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上梁山

第2章 善恶一念间

杜迁便摇头道:“这事贤弟做的便不好了。他于此事做得不地道,但是听闻在阳谷县的官声还好,若是贤弟你指责他忘恩负义也算不差的,但是说些无中生有之事就不好了…”

看来也是个规矩人呐,有一说一,有事说事,黑大个也是有原则的。

“何尝不是!”王伦也自懊恼。这是附身的体会,和后世的王伦无关。

“后来怎样?”杜迁自动脑补:“难不成他知道后为难于你?”如果不是这样,王伦又何必要寻死觅活呢?武家家大业大,又有权有势,为难一个县学生员当然不是难事。

王伦便露出羞惭的脸色来。

“哪知道小可回家以后才发现,那位武大郎早已为小可重修了房舍,并购置了家当!小可懊悔但已无用,谣言无法收回!”

杜迁呼地吹出一口浊气:“却怎生是这样!王贤…弟,此事你可做得差了!”

看不出,这家伙还是恩怨分明咧,但是王伦却觉得他变得不可爱起来。

“小可也知道做得差了,思前想后,到底无法昧过良心,便亲到武家认罪并试图消除影响。但是全县人都已经知道,这谣言也越传越坏,无法收回了。”

“然后县里知道此事之后,便以‘品行不端’为由革了小可的生员名额。小可原本即羞惭无地,又因此前途全无,便想一死了之,却不想被大郎救下!”

杜迁听完故事,摇头叹息。尽管王伦做得不对,却已经以死相还,也就够了。从王伦能够主动认错便能看出,这也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呢。

要知道在宋徽宗崇宁三年的时候,权臣蔡京打着王安石的旗号搞了一场兴学运动,史称崇宁兴学。依蔡京之请,“诏罢科举,取士悉归学校升贡”,遂使学校成为最主要的入仕途径。

也就是说,大宋从那时起没有科举了,想做官就得进国家兴办的学校。基层依照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共八种美德推举培养对象,保荐入学,国家以道德、学业并重为标准,直接从学校考选公务员。

普通学生一路从县学、州学直至太学,太学又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官员子弟可以免考试即时入学,而平民子弟需经考试合格入学。“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

这就是“三舍法”和“八行选士”。

王伦在县里被革了生员,就等于没有了上学的资格。以他一个文弱书生,武不就文再不成,且在乡里又坏了名声,真的就只有寻死一途可走了。

“这事某也有耳闻,原来却是贤弟的首尾!不过贤弟既已知错且改,便没必要再寻短见。将来若是有机会,再行与武家翻案便是了。”

这也是目前王伦的想法。好死不如赖活着,再说犯事的是那个王伦,没必要因为这个而把自己填进去。重生之后,对于生命美好的珍惜是无论如何都不为过的。

见王伦似被劝过来了,杜迁非常高兴:“贤弟此后准备怎么办?”

怎么办?王伦又头痛了。人生地不熟,又顶着个坏名声,估计老家的房顶都被人掀掉了吧!这里已经待不下去了,可是又不记得有什么亲人。茫茫世界,朗朗乾坤,竟然没有容身之地。

不会去落草吧?

他这个念头一浮上头,心里便倏然一惊:我怎么想到干这个!??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关于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撞大运之后的裴清创越到大庆王朝,作为当今女帝未婚夫,却被人陷害身处青楼,面临随时被女帝砍头的危机,为了活下去,他一改平时的忍让,利刃出鞘,夺了女帝江山,一统天下!
一只小熊孩子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关于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大厦将倾,王朝将覆。强敌屡叩边关,天下盗贼横生,水浒乱世,人命如草芥,百姓如蝼蚁。这世道不想让人活,杨哲便打破这世道活下去。闯出一个,太平盛世;活出一个,朗朗乾坤……
阿慕666
锦绣芳草湖
锦绣芳草湖
关于锦绣芳草湖:本故事以真实历史背景和人物为基础,讲述了芳草湖以林跃为代表的疆三代们从青春迷茫找不到方向和目标,到紧跟西部大开发的脚步,奋斗进取建设家园,创建美好生活的故事!
桃煊
明末混日子
明末混日子
关于明末混日子:一位小人物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里,他将何去何从……?也许他会改变这里,也许他照样只是一个尘埃,轻轻的来轻轻的走,也许他努力了,只是失败了,不管怎样,生活照样要继续,明天依然会到来,只是他不在是那个少年
睡觉打蚊子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关于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边陲城外的荒山野岭中许安穿越到到一个痴傻乞丐身上。主角凭借前世传世诗词在人们震惊的目光之下文压天下才子,斩获不世诗仙之名。白嫖花魁,俘获侠女勾搭郡主,迎娶巾帼陷阵夺旗,斩将首级为生民立命,护天下太平!高阁之上,许安仰天长叹天若不生我许安,人间诗坛夜长黑!
铅笔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