘,势力的扩张引来各方嫉妒与敌视,兄弟为他浴血负伤,爱情也历经波折。面对重重挫折,于十一不曾放弃,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最终一统天下,建立新的秩序,给百姓带来安宁。且看于十一如何在这明末风云
于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