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第700章 暴君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不明不清最新章节!

景阳十三年春,帝下诏废五军都督府,将其责分划总参谋部和兵部共理。同时一次性裁撤了一百三十三个卫所,总计三十二万多军籍。

按理说一百多个卫所,军籍总数应该在七十多万。可经过清点,这批被裁撤的卫所实际军籍只剩下一半不到了,但每年却依旧耗费着齐装满员的军费。

其中的差额到哪里去了,五军都督府的将领们心里清楚、兵部官员们心里也清楚、内阁大学士们清楚、司礼监同样清楚,而做为大明的最高领导者,皇帝更清楚。

但追缴、处罚、抄家之类的举动一样都没有,甚至没人因此被锦衣卫叫去盘问。皇帝唯一的表态就是把曾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将领勋贵召集到养心殿,不咸不淡的褒奖了一番,再诉了诉衷肠,把海军陆军建设的难处摆了摆。

然后从第二天开始就有将领勋贵们陆续上疏,不是说自己年岁大了就是说身体什么地方有疾,请求辞掉职务。沥沥拉拉到了初夏,差不多有九成曾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将领勋贵都辞官回家养老了。

剩下的七八位不是眷恋高位不想走,而是暂时走不了,全被皇帝指使到总参谋部和兵部去配合剩余卫所军籍清点工作,还给起了个挺好听的说辞,叫发挥余热。

同时被废的还有一个曾经风光无限、油水充足的部门,漕运总督衙门和漕运总兵衙门,所属的十多万漕军也跟着一起失了业。

三十二万加上十二万就是四十五万,一时间有四十多万人集中失了业,其中不少还是青壮,连同家属肯定超过了百万,会不会引起骚乱呢

答案是肯定的,即便朝廷在公布裁撤决定同时也附上了安置办法,有些地方依旧发生了民乱,其中九成都是由漕军引起的。

与受惯欺压、剥削的卫所军户比起来,漕军的待遇就要好多了,每个月都能拿到十二石口粮,年底还能再分上几石,养活自己肯定够了。

但这都是小头,真正的收入并不是月俸,而是在漕船上夹带的货物。漕船是不用交税的,当官的可以用漕船整船整船运送私货,当兵的自然也不会闲着。本钱小就少带点呗,反正都是为朝廷出力,不带白不带。

现在漕运总督和总兵衙门都被废了,不光断了漕军的生路,还严重影响了运河沿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方势力收益。平头百姓不敢闹事,地方豪强们却不愿吃了几辈子的肥肉突然没了,好歹也得表个态不是。

然后新任海军总督王昇就有事儿可干了,从初春到夏末基本没闲着。为了向皇帝表忠心,亲自率领陆战卫和巡防卫的八千多人马,沿运河水路并进,从北直隶扫到山东、再从山东扫到南直隶,一路走一路抓一路杀。

要说有皇帝当妹夫腰板就是硬气,只要没有圣旨说停止,王昇就一刻不停的抓和杀。至于说该抓谁不该抓谁,太容易了,先按照当地官府提供的名单抓来审讯,一咬就是一大串。

凡是参与过暴乱的,不管是漕军还是当地百姓或者士绅豪强,一律抓,然后再审、再抓……往复不停,像搞传销似的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十六,呈几何倍数增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漂亮玩家又被坏蛋盯上啦
漂亮玩家又被坏蛋盯上啦
关于漂亮玩家又被坏蛋盯上啦:在去找姐姐的路上,祁终莫名被拉入恐怖世界。从小公认笨蛋美人的祁终:……没办法啦,小笨蛋只好可可爱爱,努力在游戏里生存下去。可是,直播间和游戏副本的画风逐渐变得奇怪起来……副本一:听话的学生这群学校每个人都遵循着各自的规则,沉默,整齐。滴,你能找到学校隐藏的秘密吗?夜晚有人摸上他的唇瓣,暧昧地揉捏。白日黑夜轮流的补习,藏满了阴沉的爱意。嘘,不要声张,你会被关起来的。好孩子
睡梦中
跟一百个壮汉进山开荒?包活的
跟一百个壮汉进山开荒?包活的
关于跟一百个壮汉进山开荒?包活的:一群命贱如草的佃农,一支被人遗忘的戍边军。一眼望不到头的群山,一生斩不断的纠葛。絮儿拐走佃户之后,寂静的盘龙山变了模样。军头自去开疆拓土,我等随之开荒播种。种地不忙,你看我老大不小了……嘴贱纯情的军头和泼辣自立的孤女,带领一众闲兵佃户想尽办法保命。开荒种粮,采石盖房,夏葛冬裘,躲避纷乱。有人情愫暗生,亦有人惦念家乡。离合悲欢,不过是凡尘一处微毫缩影。
鱼多嘴
至暗森林:我的刑侦笔记
至暗森林:我的刑侦笔记
关于至暗森林:我的刑侦笔记:十八个从来不曾存在过的人齐齐死在了一辆中巴车里,更加诡异的是,这些人好像二十年前就已经死去了……
烛阳本尊
炙火难熄
炙火难熄
关于炙火难熄:盛焱VS周若初一场被家族安排的婚姻,盛焱心有所属,若初心知肚明。婚后第一年,他抛下她前往国外工作,两人一年见不上几次面;婚后第二年,听说他在国外玩得很花,她追去过国外,亲眼见证他与金发碧眼俏女郎打得火热。看着她难过,他却恶劣笑道:初初,既然我们都瞧不上彼此,又左右不了婚姻,不如开放,各玩各的?婚后第三年,他宣布工作重心调回,同时也带回来一个与他举止亲密的女孩。他的朋友说,这一次,焱哥
仙子很呆
老杨鬼故事
老杨鬼故事
关于老杨鬼故事:经典鬼故事合集,胆小勿进!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代入现实!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有喜欢请多多支持!感谢大家
老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