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技术人员也跟着热烈鼓掌欢呼,个个对这台装甲车卓越的通过性能刮目相看、赞不绝口。
……
与此同时,第三代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也在林阳的统筹指导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芯片小组正加班加点制造运算芯片、存储芯片等,他们使用先进的十微米工艺制程,成功试制出一批运算速度快、集成度高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这些芯片不仅要用于计算机主机,也会应用到其他新型雷达和通信设备上。
而计算机机箱和内部结构的制造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着各种精密的金属零件,只见车间里机床轰鸣,工程师忙碌地监控数控机床运转,确保加工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他们正在制造计算机机框、电源、风扇等机械部件,这些零部件需要高度精准才能配合安装使用。
但是由于这都是首次自主研发高端计算机,很多关键技术都是从头开始,所以研制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这两天,林阳一直待在技术部内,与技术人员们一起加班解决各种制造中的棘手问题。比如存储芯片的容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到设计的16Kb,运算芯片在运算时产生的热量太大影响稳定性,机箱的薄钢板强度不足无法支撑重达上百公斤的主机重量等等。
林阳一一给出改进方案,指导工程师们反复修改设计图纸,改善工艺流程,确保每一个关键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
比如针对存储芯片容量不足的问题,林阳详细分析了芯片制程中的光刻、晶圆制备、扩散和电性能测试几个关键环节,并提出了材料更换、光刻次数增加等技术优化措施,成功将存储芯片的容量提高到了设计的16Kb。
对于运算芯片过热的问题,他研究出在芯片表面添加了微小绝缘隔热层的新工艺,有效降低了芯片发热量,保证了运算的稳定性。
而为提高机箱强度,林阳则指导技术人员采用高强度航空级金属板材,并将其冶炼加工技术传授给大家。这种材料不仅轻巧,抗压强度还高出普通钢板几倍,完美满足了计算机机箱的需求。
……
与此同时,在老四合院里,秦淮茹和何雨柱的关系依然暧昧不清。何雨柱白天在轧钢厂工作时都心不在焉,夜晚也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总是想着秦淮茹最后给自己的答复,以及两人能否最终走到一起。
他决定再次鼓起勇气,去找秦淮茹好好谈一谈。于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时分,何雨柱敲响了秦淮茹的房门。
秦淮茹打开门,有些意外地看到站在门外的何雨柱。
何雨柱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秦姐,我们能谈谈吗?我知道你还在犹豫,但我真的很喜欢你,你就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吧,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接受。如果你还是不愿意,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纠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