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二百五十五章 薛家三口

薛蟠闻言,已是喜上眉梢。

心头不由畅想,他如果到了神京城,不仅能一览天下第一繁华之地,更得娘舅、兄弟庇佑,该是何等快意!

那像现在提心吊胆的。

此刻薛蟠的一颗心,已经飘到神京城。

薛姨妈长出了一口气,笑道:“留管家福伯将这个事儿了了,咱们这就启程上京。”

薛蟠欢喜应着,说道:“那我去收拾行李。”

说着,不等薛姨妈唤着,一熘烟儿,撒着欢儿跑了。

宝钗杏眸莹光闪了闪,轻声说道:“妈,这就是哥哥买的那个香菱了。”

薛姨妈这时也看向一旁的香菱,见着少女身形鸟娜,眉眼柔美,光洁如玉的额头上,一点胭脂印记嫣红如桃芯,颇是讨人喜欢,只是一张小脸愁闷,不由感慨道:“你哥哥为了这么个女孩儿,人命官司都闹将出来了。”

宝钗柔声道:“妈,我刚刚和哥哥说,先让香菱在我跟前儿,省得再生出事端来。”

薛姨妈笑着点头道:“对,对,我刚才都说呢,先不能让这丫头放你哥哥屋里,再过一二年再说。”

宝钗点了点头,也不再说什么。

薛姨妈叹了一口气,道:“等到了京里,他舅舅在,应能约束着他一些罢。”

宝钗轻声道:“妈,舅舅那边儿,上次来信说是查边去了?”

薛姨妈笑道:“对,你舅舅去年在京营任节度使,今年去查边,这趟回来必是要大用了。”

这自不是薛姨妈的推断,而是王家兄妹书信往来时叙说过的事儿。

“妈刚刚说的东府那位,原不是宁府嫡支儿?可现在是……我寻思着上了京,不明就里,别触犯了人家的忌讳。”宝钗杏眸眸光盈盈如水,声音带着几分娇俏,轻声问道。

薛姨妈闻言,面上笑意也缓缓敛去,说道:“我给你说说,等会也得和你兄长说,往来书信说的含湖,大概就是东府里的那位是宁国公那一代的庶出……”

说着,就将贾珩的事迹简单说了,以薛姨妈内宅妇人的见识,也说不出多少门道。

“他也不知怎么的,就入了朝堂那些官儿的眼,原本东府里的珍哥儿,我早年随着你爹入京,也是见过一面的,不知怎么的反而丢了爵位,然后就被流放了……记住了,乖囡,咱们到了京中,别明着面儿打听人家这事儿。”

“妈,哪能哪壶不开提哪壶?”宝钗哭笑不得说道。

薛姨妈拉过宝钗的纤纤玉手,笑道:“也是我湖涂了,我的乖囡聪明伶俐,最是让我放心了,你哥哥才是不叫人省心呢。”

说到最后,长吁短叹,又是面带愁容。

宝钗宽慰道:“哥哥过两年娶了亲后,想来应能稳重一些了。”

薛姨妈闻言,也是笑道:“我想着也是,乖囡,听说你姨妈家有个衔玉而生的,她们家老太太宠得跟什么似的,他们贾家现在声势浩大,为官作宰的,就有好几个。”

说到最后,就有几分艳羡。

宝钗闻言,脸颊就有些羞涩,以其内秀藏心,自是听出了一些弦外之音。

而且,这已不是薛姨妈第一次在说,薛姨妈时常在家里提及宝玉。

薛姨妈轻笑道:“还是准备明年礼部那边儿的事儿,为娘寻思着就算不是选秀,就是和甄家几年前那一遭儿一样。”

甄家那几年前一遭,自是楚王妃之事。

宝钗抿了抿樱唇,不好接话,只是抬起了螓首,一双莹润如水的眸子眺望远处,似穿过南国江山的重重烟云,落在千里之外的神京城中。

不提金陵城中,薛家母女如何计议——

却说第二日,贾珩神清气爽,换了一身居家常服,用罢早饭,不久之后,就在厅中领了圣旨。

“公公,怎么亲自来传旨。”贾珩看向戴权,问道。

戴权笑了笑,说道:“你领兵出征,旁人传旨,杂家不放心,你这两天筹备一下,就可去剿寇了。”

贾珩道:“先前就有准备,明日就可点兵出发,等下午就要进宫面圣,还需烦劳公公向圣上提前说一声。”

戴权笑了笑,拍了拍贾珩的肩头,道:“子玉啊,圣上虽未给予你期限,以防催着你,但还是有着一些期望的,三辅贼寇,早一些平定,圣上也能早一些安心,看着圣上因为这些疥癣之疾而吃不下饭,杂家心里难受啊。”

贾珩拱手说道:“公公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

“你贾子玉的能为,杂家是佩服的。”戴权哈哈一笑,想要作出爽朗豪迈之势,但笑声却尖细、阴柔。

“公公不如里间喝杯茶再走?”贾珩面色顿了下,抬眸问道。

戴权闻言,轻笑了,心领神会,随着贾珩来到偏厅。

贾珩问道:“上次,托公公的事?”

说着,并行之间,将一沓银票塞了过去,正是一万两。

戴权面上笑意繁盛,轻声道:“你托的那件事儿,正在想办法,娘娘那边儿似乎很是关照那位,但看着又不是那回事儿,杂家寻思着,许是……因着你?听说宫里都在传,三皇子明年要出宫开府,似是要到五城兵马司观政。”

最后一句话,就是压低了声音说着。

贾珩闻言,心头有着几分猜测,低声道:“公公费心了。”

“这算什么费心?”戴权笑了笑,似有些过意不去,毕竟,没把事办成,还连收了两次银子,就是压低了声说道:“东城的产业落空,内务府那边儿有些不大痛快,户部那边儿也有微词,不过,你那件事儿办得实在漂亮,上下说不出什么怪话来。”

贾珩心领神会,情知忠顺亲王在进着谗言,但他……有晋阳长公主。

戴权笑道:“子玉好好办差事,只要忠于王事,任他阴风鬼风,安若磐石,谁也撼动不得。”

贾珩面色郑重,拱手道:“多谢公公提点。”

戴权笑了笑,迟疑了须臾,缓缓道:“还有一件事儿,你调任一位锦衣府千户往辽东,仇良和陆敬尧二人启奏,说你插手锦衣府人事,圣上说你重视刺探军情,还说拟得经略安抚司筹建军情司提议很好,反而训斥了陆敬尧和仇良二人,不懂兵事,鼠目寸光。”

贾珩闻言,心头暗道了一声好。

这正是他有意为之。

他借曲朗调一位被陆敬尧发配到江西府的锦衣卫蓝姓千户,加派人手前往东虏探事,这是他故意留下一个破绽,甚至事后当作忙忘了一样,没有禀告天子。

目的自是钓鱼。

如果钓不上来,那么他在面圣时打上这个补丁,如果钓上来,那就更好。

待陆敬尧弹劾他插手锦衣人事,而他再以重情报之言,这样就给天子造成一种强烈的心里暗示。

现有的锦衣府掌舵之人,并不太重视对敌虏情报的搜集以及对军情的协同。

而他贾珩,无论是在经略安抚司分司架构中,单设军情一司,还是和锦衣府联动,对情报尤为重视。

那样就造成了一种印象。

而崇平帝方才的旨意,仍是让他以天子剑节制着锦衣府,原本这一句是不用提的,因为先前清剿三河帮时,他已经在用天子剑调锦衣府听事。

但在诏旨中非要加上一句,这其实就是潜意识中认可他对锦衣府的领导,更便于他行事。

“所以这一次,如能使锦衣府再次大放异彩,再向天子兜售我这一套情报战的理论,锦衣府就可顺利落入囊中。”贾珩心思电转,面上不动声色。

面对帝王,愈是想要哪个位置,愈是不能心急,因为愈是表现的迫切,疑心病的帝王愈是怀疑你另有企图,图谋不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关于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大罗景耀十五年,郭绍魂穿异世界,天崩开局,乱世将至。为了能在这个混乱的世间好好活下去,也为了能成为他心中的那类人,他开始一步步走进棋局,凭着多疑、狡诈和狠辣的心性,掌握人心,火并草莽,吞噬英雄,驱逐外虏,最终得以号令天下,御极称帝。他的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民生恢复迅速,政治清明高效,国家繁荣昌盛,被后人誉为盛武新风。但他又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的后妃这样评价他:他的心中只有他
九幽打火机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关于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苏默无意间发现牛皮袋子居然可以通向古代,并认识了大夏倾国女帝林曦。女帝所在世界正值大饥荒年,庄稼颗粒无数,饿死的人无数,更是激发了各国之间的战争。女帝正率领五万士兵守城,被蛮国二十万精兵包围。在粮食与水都快断绝之际,女帝跪求神灵保佑。碰巧遇到苏默通过袋子传送过来的方便面等物资,以为是神灵显圣,将苏默称呼为天尊真神。两人建立沟通后,苏默给女帝传送了大量的物资,而女
王公语腾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关于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王牌特工巴桑魂穿到大安朝,不料穿到一个婴儿身上,幸被屠户所救,当夜就遭到追杀。为什么对一个婴儿穷追不舍?时大安朝危机四伏,外有邻国虎视眈眈,内有皇室内斗、外戚专权,老百姓苦不堪言。幸得巴桑横空出世,拯救黎民于水火,一统天下。
着花无丑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