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

第9章 以科举为战场,隔空交手(一)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过近半年的精心准备,朱棣在北平已经稳固了自己的地位。然而,他并没有涉足地方的政务事务,这一举动明显地向朱标传达了一个信息:他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会专注于军事事务,不越权干涉其他领域。

朱棣的这种做法既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展示了他对朝廷权力结构的深刻理解。他明白,作为一位将领和潜在的皇位争夺者,保持对军事事务的专注是他的首要任务。通过不过问地方政务,他避免了与文官集团的潜在冲突,确保了自己在军中的权威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朱棣也积极响应了朱元璋的号召,专注于扩军备战。他明白,随着朝廷内部权力的更迭和北方边疆的不稳定,未来可能会有北伐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他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军队的建设和扩充。

在扩军过程中,朱棣注重选拔有才能、有潜力的士兵进行培养,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同时,他也加强了对军队的纪律和训练,确保军队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朱棣不仅稳固了自己在北平的地位,还为未来的北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的专注和决心为明朝的军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自己在未来的皇位争夺中增添了重要的筹码。

随着北平地位的稳固和朱棣在军事领域的专注,许松开始筹备北平书院,旨在提升当地的文化教育水平。作为书院的重要人物,许松向布政使提出了一个建议:鉴于朱棣作为藩王的身份及其在文化界的崇高地位——作为大儒宋濂的关门弟子,邀请他担任书院的名誉祭酒。

许松向布政使解释说,朱棣虽然身为藩王,但在地方上缺乏一个正式的管理职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声望和影响力。作为宋濂的弟子,朱棣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他的参与无疑将为书院带来更高的声誉和更多的资源。

布政使在听到这个建议后,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朱棣自出镇北平以来,确实未曾过问过任何内政事务,甚至连许松自己去汇报时也是如此。考虑到朱棣的低调和专注,以及他在军事领域的卓越贡献,布政使认为给予他一个名誉职务,既可以为书院增添声望,也不会对当前的政治格局造成太大的影响。

最终,布政使决定采纳许松的建议,邀请朱棣担任北平书院的名誉祭酒。这一决定不仅为书院带来了更高的知名度,也为朱棣在文化教育领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才华和影响力的平台。

在北平书院的首批会试速训班毕业之际,朱棣亲临现场,为学子们送上了自己的祝福与期望。在简短的讲话中,他强调了北平书院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并鼓励毕业生们在即将到来的会试中全力以赴,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与实力。

朱棣表示,北平书院不仅是士子们求学的地方,更是他们坚实的后盾。他承诺,书院将会为学子们提供必要的资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展现出北平学子的风采。

为了支持北平书院和士子们的发展,朱棣代表燕王府宣布,将向北平书院资助三百贯宝钞。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燕王府对于教育的重视,也为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应邀出席的福记分号掌柜孙正也表示,将捐资五百贯宝钞以支持北平书院和士子们的学业。他的慷慨捐助不仅展现了商界的责任与担当,也为书院和学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朱棣的讲话和各界的支持,让在场的士子们备受鼓舞。他们纷纷表示,将不负众望,努力在会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北平书院争光,也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天后,由燕山位派出5个护卫加北平衙门的两个公差护送,北平方面合计106名举人前往京城参加会试。

许松向朝廷奏报,伏惟陛下洪武之治,寰宇无事,文教大兴。燕王殿下出镇北平,承宣王化,勉励士子,俾之参加京师科举,实乃重视文教之典范。殿下崇儒重道,倡导文风,北平士子闻风而起,竞相向学。此乃大明王朝文教昌盛之瑞兆,亦是我皇陛下圣明之德泽所及。

太子殿下承天祚福,仁慈圣明,笃学不倦,致力于文教事业,实乃国家之栋梁。臣观北平文教之发展,实有赖于太子殿下之英明领导与朱棣殿下之积极推行。臣深信,在陛下与太子殿下之庇佑下,北平之文教礼法必将日新月异,大放异彩。

臣许松不胜感激,谨以此奏闻于陛下,伏望圣裁。臣不胜惶恐之至,谨奏。

朱标在接到奏报后,怀疑自己看错了,自己的这个弟弟不是去练兵吗?不是聆听地方政务汇报吗?近半年了,也没有听说扩军训练完成进度如何和对地方政务的评价,反而干起来文教。不过这也是好事。朱标批示通报天下。

在明王朝的京城,二月的春风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万物仿佛在这个时节苏醒,京城的街道也因为这个盛大的科举会试而显得热闹非凡。各地的学子们汇聚于此,他们或骑马、或乘车,或步行,带着满腔的热血与期待,准备迎接这场人生中的大考。

科举制度历经数百年,已经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这场会试不仅是对学子们学识的考验,更是对他们意志、毅力和智慧的磨砺。通过这场考试,优秀的学子们将有机会进入官场,为国家效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为了确保考试的公正与权威,朱元璋在主考官的选择上颇为慎重。经过反复斟酌,他最终选定了85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担任主考。刘三吾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他的参与无疑为这次科举会试增添了不少光彩。

与此同时,曾在空印案中受到训斥的胡惟庸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科举会试的筹备中。他深知此次考试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士子们的命运,更是他重新赢得朱元璋信任的关键。为了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胡惟庸对选题、考场安全等事无巨细地进行过问,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关于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穿越隋末大业十三年,林元正成为林家小家主,乱世枭雄?瓜分天下?不,先跑路求生存,举家搬迁,不跑会死的那种。练武,只为醉卧美人膝,学医,只为保命养生,点科技树,只为摆烂当纨绔家主。这皇帝怎么回事,怎么总要我当官,位极人臣?加官进爵?我通通不要,那会阻挡我滋润的生活。林元正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鸿客
少年安王
少年安王
关于少年安王:看这位少年王爷在在这皇城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刀光血影还是王权争斗。这位王爷是爱恨情仇相伴还是孤独一生。
幽冥启赋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关于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历史脑洞+皇帝+爆笑+短视频+直播+系统+轻松)莫问离偶然安装了一个奇妙的应用程序,每次刷视频都能意外地将内容直播到古代各朝各代!当莫问离刷到——朱熹严肃叹道:礼崩乐坏啊,连奶茶勾兑料也成了民间美味?!刷到——秦始皇惊呼:千里之外一炮灭敌,后世竟如此威武?而每当新的视频播放,古人们无不惊骇震撼,甚至动员全朝堂响应,意欲出征一探究竟。随着古人们对现代的不断窥视,他们的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
江山百美图
江山百美图
关于江山百美图:特警兵王李胤,机缘巧合下魂穿架空历史时期,成为留置大唐京都的宁王世子。斗奸佞,合忠良,周旋于皇帝和宁州之间,暗中培植发展实力;终于脱离京城,回转宁州,铲除逆臣,执掌宁州军政。并历经波折,运用后世先进知识,制造出强大火力,远交近攻,一统北疆,代唐自立,逐步吞并天下六国,一统天下。且看李胤如何一步步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李瀚清
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
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
关于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什么!我来到了东汉末年!什么!我可以召唤历史人物!什么!我成为丁原的儿子!什么!我爹还是被吕布杀了!众军听命,随我自刎归天!说错了,不是自刎归天,而是随丁羽在这乱世中,手握召唤系统,召唤华夏文明各种名将,驰骋战场。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主角,这次没有东汉末年分三国,只有一统天下的王朝!老子丁羽打的就是精锐!
老眼昏花的黎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