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帝国崛起

第三百零七章 时间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明末: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明末:帝国崛起

还有什么狗屁的攘外必先安内,谁都知道建奴掳掠那么多工匠是因为什么,谁也都知道建奴为何连正面交锋都不敢,就直接放弃北京城逃回关外。

说到底不就是觉得没办法抗衡武锐军火器,所以多尔衮必然会利用撤回关内的这段时间好好打造新式火器,一旦拥有充足的火器装备再卷土重来,到时候会如何?

武锐军最大的优势若是不复存在,就算军纪严明也未必会是满清悍勇的对手。

兵力终究还是武锐军的硬伤,十万大军听起来足够唬人,但是随着地盘越来越大,要是想要有效控制,就不得不分兵出去,而这还是常规军。

武锐军的特种侦查营、虎贲营是不能算在常规营内的,如此一来,真正能够用于作战的军队还能剩多少?

当然,这也是因为冯恺对于军队的纪律素质要求太高,否则征壮丁入伍,随随便便拉出个几十万的军队根本不费事。

然而参赞部几次提议都被主帅断然否决,理由很简单,兵贵精而不再多,武锐军若是因为扩军导致军纪废弛,那么不但无法增加战斗力,反而会无限将战力拉低。

很显然得不偿失,但是如此一来,就算武锐军不会遭受大幅度战损,为了控制地方,这兵力也会越打越少……

这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倒也不算太难,但是得要等湖南、湖北和四川新成立的驻地军队把新兵给整编出来,四川的军工厂必须要保证足够的武器配备。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兵虽少但足够凝练,就好像是一支无比锋利的长矛,一矛刺出去,就算手持皮盾,也一定会被戳个透心凉。

等众参赞吵嚷了一阵子,冯恺笑道:“军师为何一言不发?”

冯恺说话了,众参赞自然也就停止了争吵,也都知道就算再辩上三天三夜也不可能辩出个结果,遇到这种情况,也就需要主帅一言而决了。

徐鹏苦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下官看来,不管是先伐南京还是先去找满清晦气,都是各有利弊,而下官觉得无非两点,其一,伐谁对于当前而言更符合武锐军的利益,其二,都需要多少时间。”

冯恺微笑点头,徐老五话说的很中肯,主要是时间问题,满清需要时间打造火器来对抗武锐军,实际上哪有那么容易。

武锐军的火器主要包括手雷、炸药包、火枪、火炮和热气球投放火油。

说实话,手雷和炸药包委实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但是满清在掌握不到火药颗粒化的前提下,就算仿造出来,对于冯恺而言也没有什么威胁。

至少威胁不会太大,炸药包需要就近投放才能形成杀伤,可惜在热武对阵冷兵器的战场,想要把炸药包扔到武锐军的阵营当中都不太现实。

用骑兵,那是火枪手的靶子,用投石车……就以现如今投石车的射程,那纯粹是给火炮塞牙缝的。

手雷若是不得要领,那是体积巨大的轰天雷,用人力扔,保证先把自己炸个人仰马翻。

其实轰天雷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是守城利器,只可惜经历几百年,也没有太大的改进,体积大了不方便,体积小了威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答题:从始皇开始
答题:从始皇开始
关于答题:从始皇开始:有一天,方块闲着没事儿干创造了一个空间,然后从始皇开始降临,故事正式拉开了帷幕[始皇]什么朕的大秦二世就亡了![刘邦]什么,始皇帝![王莽]我又穿越了?
妖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关于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在某团工作的齐润被飙车的富二代送去穿越到了东汉末年,阴差阳错加入了黄巾军,继续他穿黄袍带黄盔的日子。三国,黄巾,历史向,无系统,不降智,人民史观,底层起步,前期慢热,非爽文,如果你是真正喜欢三国,懂历史的,并且恰好是的粉丝,那不妨耐心的看一下,绝对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月样般的彤
三国之我是正经人
三国之我是正经人
关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五边形战士,无系统。不是,方天画戟怎么在我手?吕布呢?貂蝉姐姐呢?还好都在。报告,曹操来合作…报告,刘备把孙权的脑袋带来合作…不是,司马懿来干什么?张羽泡着茶品着…
卷心菜投篮手
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
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
关于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单女主、系统、历史、争霸】开局老婆身份曝光,老婆二哥看不起我一个酒馆老板。是谁,给你的胆子?敢看不起,我这个拥有系统的穿越者。随着云泽的身份,一个又一个的暴露。众人惊呼:你怎么不早说,你说了,我哪敢挑衅你....
冷汤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关于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穿越+架空历史+争霸+皇帝+无敌+爱情+搞笑+九皇子)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为大新国最废物的皇子,开局被皇帝贬到蛮荒之地。七年后,皇帝一道旨意,迎娶天下最丑的公主。新婚之夜,他发现了天下第一丑女的真面目,竟是绝世美女。俏公主以为嫁给了天下最废物的皇子,她没想到,废物皇子竟然是绝世强龙。且看废物皇子,如何赢得美人归,从蛮荒之地崛起,一步步走向权力之巅。
月逐九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