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春

第553章 前因后果

是以虽为一丘之貉,但元英狂呼要治李承志大不敬之罪时,元澄与元英二人皆是默不作声。

高英柳眉轻锁,隐现薄怒:“此事干系重大,尚书保必明知故问?”

刘芳忙碰了碰崔光的胳膊,崔光讪讪一笑:“太后恕罪,是臣孟浪了!”

“既如此,就请崔尚书尽快启程,莫要耽搁。予大军之一应赏赐,皆由你而定。尽快呈奏上来,我无不应准……”

“臣遵旨!”

“那就散了吧!”

“诺!”

众臣尽皆起身,恭手垂首,目送高英入了后殿。而后崔光便一拂长袖,对元英等人理都不理,扬长而去。

刘芳欲言又止,终是长叹一声,朝着元英三人拱了拱手,便出了大殿。

等他转身之际,才知游肇陇着袖子,已然走到了阶下。竟是比崔光还要无礼,连个甩袖子的动作都欠奉。

见如此,元嘉难免有些后悔:早知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不该被元英与元澄说动。

如今不但恶了崔光、游肇、并刘芳,更是令太后大为光火。

如之前那般和光同尘、光风霁月的日子,已然一去不复返。

更令他追悔莫及的是:若知李承志有回天之力,他何苦做这恶人?

越想越是烦闷,元嘉霍然起身:“值此存亡绝续之际,就莫要横生枝节,再生事端。待肃平宵小,区宇一清之时,再做计较也不迟……”

说罢也不待元英与元澄回应,径直出了大殿。

元澄怅然一叹:“李承志负屈含冤,却能顾全大局,委屈求全,殊为难得。如此看来,此子并非野心悖悖之辈,更无问鼎之心……此次应是我等孟浪了……”

“王莽谦恭未纂时,知人知面不知心,道镇安敢如此断定?”

元英铁青着脸,将声音压的极低:“此子口口声声称对先帝如何忠义,暗与却与太后行钻穴逾垣(偷情)之事,实乃禽兽不如。由此便可知此贼人面兽心,口密腹剑,实非善类……”

“如今只是你我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之言,安能当真?再者即便此事属实,无非便是如冯太后时之李冲。以李承志之才情,未尝不能如李冲一般协契圣主,佐命幼帝,匡扶社稷……”

“李冲是何秉性:忠肃柔明,仁恭信惠。而此子又是何秉性:鹰扬虎视,嚣张无忌。先帝当面都敢直呼其名,可见其等夷之志?”

元英目光逾见冷厉,“若非如此,为何先帝屡次逼问,他均称天雷之言实为讹传,更用鸡子做伐诓瞒?而但至北镇,突就惊现于世,立此奇功?无非便是欲借此战之机立威扬名,攘权夺利……”

元澄面露古怪:如此说来,李承志殚精竭虑、用尽手段打了胜仗,反倒不该?

但平心而论,元英所言并非没有道理:除过天雷,还有那河西遗部的来历,就让人疑窦顿生,不得不防。

只数千兵,一旬便使杜仑部灰飞烟灭……而如此强兵,李承志却如臂指使,招之即来,挥之则去?

每每思之,使人不寒而栗……

“但正如广阳王所言,如今当以大局为重。故而此事暂且做罢,待其班师回朝,便是猛虎入笼,苍鹰折翅,到时再做计较也不迟……”

“放心……此次委实是始料未及,未想峰回路转,他竟能反败未胜?日后绝不会了……”

元澄悠然一叹:但愿如此!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
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
关于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一次意外,姜勤穿越到了二战时期抗日战场,利用先进的训练方法,和领先于时代的武器装备,打造出一支特色合成化部队。一寸山河一寸兵,十万青年十万军,用侵略者的鲜血祭奠牺牲在这场战争中的军民。
骑驴赶集
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
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
关于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别人穿越基本都是单程票,达辉朗却是个例外。他刚从大宋穿越回来没想到又去了明未,将那里搅的是天翻地覆。本来以为在明未当神仙也不错,皇太极和崇祯都把他当爷爷,谁知时空门又把他送到了抗联,因为他爷爷给杨靖宇当警卫员,他要去救爷爷的命……
哥哥曾经年轻过
天命败家子
天命败家子
关于天命败家子:顾修穿越成大乾十四皇子,被四皇子坑,买下了假金山。假金山?在顾修眼中,那就是真金山!硝石制冰,无烟煤!你们夺你们的嫡!我赚我的钱!当所有人都以为,顾修在败家的时候,顾修也已经成为了大乾第一首富!抱得美人归!
虾条
三国黄巾逆袭
三国黄巾逆袭
关于三国黄巾逆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人才辈出,故事很长,很精彩。诸君请随张远一起,看,黄巾如何逆袭。操纵帝王谁为雄,备恨刘汉难再续。权谋难战人心众。杀场将军显威名。
黑山鹰
大汉与罗马
大汉与罗马
关于大汉与罗马:袁华,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穿越到汉代的时空,在懵懂中被命运推动一步步开始艰苦的奋斗。悲,痛,壮烈,悲伤,他带着一群来自各个族群的老幼流浪在亚欧大陆之间,一切只为了回家,回去那个古老文明的国度,可这一路充满了血泪,也充满了人与人之间温暖。
云霞漫山河