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曰:“朕之正,使敌视以为奇;朕之奇,使敌视以为正。故有虎牢擒二王,洺水破武周。霍峻将兵之术,朕常以为然!”
李靖拜曰:“陛下神圣,迥出古人,非臣所及。”
太宗曰:“卿舅韩擒武尝言,卿可与论孙、吴,然卿自料能与霍峻比乎?”
李靖曰:“臣虽平萧铣,抚岭南,安江淮,袭下虏庭,然若与霍峻比,靖愧有不如。峻为汉创业,犹如君上,靖辅唐安天下,不能及尔!”
杜牧:“古今用兵之强者,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白起,三汉有韩信、霍去病、卫青、霍峻、诸葛亮……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绩等。如此人者,皆为一时之杰。”
唐立武庙,主祭姜子牙,副祭霍峻,另有八哲。左列分别为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右列张良、孙武、吴起、卫青、李勣。
宋元
赵匡胤:“南汉霍峻、诸葛亮、陆逊,习通儒学,立有大功,诸将当效之。”
赵光义:“昔霍峻以阵图治军,故我朝何不能以阵图征讨。”
司马光:“世或以霍峻为首建大功,为中祖阴侍刘琦,定吴楚,分兵镇淮,退曹操,胁中原。受托遗命,伐河南而有之,扫鲜卑于大汉,故南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峻之功也。”
“如以韩信比之,信既不能顺高祖,亦不能听蒯彻之说,行三分天下之事。然比高祖、中祖二帝,高祖有负于信,而中祖无负于峻。”
“夫峻、亮之所以能辅政二十余载,未复吕、霍之故事,既有二人公心执一,亦因中祖、高宗二帝重情,君臣互信至此,亘古未有。”
苏轼:“武成用兵,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以水破城,乘火败敌。三军应会,诸军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
岳飞:“昔武成王率江楚之众,三伐定天下,驱车出大漠,行亘古未有之事。飞不才,愿为官家赴汤蹈火,驱除胡虏。”
赵九:“朕如有武成王辅佐,天下必能归一,胡虏无不宾服,四海将为臣妾,朕无忧矣!”
朱熹:“霍峻虽无背大义,但阴侍刘琦,实为其过也!”
文天祥:“中兴之初,先武穆王手扶天戈,望能收复中原。然不识君上,反遭惨祸,终难效武成王之事。”
成吉思汗赞木华黎道:“昔霍峻以天子权经略中国,今太行以南予君,望君能效霍峻。”
忽必烈:“古今名将,唯白起、韩信、霍峻、李靖四人。”
明
朱元璋北伐谓诸将:“霍峻统帅六师,从江淮北伐,得以兴平天下。今诸军出江淮,当崇前人之旧功。”
朱元璋:“大将军(徐达)谋勇绝伦,东征西讨,削平群丑,克济大勋,今之功绩堪比霍峻。”
朱棣:“霍去病封狼居胥,窦宪燕然勒石,霍峻镌刻北海,皆为汉室驱胡之绩。朕五伐大漠,开拓疆域,永乐之盛,当迈三汉。”
严嵩:“明初徐达之勋德才望,不弱霍峻之右。”
王世贞:“南汉本应难兴,然皆因武成王峻。其之难,在独临强敌;其之易,在秉持国政。如无英主当朝,诸葛亮辅佐左右,恐为岳飞之前事尔!”
史可法:“恨国朝无霍峻,难以行中兴之事。”
清
康熙:“霍峻秉持初心,为国尽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故为人臣者,当以霍葛二人为鉴。”
曾国藩:“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功最盛者,莫国霍、葛,而二人生长于楚,……”
民国
大炮:“我等之中兴,乃南朝之刘备、霍峻、诸葛亮,今满洲皇帝,便是曹操、司马懿。我等起兵驱逐满洲,即如霍、葛二人率兵北伐。”
光头:“中国兵法之专家,始于战国之时,前汉之韩信,后汉之霍峻,唐之李靖,各有所得,各有所长,诸君当细读三将平生,习读兵书,以灭贼寇。”
图书馆员:“刘备前半生之所以不如曹操,实因他太过重情谊,又缺乏战略指导。直到有霍峻、诸葛亮的加入,才有刘备的崛起。所以我们不能自以为是,需要吸收更多的有志之士,不能讲究辈分。”
……
“霍峻阴侍刘琦,虽有不少人说。但在我看来,霍峻的选择是对的,刘琦缺乏统一的才能,当时如果想与曹操对抗,唯有选刘备上位。当然了,霍峻算是靠谱,因为他的奔走,才有刘琦一脉被封为鲁王。”
……
“刘备病逝的时候,如果强行推年幼的刘禅治国,南汉别说三兴,恐怕还会被曹魏给灭了。”
“正是因为刘备选择了霍峻,才有了南汉一统天下这件事。而后天下太平,霍峻又选了诸葛亮当执政人,才有著名的‘建兴中兴’,所以我们需向刘备、霍峻、诸葛亮学习。”
……
“霍峻不仅打仗灵活多变,善于利用水、火,更精通步、骑、水三军配合。我们不能固执,需要向霍峻学习,发展海军、空军,以及其他兵种。”
……
设计师:“作为封建制时代的政治家,霍峻不值得提倡学习。但却对于霍峻提倡数学,致力于发展农业,造福百姓的行为,需要我们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