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穷县令

第335章 这什么呀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大唐最穷县令最新章节!

而且这路也比他们平遥县城要宽阔。

甚至从城门处这一条笔直又宽阔的大路直接通向皇城。

但是除了这个之外,好像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了。

除了这个之外,他们看到的好像全都是长城的缺点。

映入眼帘的,在那笔直又宽阔的道路上,各种马粪牛粪驴粪到处都是。

长城来来往往的人马多,这种事情自然也难以避免。

但是最关键的是有很多马粪驴粪明显能看出来,在地上待了至少有几天的功夫。

都已经被风干晒干了!

一名商人胃浅,而且这一路上又经过了此等颠簸。

再看到这种情形,直接忍不住便吐了一地。

一旁的一名商人拍了拍他的后背说道:“吐吧,吐吧,吐出来痛快一些。”

“我也想吐,但是就是吐不出来呀。”

“这儿脏乱差成这样,我估计在这儿你就是吐个一大片,也不会有人来管你。”

过了好一会儿,那名商人总算是吐的差不多了,一旁的商人递给他一张纸擦嘴。

片刻之后,这名商人总算是缓过劲来,一翻白眼。

“我的天哪,这长安城绝对会成为我的噩梦,我在平遥县城好不容易不用呕吐了,没想到来到长安城竟然旧病复发。”

众人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看向四周,一脸的无奈。

很快就有马车经过,只听啪的一声,一坨马粪就掉在几人身边不远处。

那名商人差点没忍住再吐出来。

不过他们几个还是识趣的,赶紧离远了一点。

“太恶心了,路过的马车,车轮把地上的马粪压的到处都是。”

“你看那边还有那么多臭水沟,幸好现在是冬天,要不然的话岂不是要臭死人。”

“你看那边儿,还有要饭的呢,这大冷的天,出来要饭,不饿死也得冻死。”

“没想到在这长安城也能够看到要饭的,还真是开了眼了。”

“你们快看前面,那些小商小贩,怎么把摊位摆在路中间了,真是不知廉耻。”

一名商人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

“算了算了,这里又不是咱们平遥县城,估计没咱们那儿的规矩吧。”

另一名商人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一听这话,刚才那名商人顿时嗤笑一声。

“这还真是奇了怪了,咱们一个小小的县城都能够遵守的规矩,在这长安城反倒不好使了。”

那名商人点了点头,指着不远处乱走一通,差点又堵路的地方说道。

“你看那边,这些人不光是在城门口能堵起来,就算是在这城里边儿,他们也一样能堵。”

另一名商人顺着他指着的方向看过去,果然,那里虽然行人和马车并不多。

但是因为他们走的杂乱无章,根本就没有一点秩序。

只是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差点又堵起来。

甚至还有的马车非常蛮横,简直是横冲直撞,根本就没有任何要看路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关于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永乐第十六年,朱高烁穿越而来,成为了朱棣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第四个儿子。此时五龙同朝,他本想低调一生,逍遥的当自己的王爷。可万没想到,他的脑海里出现了历史人物。始皇帝嬴政,霸王项羽,丞相诸葛亮,兵仙韩信.....而就在他以为自己日后可以学朱棣靖难的时候。朱棣却获得了模拟器,可以模拟所有人的人生。他模拟朱高炽,发现早逝!他模拟朱瞻基,发现汉王造反被烹!他模拟大明留学
天蓝色的衬衫
世子无双
世子无双
关于世子无双:穿越架空历史,成为在青楼猝死的废材纨绔。王公家独苗,爷爷更是位高权重,手握兵马的军神。本想勾栏听曲,花船找女,纸醉金迷,夜夜笙歌……但……番邦蛮夷想他死。世家门阀想他死。就连皇帝也做局想弄死他。卫渊很慌,但却不完全慌。以纨绔人设,一路横冲直撞,从京师到江南,从庙宇到朝堂,从边关到草原,留下赫赫威名。当所有人反应过来时,发现他追随者名将如云,手握百万雄师,拥兵自重。
宁峥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关于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三国志为蓝本杂记英雄记为辅杀伐果决爽文偏群像介意勿入)青州黄巾渠帅之子张玉衡。在张饶死后,觉醒两世记忆。知道黄巾缺粮,便请汉末第一粮食官出山。面对没有士族辅佐这个问题。张玉衡:吾本北海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东汉末年分三国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关于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二十一世纪特种兵队长徐骏,执行任务归来,正值修假,他搭上一辆公交车准备回家,但是万万想不到他正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整个公交车都爆炸了,然后他就失去了意识,醒后突然发现自己被带上了枷锁,还成为了一个被刺配的犯人。
陆凌云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关于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朱钰作为蓝星一个普通打工仔,在一次骑行中被闪电劈中,待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母女二人所救,眼之所见家徒四壁。心已便是沉入谷底。随后女孩母亲还让自己娶女孩为妻。而当朱钰从母女口中知道这个时代的冰山一角时,已感觉举步为艰,他应该如何让自己与母女几人活下去呢?[注所有背景人物都是虚构,不带去任何真实历史]
三笔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