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朱武离去的背影,王权宁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三年间所发生的事,也逐渐陷入了沉思。
这三年间,繁杂事物众多,若是一件件的将其想来,那恐怕是将自己的大脑满负荷状态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而这其中,其中有几件事是极为重要的。
最初便是杜如晦走后不久,那空悬的另外一个宰相之位便是落到了长孙无忌的手上,这位深得李世民信任的大舅子,最终还是重新坐上了那最高的位置。
尽管过程十分的波折艰辛,长孙无忌作为外戚,想坐上这个位置一定会遭到群臣的强烈反对,毕竟自古以来外戚掌权就是大忌。
李世民为了这件事也是和群臣相互拉扯了很长时间,最终有人妥协,但也还有少部分人仍然在坚持,不过最终在李世民的强烈坚持下,还是将长孙无忌的任命强行进行了下去。
自此,长孙无忌也算是开启了他辉煌的一生,对于整个朝廷来说,这也是开启了外戚掌权的一个新河,让唐朝后面的历史变的更加波谲云诡了起来。
这自然就是这三年来发生的第一件大事。
而紧接着,便是一直镇守在大唐北方边境朔州的李靖被调了回来,这并不是说李靖犯了什么错误、违了什么法,而是他年纪实在是太大了。
尽管他身体也还算健康,但此刻北方主要的敌人突厥已经臣服了大唐,尽管在朔州也还是驻守着不少的军队,但随着大唐愈发的强盛,这一时半会在北边肯定是找不到敌人的。
对此,李靖便觉得这里也是没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便索性辞职回家了。
或许还能趁着在家的这段时间好好的写一部兵书,将自己这征战一生所总结出来的兵法都整理记录下来,以便后世之人能够流传学习。
其实李靖年迈的心中也有着一丝的梦想,那就是或许自己所着的兵书也能像《孙子兵法》般的在后世广为流传,自己也能随之流芳千古了。
想到这些,李靖那浑浊的眼眸中便又闪烁起坚定的光芒,整个近乎都年轻了一些。
李靖退下来了,那这驻守朔州的大将位置便是空了下来,这支掌握着大唐北方数万部队的位置,自然也是引来了很多人的觊觎。
李世民先是问了李靖,问他有没有想要推荐的人选,也明确说了若是有推荐的可以优先考虑。
但李靖本就是一个不喜欢拉帮结派、独来独往的人,更何况他又不傻,此刻尽管皇帝这般问了,但他就是真的有想要推荐的人,也定然不会现在就说,而是私下底在慢慢谋划。
不然这一不小心就会引来皇帝的怀疑和猜忌,甚至招来杀身之祸都不一定。
基于上面的这种种情况,李靖当场就直接明确表态了自己没有想要推荐的人,一切全凭皇帝陛下定夺这些话。
自然,也是引得李世民龙颜大悦,一下赏赐了李靖丰厚的礼物,以表彰李靖这些年对于大唐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甚至李世民还想赏赐给李靖一座奢华的府邸,专门用以李靖的养老,不过这个却被李靖给强烈拒绝了,他说自己在原先的府邸也待惯了,在加上年纪也大了不想再这般折腾,不过对于李世民所赏赐的那丰厚的礼物,李靖还是全部都收下了。
毕竟是皇帝所赏赐的东西,拒绝一次还情有可原,若是全部都给拒绝,那可就是不给皇帝面子了。
这般道理,哪怕对于常年在外征战的李靖来说,也是懂得的。
与此同时,朝堂上对于这空下来的朔州守城大将的位置,也开始了激烈的争夺。
最开始那些自身在朝堂上有一定实力的官位纷纷都推出了自己所看中的人,像两位宰相、六部尚书以及一些其他的官员皆是如此,整个朝堂之上可谓是一片混乱。
每天一上朝就是各大官员的争吵声,整个太极殿内都吵成了一团乱麻。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几天,渐渐的这些官员发现在这么争下去,哪怕就算在这里争上个几年恐怕都争不出个结论,在加上皇帝李世民的干预,于是这些官员比便变换了思路。
他们通过自己所推荐的人分成了一个个阵营,尽管这同一个阵营中的人可能有来自世家大族的,有出生自寒门的,或者是一些以清流名义实现自己切身利益的人,但此时此刻,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暂时的结盟在了一起。
而这般情况之下,那些阵营较弱的有些人就是直接被淘汰出局,而剩下的每个阵营身后,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些阵营再度经过了几天的较量,或是许诺、威胁,或是私下里的利益交换,就这般,最终只剩下了三方阵营还在朝堂上较量着。
又是几天的时间,最后的这三方阵营之间的较量也即将分出胜负,最后的胜利者即将出现。
可是这些官员在相互之间拉扯较量的同时,似乎是忘记了在这朝堂之上还有着一方极为强大的势力,甚至可以说是在军中的威势除了皇帝李世民外,无人能及。
这人自然就是中山王王权宁。
也可能是王权宁从始至终给人的感觉都是一副懒洋洋、不问世事的,每次开个朝会尽管也是站在第一排,但却是朝会一开始,他不是神游物外,就是在睡梦中和庄周对弈,近乎所有的事他好像都是一副不争不抢的态度。
这种情况时间一长,久而久之,朝堂上的其余官员似乎就真的以为王权宁就是这般性格了。
直到此刻或许他们才明白,一头猛虎就算他时常在打盹,但也终究是一头猛虎,只要其一旦苏醒,那凶狠之势便会让众人知道那属于他的威势。
而就在此时,这头猛虎苏醒了。
在那三方阵营争斗到最后,即将决出最终的胜利者时,朝堂之上,在第一排那默默站着的王权宁却是突然开口说话了。
而且说的话还是与这次众官员争夺的胜利果实有关。
“陛下,臣对于这朔州守军也有自己的看法,臣想推荐周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