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完药材,三娘对常昆道:“我想回山里庄子一趟,当初来的时候,一些医书落在庄子里没带来。”
刚来到这方时空的时候,常昆是打算循着白水谷的生活一样,找个山清水秀之处歇脚。后来因着葫芦里回道人的留言,这才从山里出来。
当时庄子都建好了的。
大部分书籍都搬出来,在庄子的书房里摆着。
出来的时候,很多东西没带。因着那些书籍,其实早在常昆的脑子里。他在白水谷半个世纪,没事翻翻书,以他的修为,若只记忆,念头一扫即可。
因此大多数书籍,除了那些孤本、或者文化名人的字画、手书,常昆藏在玄冥珠中,剩下大部分,都无所谓,因为内容都记着。
于是留在山中的庄子里。
隐娘这里一说,常昆心想把那些书籍带过来也行,便道:“我走一趟就是。你别忙活。”
隐娘顺从点头:“那就夫君你去。”
常昆道:“明天去。”
“嗯。”
第二天晌午,常昆打着甩手出门了。他不打算用神通法力,要不然一步就回去了,这么赶,没什么意思。
左右不算太远,就在钱塘外的西山深处。便只两条腿紧赶慢赶,两天一个来回也足矣。
出了钱塘县城,常昆背着手悠哉游哉走在路上。逢着路边一茶摊,来了兴致,便往摊子前一坐:“掌柜的,来碗茶。”
茶摊的老板是个小老头,闻言吆喝一声:“好嘞,客观请稍后。”
摆上茶碗,倒上凉茶,又问:“客观还要点什么吗?小老儿这里有盐花生、卤猪头。”
常昆道:“那就一样来一叠。”
老板高兴坏了:“好嘞!”
喝着凉茶,吃着盐花生、猪头肉,常昆感到别有一股趣味。
这茶摊位置挺好,位于钱塘外数里的三岔路口,南来北往的人,都打这儿过。见着这茶摊,忍不住歇歇脚,喝上一碗凉茶。
这会儿人挺多的。
有跑长途的行商,有走江湖的侠客,也有挑夫、农人,像极了一个缩小的社会。
正这会儿,一个书生背着囊箧在摊子外停下,擦了擦汗,走进茶摊。四下里一看,没找见空位,踌躇了一下,见常昆这桌止他一人,便过来,作揖道:“这位大哥,我能坐这儿吗?”
常昆看他一眼:“随便坐。”
书生放下囊箧,坐下来,道:“多谢这位大哥。”
常昆摆了摆手。
书生便唤老板,要了碗茶,一叠猪头肉和两个馒头。
书生喝了口茶,舒坦吐气,道:“这位大哥你好,小生冯玉,会稽人士。敢问大哥高姓大名?”
倒是个能说话的。陌生人也能打上招呼。
常昆道:“我叫常昆。”
“常大哥。”冯玉又拱拱手:“常大哥是钱塘人罢?”
常昆道:“是住在钱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